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视角下的游记散文文本解读

2019-05-30 06:53薛城黄伟
语文建设·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丽江游记语篇

薛城 黄伟

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受话者接受和明白言语者的意图和情感,言语者必须对自己的话语进行有效的组织,使其符合言语的表达规律。这就是话语生成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语篇建构过程存在着一些可并置、可缀联、可套接的组构单位。语篇分析研究的对象是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其使用情境、目的之问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来体会言语者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游记散文作为语篇,具有语篇的基本特征,也符合语篇的基本规律,因此对其解读可从语篇的角度去分析。

一、语篇衔接

“衔接”一词最早由韩礼德提出,是一个语义概念,是“表达小句问和小句以上单位意义联系和把语境与语篇联系起来的谋篇意义”。衔接主要包括省略、替代和指称关系等。其中,省略和替代是两种重要的衔接手段。省略,语篇中某些句子里一些基本的结构成分存在缺省,但是所缺省的部分可以通过上下文找到相照应的项目,为读者理解和补充这些缺省部分提供理解上的参考或依据。替代就是语篇上下文中的某些内容用词语来替代的情况。替代可以使语言简洁,也可以使两个相关的篇章局部相互衔接:要理解含有替代形式的语句的意义,就必须从上下文中寻找被替代的语句。省略和替代最基本的功能特征就是语言表述过程经济、简洁,但是,任何省略和替代都必须保证言语交际过程的畅通无阻。

运用衔接理论来分析语篇,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例如,教学梁衡的《壶口瀑布》就可以从衔接的角度来分析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如果将文章第三段中的省略和替代补充完整,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文字: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沟底)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深沟)“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这段文字描写了作者第二次去看壶口瀑布的场景。作者按照“沟底-石床-细沙-河心-河-深沟-龙槽-槽头”的顺序,边观察边行走,是按照移步换景的行踪来描写的。补充后的句子显示了文本的“最初”面目,清晰地恢复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也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很好的“支架”。从文段中,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近距離接触和观察壶口瀑布,领略、欣赏、感受大自然中层出不穷的美景的审美情怀,这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基础。

二、词语重复

作为语篇的重要组成方式之一,词语重复可以分为两大类:同现和复现。同现是指在一段语篇中很多词语共同围绕着同一个概念或主题展开的现象,这些词语之间的关系常是反义的或互补的。复现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在语义上相近的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使句子达到衔接与连贯。例如,《登勃朗峰》中“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部分,作者以充满动感的笔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峰巅云彩在阳光和山风中的变幻无穷,读之令人神往。之所以会给读者这样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词语重复技巧的运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段话中,出现了“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粉红嫩绿”这些色彩融合、五颜六色的词语,有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给人色彩繁多、静态景色独特的感觉;而“相互辉映”“相互交融”“无穷变换”“纷至沓来”等具有动态的词语的重复,使读者脑中的静态景物动起来,具有了动态美。静态和动态景色的融合,在读者脑中形成了变幻无穷的阅读体验。

三、话题链

心理学研究表明,方位模式是两个或更多对象(或对象的不同部分)和大脑中的形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观察认知对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根据选定的参考点确定想要观察和识别的方向,从而建立相应的、稳定的空间关系。以这种方式构建的主题链被称为“链式主题链”。在构建话语的过程中,表达必须遵循这种基本的认知模式。

例如,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讲述和描写了“一滴水”的经历。从空问和时间的维度,以“一滴水”的视角描写了丽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历史发展、当代风貌、文物古迹、地方风俗和人民的生活状态等。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认真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就会发现文中的空间维度是主线。

第一部分是从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从雪峰直入地下。这一部分标志空间维度的词句有“玉龙雪山顶上”“缓缓向下流动”“扑向山下”“经过”“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从“顶上”到“扑向山下”再到“奔流到草甸”,这就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空间主题链。在这个主题链之下,所有的描写都是从上到下的:“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树”往下到“鲜花”,再往下到“丽江坝”,形成一个动态的流动视角,读者也跟着这滴水,感受和欣赏一路的美丽景色和丽江的沧桑历史。

第二部分则采用水平移动的空问顺序。从“闸口-大水车-玉河-小桥-小店-玉器店-院子-书画店-水壶”,最后回到河里,这是一条完整而清晰的路径。在这条路径上,丽江的风土人情和当代风貌一一展现出来。尤其是“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采用了指称聚焦的语篇技巧,以空间的变化,将银器、翡翠、老者、音乐和文字等富有诗性和丽江意味的意象连缀起来,如流水般流畅而灵动。这些意象的组合使文字具有了灵性,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如果把阿来的小说比作崇高厚重的巍巍昆仑,那么他的散文就是涓涓流淌的溪流,以其清澈和纯净,洗涤着人类疲惫的灵魂,带给人非凡寻常的审美感受。”从空间主题链结构的角度看,本文并不只是作者单纯向人们诉说丽江古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以及远离尘世喧嚣的那份伊甸园式的审美感受,更是在用富有层次和方位的语言,展示这种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

四、文化语境

作为整个语言系统的社会环境的语境称为文化语境。语境为我们全方位地准确理解和传达语篇中字、词、句等各语言结构所表示的意义提供了一个依据。语篇所具有的含义主要是依赖于语境产生的,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篇模式、语篇结构和语篇语言。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制造、使用的语篇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语篇建构的是不同的个人经验和社会文化现实。因此,语篇分析要从语境入手,这对于正确理解语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中出现了“巨人”“雕塑感”“尊容”“圣地”“奇美令人眩晕”“琼瑶仙境”等词语。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具有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随着行踪和景物的变化,作者“所感”也发生着变化。远眺雪山时,感到雄伟和神秘;张望冰峰和冰河时,感叹造物主的创造力;身处冰窟时,感慨自然永恒的存在和漫长的变化;倾听水声时,想象即将演绎出的长江故事,所有这些都是展示作者对藏北这片土地浓郁的、近似宗教崇拜的情感。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和充满这种情感的文字,是因为作者马丽华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和敬仰。从1976年“被一种很单纯的热情、理想、信念所鼓舞”而进入西藏工作,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而藏北之于我,也绝非一个牧区地名,一个地理概念,一群生活在那里的人,應该是一种意识和境界。精神生活中的某些什么,是否长存在那地方了。”正因为《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是作者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的作品,才有了无论是简笔勾勒,还是详细描写,都会让读者感受到各拉丹冬雪山的变化多端及男性气质。同时,马丽华作为一名“苦难美至上主义者”,也使得文中出现反复叙写身体痛苦并不断加重的语言。其实这是她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安排了游记单元,既体现“文体学习”的主线,也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但是编者有着更深的用意,即“将这样几篇游记组合在一起,有助于展示游记自由多样的特点,打破语文教学中对游记的一些刻板印象”。另外,我们在写景散文和游记的教学中经常强调“融情于景”“写景抒情”,这当然是正确的。可如果仅仅强调这一点,无疑弱化了游记散文的文体特征。因此,我们要在保证基本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语篇的分析。基于语篇的游记散文文本解读有可能为我们的游记散文教学提供一条新的路径,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丽江游记语篇
丽江三朵节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丽江的荒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叫一声丽江
绽放的丽江
超市游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