循证护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9-05-27 09:54庄晓虹张立霞马敏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循证呼吸机

庄晓虹,张立霞,马敏华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急诊科,广东 汕头 51515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该病具有发病时间长,易反复,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等特点[1]。临床表现为持续咳嗽、咳痰及气喘胸闷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进一步恶化,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2]。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的常用手段,具有操作方便、创伤性小、安全有效等优势[3]。有研究表明,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干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避免病情反复,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COPD[4]及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PaO2<60 mmHg,PaCO2>50 mmHg;均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者;有肺炎、肺癌等疾病者;有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者。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4.81±4.16)岁;病程1~11年,平均(7.65±2.62)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4.36±4.35)岁;病程2~11年,平均(7.48±2.7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通气模式基本一致。同时给予祛痰、止咳、抗感染等治疗。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指导、呼吸道护理及病情检查等。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①根据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呼吸障碍、自理能力低等问题,再通过临床诊断分析提出护理问题:无创正压通气模式的选择和参数的设置;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干预。②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评价患者病情、依从性及配合能力等。评价患者面部情况和所有鼻面罩大小及松紧度,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上机时,护理人员在床边陪伴30 min,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指导患者保持适宜体位,保证上气道通畅。调整呼吸机参数,吸气压IPPV起始为7~8 hPa,每半小时上调2 hPa,上升至20~25 hPa,在患者可承受压力内使其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调整适宜的温湿度,监测心电图及实时监测患者血气指标,根据病情调整参数,保证每天使用呼吸机不小于12 h。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发症情况、气道有无痰液阻塞等,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密切关注并发症情况,并采用有效解决措施,如胃胀气时指导患者只用鼻呼吸,减少吞咽动作,少说话,沟通时用手势交流,以减少气体入胃;面部压伤时间断使用鼻面罩,缓解面部肌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口腔干净,出现口腔溃疡时建议使用漱口液。指导患者均衡饮食,多食用易消化食物,注意饮水,避免食用易产生二氧化碳的食物,防止呼吸衰竭恶化。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治疗顾虑,减轻不稳定情绪。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面罩,特别是患者出现咳痰、胀气时,同时讲解无创呼吸机的常见反应,让患者治疗中出现不适情况时能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依从性及住院时间,依从性根据陆殿霞[5]《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包括积极配合、遵从医嘱等6个方面,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则依从性越高。(2)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采用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最大通气量(MVV)等指标。(3)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应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进行评价,内容包括饮食情况、心理状态、生理能力及社会能力,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6]。(4)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面部压伤、口干、排痰障碍及胃肠胀气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呼吸机使用依从性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呼吸机使用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呼吸机使用依从性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肺功能情况比较

观察组FEV1、FEV1%低于常规组,MVV高于常规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情况比较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饮食情况、心理状态、生理能力及社会能力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4 两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近年来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长,患者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7]。当COPD急性加重时可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情进一步恶化,死亡率极高[8]。呼吸衰竭可引起患者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表现出残气量增加,气道阻力高及耗氧量增加,病情快速发展,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9]。治疗呼吸衰竭的重点在于改善呼吸通气。临床上常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后期气管插管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10]。有研究显示,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出现口干、压力性创伤等不良反应[11]。同时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及其并发症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通常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依从性差或发生相关并发症时,患者将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12]。在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常规护理只是采用一些基础护理及被动处理医嘱,难以对患者起到正面有效的作用[13]。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显得十分重要。

循证护理是近几年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有效、强力、可信的科研结果,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结和临床诊断及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最合理的护理方法[14]。该方法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面罩,讲解无创呼吸机的常见反应,同时密切关注并发症情况,并采用有效解决措施,有利于患者提高呼吸机使用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15]。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呼吸机使用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提示循证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对呼吸机的使用依从性。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观察组FEV1、FEV1%明显低于常规组,MVV明显高于常规组,提示循证护理更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缩短了治疗时间。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提示循证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提示循证护理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更有效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使用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同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循证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