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吃团来组局

2019-05-29 08:12梅莉
百家讲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张中行好客林海音

梅莉

鲁迅、林海音和胡适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好吃、好谈、好朋友。

爱吃首先要有钱,不然太痛苦了。鲁迅当然是有钱人——民国房价低,北京一间四合院的瓦房需要130银圆,他一个月的收入就能买下两间半。

鲁迅最高纪录是一个月下了三十多次馆子。好客如他,家里朋友川流不息,他也常热情地招待客人同吃,萧红、萧军就是常去蹭饭的一对。鲁迅还好零食,特别是甜点,这大概和他曾在日本留学有关系,日本甜品真是甜死人不偿命。一开始,朋友来了,鲁迅就献宝似的把点心统统搬出来,边吃边聊。可他后来警觉了,因为不论搬出多少点心最后都会“光盘”,长此以往,非被吃穷不可。于是,他心生一计,只用便宜的花生招待男士;要是女士来拜访,待遇就大不同了,因为“她们的胃似乎比他们要小五分之四,或者消化力要弱到十分之八”,有好吃的當然要拿出来与之分享。

林海音曾说:“吃饭,我从不会委屈自己。”她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交友之广有“包揽半个文坛”之说。她的丈夫姓夏,她家就被称为夏府。诗人余光中曾说,他在港中大执教那些年,每次回台北都受邀到林海音家聚会,有种“到了夏府,才像回到台湾,向文坛报了到”的感觉。文友远道而来,她总在第一时间相邀,贴心地问主客想见谁、有没有要避见的,只要朋友把名单开出来,她总有办法将主客想见的朋友一一约到。林海音请客一向都在家里而非餐馆,因为家宴才是请客的最高级别。而被邀的朋友知道她好客,常主动再带一两位朋友,结果,来客人数远超计划人数。

林海音还特别尊重人,如果有位客人没到,她就会一直等,直到客人聚齐才开席。吃完聊完,她还会为客人拍照留念。几天后,客人就会收到照片,背面还注明时间、地点。更妙的是,照片上大家的皱纹都不见了,于是林海音得到“无皱纹摄影家”的美誉。

胡适学识渊博,在美食方面也是见多识广,从国内吃到国外。他有一颗“中国胃”,喜欢老北京八大楼之一的东兴楼的油爆虾仁和酱爆鸡丁。他很好客,性格温和,民国曾流行一句话叫“我的朋友胡适之”。而胡适待客的招牌菜就是徽州一品锅,是他的夫人江冬秀的拿手绝活,他曾把这道菜带到美国,国际友人品尝后赞不绝口。

胡适对人永远谦和、笑意满满,对此,张中行说:“在当时的北京大学,交游之广、朋友之多,他是第一位。是天性使然还是有所为而然,这要留给历史学家兼心理学家去研究;专从现象方面说,大家都觉得他最和易近人。即使是学生去找他,他也是口称某先生,满面堆笑。如果到他的私宅,坐在客厅里高谈阔论,过时不走,他也绝不会下逐客令。”张中行有些怀疑胡适的待友之道是不是刻意的,而读过胡适的《四十自述》后就知道,这是他的后天修养所致。胡适小时候常看到两个嫂子给他母亲摆脸色,母亲痛苦不堪,于是他深有感慨地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长大后,他从不甩脸子,真的做到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如果穿越到民国,成为这三位的朋友,那一定是被幸运之神拍了肩膀。

猜你喜欢
张中行好客林海音
My Hometown:朱炫宇
服务质量标化管理理念研究
蜚声世界的母亲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张中行的悔:只知她的寒素,忽视了她的狷介
张中行的两次自责
门外有长者车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