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频传播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编导创新研究

2019-05-27 14:19周昕妍
戏剧之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互联网+互联网

周昕妍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信息媒体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的新途径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互联网+”的时代大环境下,传统媒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而新媒体的出现恰巧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将对视频传播和广播电视编导行业在“互联网+”的时代环境下做出的创新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对相关行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视频传播;广播电视编导;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217-02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一种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率更高、互动性极强的媒体随之出现。而传统媒体在时代的冲击下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避免被时代遗忘。在这个快速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群体在短时间内得到扩展,人们接受信息并传播信息的途径和人际交往的方式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中前进,就必须与之进行融合和创新,这样才能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扩宽其发展传播途径,增强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生存下去。

一、视频传播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创新

(一)即时性和交互性的融合。传统媒体中只能单方面线形地传递信息,并且信息不可选择的特点和应用模式,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追求和越来越挑剔的审美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媒体的双向互动性深受用户喜爱,使用者从单纯的信息接收方变成了具有自主意识的信息发布者,这样大大增加了用户使用体验,也更能满足使用者的猎奇心态。视频是一种动态影像的统称,有传播信息、将文字信息试听化的效果。传统媒体仅仅利用视频将现场信息传递给用户,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新媒体的实时互动不仅满足了观众表达自己的需求,增加自己和现场的互动,还能在播放中获得一定额外的经济效益宣传品牌,扩大知名度。比如最近出现的辩论节目《奇葩说》,将“观众体验”比作生命,在节目播出的同时,观众可实时与节目和喜欢的选手进行互动,在选手开始表演时,观众可通过专门的投票通道参与节目投票,然后由观众投票总数和节目嘉宾意见决定胜者。这种方式受到了观众的极大欢迎。《奇葩说》利用互联网实现了跨屏传播双向互动,实现用户和视频平台的合作双赢。

(二)多样性和共享性的融合。由于内存的限制,随着视频内容的丰富,传统传媒中的视频储存变成一个技术难题。然而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储存空间无限变大,并且信息更易储存和情景再现,开放性的网络和资源库,能够让使用者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共享。由于网络的便捷方便,并且不需要额外支出就可以实现全球信息共享和传递,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寻求和视频网站的合作。由于新媒体的出现,现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而在线的视频网站已经成为更多年轻人追剧的选择,这不仅符合当代年轻人对信息速度的追求,还实现了对碎片化娱乐时间的利用。如湖南卫视创建了自己的独特观影平台芒果TV,不仅让使用人数日益增多,而且还打出了自己的特色企业品牌,显示出了其在互联网时代中对自身知识品牌的保护和尊重。并且在新媒体资源共享的情况下,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使用目的性变得更直接、重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不仅在电视上追求信息和热点,还利用多屏通过不同途径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在大数据的分析下,不同人群选择的途径是根据年龄和环境的不同而决定的,大多数人习惯在卧室和办公场所使用电脑,在休闲场所使用手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便于人们更便捷地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利用多平台、多手段、多屏进行信息传播,将成为视频传播的另一途径。

(三)个体化和群体化的融合。由于新媒体具备互动性强的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年轻群体实时参与节目发表意见。传统媒体也意识到了这一个问题,并且尝试和新媒体的个体化相融合,将广电等新闻媒体的影响向新媒体领域延伸,比如《点评晚十点》新闻评论节目,借助了新媒体的力量,群众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移动方式对新闻进行点评和互动,通过个性化的互动设计将传统的新闻传媒与新媒体联系到一起,方便群众进行新闻的采集和评论,及时将新闻传递给观众并且接收反馈,收集群众最需要的热点话题,并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给观众推送适合的内容,增加新闻热点。

(四)主打视频的新媒体应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视频的传播要依靠高成本的投入,在新闻发生之后,视频平台准确把控视频上传到网络的时间,并且对配合热点发酵及舆论节奏进行一定把控,发挥每一个新闻的能量,将每一个新闻变成经过包装和组织的互联网线上宣传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利性和新闻事件本身的独特性,甚至可以在新闻视频传播中加入品牌的推广,利用好每次宣传机会,进行资源的推广和宣传。

现在的时代大环境下,新媒体视频已经成为广告品牌宣传的主要途径。网剧《心理罪》的上映带来一股新鲜的热度,在该剧中,大量的角色和广告进行绑定宣传,并且广告在剧情中与角色、剧情、道具等进行了灵活的结合,间接加强了广告的宣传力度,给观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媒体广告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跟随视频新闻向观众输出的同时,灵活地进行广告植入,利用数字信息化服务等新型技术为媒介和观看者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实现多元化的广告植入,尽可能减少观看者对广告植入的消极心理。因此如何在视频中有机植入广告,实现广告利益的最大化,是大部分商业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其中差异化的广告形式是很多公司的选择,差异化的广告不仅能更容易地帮助使用者回想起广告的内容和形式,还能给其留下印象,配合企业在其他方面的宣传和推广,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差异化的广告植入是广告植入的创新模式,不仅能将广告植入变得更生动形象,让观众更容易接受,還能提高广告的宣传效果,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反响。

二、视频传播在微信中的推广

(一)碎片化时间的应用。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广,微信从一开始的少量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从微信的上市到现在,微信受用者的面积越来越大,这表明微信已经适应了现代人生活的频率,正在一步步占领人们的碎片娱乐时间,分析现在微信的受众群体,年轻一代已经成为微信的主力团队,而微信的分众化现象也越发严重。近些年来,微信的动态中出现了很多的短视频和动图,分析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知,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短小精炼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追求的目标,短视频和动图的出现帮助观看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新闻和消息,并且能对冗长的新闻消息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和分解,将新闻的热点和重点带给观众,并且微信可提供对短视频和动图的二次创作和编辑,并且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视频进行分解或制作弹幕穿插其中,更加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娱乐时间。

(二)热点营销的选择性。作为新媒体中的一部分,微信的特点不仅在于将新闻细微化,将使用者的娱乐时间碎片化,还体现在新内容、新形式上。在现代互联网大环境下,新媒体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因此在信息的传播中要注意对使用者个人习惯的尊重,并且能让使用者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传统媒体中,使用者能看到的观点大多处于中立状态,并没有很严重的分化现象,观点鲜明、条件明确的想法尤其重要,因此热点营销的重点不仅在于对时间和节奏的合理把控,还在于对信息的及时推送,以及对新闻信息内容的严格筛选,将准确的新闻信息推送给需要的用户,或者直接将有趣的新闻热点转化成读者的兴趣点,建立完整的信息采集渠道,树立微信平台的品牌效应。

三、新媒体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

(一)创新发展思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细化,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种新型职业随之出现,编导专业需要极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并且可以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在整个广播电视媒体行业有极高的地位。随着改革大门的打开,各种思想都涌进国内媒体市场,因此面对混乱的大环境,编导专业需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不能将自己的个性强加于作品之上或凭借自己的喜好筛选作品。因此编导需要站在观众的角度看作品,将观众的喜好作为第一标准,并且需要将观众考虑进去,帮助观众在节目中进行互动。另外,编导人员需要及时转化思路,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有机联系在一起,加强自身实力,提高竞争度,发挥自身的能量,引导中国新媒体的正面健康发展。

(二)注入新鲜血液。由于00后已经成为网络的年轻力量,因此网络文化需要加强00后与80后、90后的联系,但是80后和90后是电影的主力观众,因此编导需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比如分析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观众的喜好,对消费市场进行科学分析,寻找适合时代特色的影片进行文化的输出,巧妙利用群众对影片的好奇心,将观众的好奇心转化成电影票房。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社交媒体可通过心理和人际关系来影响观众,比如在微博中利用大V发布与电影相关的微博进行宣传,在评论中控制舆论方向,改变观众对影片的态度和看法,保证影片在上映之前和上映中都有一定的热度和话题,通过在网络上的互动和交流实现影片的传播和宣传。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视频传播和广播电视编导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和发展,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提供不同的决策,定位消费市场,开拓发展途径,加强宣传力度,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夺宣传先机。

只有在发展中不断突破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节奏,找到自身专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获得观众的尊重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陶艺.新时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及人才培养[J].西部广播电视,2017,(23):69+74.

[2]张炜.广播电视编导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7,(11):118-119.

[3]张兴动,马建元.“互联网+”视频传播与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J].传媒,2017,(19):41-43.

[4]王君超.“报纸消亡论”:十年论争与思考——兼论报业转型与媒介融合的研究成果[J].新聞与写作,2014,(03):29-33.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编导互联网+互联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