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伴奏中唢呐的应用

2019-05-27 14:19魏瑞新
戏剧之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演奏风格未来发展

魏瑞新

【摘 要】唢呐是我国民族乐器中音色明亮、委婉动听、极富表现力的吹奏乐器之一。在全国各地流传甚广。由于长期用于民间鼓乐、民歌、舞蹈、曲艺、戏曲的伴奏,从而受到地方语言、地方戏曲、民歌小令的影响,在演奏技巧和风格上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演奏流派。如东北的刚健朴实,南方的旖旎妩媚,中原的高亢俏丽,西部的幽怨细腻,西南少数民族的古拙优美,以及荆楚大地的刚柔并济等多种演奏风格。

【关键词】唢呐乐曲;唢呐与伴奏;演奏风格;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059-02

唢呐为戏曲音乐中“文场”的管乐部分。代代相传的唢呐艺术,在演变和发展历程中,乐手们不断完善自身的技艺,努力从其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成分。于是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模式就此形成。《花鼓》《豫西二八板》《一枝花》《全家福》《凤阳歌绞八板》等优秀的唢呐曲目都多多少少受戏曲音乐的影响,与戏曲音乐的唱腔、唱段、曲牌密切相关。

一、戏曲音乐对唢呐曲目创作的影响

(一)以《一枝花》为例分析戏曲音乐对唢呐乐曲创作的影响。任同祥先生的《一枝花》在鲁西南一带取材,属于经典的戏曲音乐作品。主要是取材于民间音乐以及地方戏曲曲牌和部分戏曲唱腔。这首乐曲以巧妙的艺术创作手法为桥梁,有机创作出的。

《一枝花》分散、慢和快三板。《一枝花》的散板部分借用了“吵宫”中的唱腔,并灵活运用了唢呐中常用的悲调旋律。戏曲曲牌的“小游场”和“十样景”中的片段音调被运用到第二部分,油然而生出一个叙述性戏段。这段乐曲旋律从容简缓、抒情低落、如泣如诉,悲之情不乏韵味十足,具有典型的说唱风格和浓郁的民间风格。运用了“小桃红”中的片段音调和“十样景”中的部分音调则是最后的快板部分。

鲁西南地区民间艺人惯用的“挂穗”演奏特色以及戏曲中常用的紧打慢唱的演奏方式的结合,以及旋律的紧扩等对比,都能使乐曲有旷达放浪、刚柔并济的情调,从而这首乐曲能在民间广流传[1]。

(二)以《豫剧二八板》为例分析戏曲音乐对唢呐乐曲创作的影响。再来分析一下《豫剧二八板》。“二八板”是豫剧四种主要声腔板式之一,一板一眼、腔起于眼、落腔于板,上、下句多为八板。河南民间艺人常用唢呐或呐子模拟“二八板”唱腔而深受群众喜爱。民间艺人演奏的“二八板”因表演的戏曲唱段不同,篇幅长短和联缀的板式也不尽相同。本曲由二八板、飞板(散板)、流水板三部分构成。二八板旋律优美,音调委婉、古朴,于秀逸中透着刚劲之气。飞板曲调清越而富有激情,用循环换气一气吹成,在辗转变化中予人以悲怆、凄切之感。流水板旋律明快而富有活力,情绪欢快而振奋。该乐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三)戏曲音乐伴奏中唢呐的应用。《全家福》旋律源于当地的《大弦戏》。《大弦戏》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流传于河南,清末转辗于安阳浪阳县,且属于唐代“御戏”嫡传主要戏种之一。大笛(g调唢呐筒音作“2”)、锡笛(e调小海笛筒音作“6”,杆用锡制作)、笙、竹笛、三弦及打击乐等均为《大弦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与其他唢呐伴奏乐曲不同的是,《大弦戏》与《罗戏》都以唢呐为主要的伴奏乐器,都是流传于安阳地区的古老剧种。《全家福》原名《高头攒》。由《大弦戏》的《武耍孩儿》《慢板青凉歌》《耍湾》《高头撵》组成。众多唱腔和牌子艺人多年组合吹奏,形成了即兴又固定的民间吹奏乐。

坐吹均有打击乐“武场”配合笙、大海笛等伴奏,乐曲长短不一。行街或吹鼓,即安阳市年节时的舞蹈伴奏,如“旱船”“五鬼闹判”等均不是击乐形成联奏性质的器乐曲;这时一般由唢呐起头吹“叫板”式的快速吐音,而后伴奏一起进入。

重点在于“耍湾”,吹奏者可以尽情发挥唢呐的妙处且精巧地吸收。讲究的语法尾音,符合韵律和调式规律要求的旋律发展都是其规则。

现如今,《全家福》的“中板”部分增进豫剧中的乐汇,使得该曲更加丰盈,同时也增强了该曲的艺术表现力。

二、戏曲音乐与唢呐音乐之间的相互联系

唢呐演奏曲目繁多,但演奏的曲目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民间乐曲,包括牌子曲和戏曲曲牌;二是戏曲音乐中的曲牌、唱腔或直接改编的乐曲及其他创作的独奏曲;三是地方戏或各剧种的选段或整场戏;四是易接受的流行歌曲。

由此看来,戏曲音乐对唢呐音乐的影响是直接且根深蒂固的,并且这对唢呐音乐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戏曲音乐与唢呐音乐作品密切相关,戏曲音乐不只是唢呐音乐作品的素材,它对唢呐的演奏技巧和風格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唢呐的演奏与未来发展

(一)唢呐的演奏。因为在戏曲伴奏乐队中,唢呐不是全程伴奏乐器,只是在表现欢乐喜庆、悲泣交加的剧情时才吹奏唢呐。既然是在重头戏中运用唢呐伴奏,突出音乐效果,这就更加重了唢呐演奏者的责任。

一个唢呐演奏者的功底是否扎实,技法是否娴熟,对音乐理解能力是否到位,以及对音乐表现力是否丰富,都集中在音色表现上[2]。要使唢呐在戏曲音乐伴奏中既能发挥自身特点,又不喧宾夺主;既能充分展现唢呐的艺术美感,又能和其它乐器和谐相处,这就要求唢呐演奏员必须在演奏技巧上下功夫。音色是演奏者对音乐内涵体验的结果,是功力的体现,也是演奏者艺术修养的彰显。音乐形象的表述就是通过音色之美来体现的。

唢呐之所以成为众多戏曲乐队中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除了它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其他民族乐器不可替代的音乐美感。它的表现力丰富而又独特,在听觉上造成的震撼感,在不同音区造成的听觉冲击和音乐感受,这是其他民族乐器无法完成的。

在戏曲乐队的音乐伴奏中,唢呐在地方戏音乐配器中,总是在音乐高潮时出现,或大喜大悲,或欢乐明快,或如泣如诉,或柔美抒情;不同的音乐板块儿、不同的情感碰撞、不同的演奏音区,喷呐都能起到妙不可言的伴奏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唢呐演奏员,在戏曲音乐伴奏中,首先要摆正“伴”与“唱”的关系,处理好综合技巧的运用,才能演奏出韵味十足、让人过耳不忘的旋律,才能达到既烘托气氛,又衬托唱腔,还不会喧宾夺主的艺术效果。要达到上述效果,技巧的运用就成为关键。

(二)唢呐的未来发展。唢呐作为并不主要的伴奏乐器,在戏曲音乐伴奏中,首先演奏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发挥唢呐自身的音韵效果,巧妙利用吹奏技巧,才能恰到好处体现原曲原貌,使伴奏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唢呐演奏是一门要求很高的表演艺术,要准确无误地表现音乐精髓,是一个再创作的复杂过程,是演奏者高度个性化的表现。对于戏曲音乐伴奏,应有的态度是,理解是基础,技巧是创作,而用心吹奏则是一个演奏者的责任,更是其艺术特色、个性特点的具体表现,也是每个唢呐演奏者努力的方向。

如今,唢呐音乐从民间过渡到艺术的殿堂,从民间艺人走向了专业职业人员,更是从民族传向了世界。

对于唢呐音乐未来的发展走向,有几点不可忽视。一是唢呐音乐不能就此低沉没落于世,珍宝应当尽心呵护。二是唢呐音乐不能仅在中国发展,应多一个人传承,多一份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三是唢呐音乐的学习,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四、结语

唢呐音乐目前只基于个人来表达其优秀性、神秘感。所以,每个人的学习、领悟尤为重要。换句话说,组织团体,是由个人组成的,发展离不开努力,更离不开方向。希望大家都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加勋.千年前 唢呐已在中国北方草原上流行——民间收藏契丹唢呐工艺流程图简介[J].音乐生活,2017,(3):10-13.

[2]张春成.邵阳花鼓戏中的唢呐演奏技巧[J].艺海,2017,(9):52-53.

猜你喜欢
演奏风格未来发展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浅析冯子存竹笛作品的艺术风格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