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主要病害防治试验

2019-05-27 07:26
果树资源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托布津咪鲜胺链霉素

(山东省费县果业管理局,山东 费县 273400)

近几年来,由于大多数核桃园栽植密度过大,果园郁闭严重,通风透光不良,加之多数果农采取粗放式管理,不施肥不打药,从而导致核桃园炭疽病、黑斑病大面积发生,并呈现日趋严重的趋势。很多核桃园产量急剧下降,有的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益,为此,我们于2018年进行了不同药剂对核桃炭疽病、黑斑病的防治试验,探索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力求给果农提供良好的防治方案,减轻病害的发生,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的基本情况

选历年核桃炭疽病、黑斑病发生较重的马庄镇芍药山崮后村刁同金的核桃园进行试验,核桃园处于青石山区,树龄10年,株行距4 m×5 m,栽培管理及施肥水平中等,相对条件一致,病害连年发生严重,符合试验要求。整个试验过程,除试验处理的具体要求外,不改变其他农事操作。

1.2 试验方法

试验药剂有3种,分别是:72%农用链霉素(青岛海得通),70%甲基托布津(天津艾格福农药厂),450 mg/L咪鲜胺(金瑞达生物)。试验分4个处理,处理1,用72%农用链霉素(青岛海得通)4 000倍药液;处理2,用72%农用链霉素(青岛海得通)配70%甲基托布津(天津艾格福农药厂)500倍液,即按1∶8配比;处理3,用450 mg/L咪鲜胺(金瑞达生物)1 000倍药液;处理4,用清水对照20 L/667 m2。单株小区重复3次,花后1周开始用药,每2周1次,共喷6次。采前1周(8月22日)调查总果数,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病果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

施药时先用少量清水充分稀释药剂后,加足相应稀释倍数的水量,进行核桃树全株均匀喷雾;喷施药液量以果面药液欲滴为止。

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表1 3种制剂对桃炭疽病、黑腐病的药效试验结果

注:防效为各重复平均值。

由以上表1可以看出,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药液防治效果较差,为51.39%72%农用链霉素为79.53%配70%甲基托布津500倍药液防治效果较好,450 mg/L咪鲜胺1 000倍药液防治效果最好,为79.53%上述3种方式复配型和咪鲜胺防治效果较为明显。

3 小结

咪鲜胺为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传导作用,采用基因诱导技术,激活植物抗病基因表达,内吸性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可与多种杀菌剂、杀虫剂混配。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450 mg/L咪鲜胺1 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核桃炭疽病、黑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核桃均安全,未发生药害,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建议使用剂量,以450 mg/L咪鲜胺1 000倍或72%农用链霉素+70%甲基托布津500倍左右均匀喷雾为宜。一定谢花后及时喷药,尽早预防,此外,在核桃炭疽病、黑腐病发生期雨水偏多时应酌情补喷、每次间隔不超过7 d。

猜你喜欢
托布津咪鲜胺链霉素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
咪鲜胺降解菌群的富集及降解特性研究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农用硫酸链霉素正式退出舞台
生化法处理后的链霉素废水出水对斑马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不同药剂及其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试验
60Coγ射线辐照降解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