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朝核政策的演变

2019-06-01 07:35赵思睿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朝核问题外交政策

赵思睿

【摘 要】中国作为朝鲜的近邻,朝核问题的解决影响中国的安全及外交,中国政府必须认真对待。从古至今,中朝关系一直很特殊,在爆发的三次朝核危机中,由最初的“旁观者”到“中介者”,再到“力推者”,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也使得朝核问题得以和平解决。因为在不同时期,受政治局面的影响和中国自身的立场的影响,中国面对的朝核政策和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关键词】朝核问题;外交政策;原因分析

一、朝核问题的概况

(一)朝核问题的由来

朝鲜核武器计划可以追溯到21世纪中期。刚刚结束朝鲜战争,时任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就在有关会议上提出,“朝鲜国家虽然不大,但别国能得到的东西我们也应该有,这其中就包括原子弹。”1956年,朝鲜和苏联决定组建联合核研究所,并为此签订协议。1964年,金日成曾致函毛泽东,表示中朝两国应共同有用核武器制造技术,但遭到拒绝,于是朝鲜转向苏联寻求核武技术支持。1969年,之前朝鲜派到苏联交流的青年核物理学者学成归来,朝鲜把核武器研发作为国家战略计划的重中之重。七十年代,朝鲜开始进行核燃料循环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核反应堆,朝鲜的核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

八十年代初,美国察觉朝鲜研究核武器,并向苏联反应。八十年代中期,苏联迫使朝鲜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作为成员国的朝鲜坚决反对该组织对其核设备的检查,并拒绝签订相关协定。由于冷战时期美苏双方激烈的军备竞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作为小角色的朝鲜进行核武器试验并为引起关注,并且刚起步的核试验并未对美国构成威胁,再加上有苏联的撑腰,美国并不能对朝鲜进行制裁。但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并企图称霸世界,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又是社会主义国家,此时的朝鲜也失去了屏障,美国便把解决朝核问题提上日程。

(二)朝核问题的成因

1.外在因素: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战结束以后,雅尔塔协议确立了北纬38度分界线,朝鲜半岛由同一个民族变为两个国家,即韩国和朝鲜。两个超级大国的共同敌人也随着二战的结束而消失,双方开始争抢势力范围。美国不但不希望朝鲜半岛的形势被苏联所控制,更想通过在朝鲜半岛建立资本主义政权来遏制社会主义在亚洲的全面发展。苏联则扶持金日成政权。冷战期间双方的相互竞争使得朝鲜半岛的统一迟迟没有实现。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像预期那样使得朝鲜半岛得到统一,反而使得朝鲜半岛的局势日趋紧张和棘手。探其原因,虽然代表多方利益的力量在朝鲜半岛统一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美国长期维持其冷战期间的思维,使得朝鲜半岛成为其战略要地,对朝鲜采取了极端的遏制政策,企图消灭朝鲜的核武器,甚至颠覆朝鲜政权,扩大势力范围。

2.内在因素:维持政权的需要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朝鲜还坚守着冷战时期的观念。冷战后的朝鲜没有得到和平发展机遇,又失去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提供的安全保障。朝鲜政府对国际环境的强烈不信任,使其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自我保护,从而维持政权。这种方式具体表现为对美国的强硬政策回以强硬,不顾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而研发核武器。

二、中国的朝核政策的演变

朝鲜半岛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朝鲜的局势又关乎中国自身的安全和战略选择,双方在历史上也有过深层次的交往,又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一直以来,对于解决朝核问题中国保持一贯态度:保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平与稳定的维护朝鲜半岛,解決朝核问题应该通过政治对话与多边外交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暴力的战争与制裁。

(一)第一次朝核危机中国的政策

1991年的苏联解体无疑成为了朝鲜与韩国签署半岛无核化条约,以及俄罗斯与韩国建交,美国宣布从朝鲜半岛撤出核武器的重要推手。但是,在1991年底的时候,根据卫星获取到的图片,以及担心朝鲜的核武器发展会带动其他国家的核扩散,从而影响到自身发展,美国声称要对朝鲜研发核武器进行一系列的彻查。朝鲜则表示美国无端生事,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到国家安全,双方争持不下,第一次朝核危机由此引发。

在第一次朝核危机中,中国没有直接介入解决朝核危机,而采用了旁观为主的态度。为构建美朝双边框架创造条件,鼓励双方通过和平对话协商解决。第一次朝核危机中,中国的政策特点为:第一,旁观为主,认为这是美朝双方的外交纠纷,不宜插手其中,且当时中国的国情不允许中国随意插手到西方国家参与的纠纷中。第二,保守性,基于当时中朝双方的传统友谊和准军事同盟关系,且中国对外交往过程中坚持和平友好的方式,中国没有介入其中。第三,防御性,由于第一次朝核危机中超级大国美国的介入,东亚地区的实力构成可能由此发生变化,所以中国对此有所防御。

(二)第二次朝核危机中国的政策

在具体落实《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协议框架》的过程中,美朝双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冲突和分歧,美国也一直怀疑朝鲜在进行核试验。2001年,“9.11”事件爆发,美国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家,双方关系极度恶化。2002年,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访问朝鲜后,朝鲜承认铀浓缩计划,并表示有权开发核武器。美国认为朝鲜严重违反双方签订的协议,并停止向朝鲜供应重油。2003年1月10日,朝鲜再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重新布置核设施,第二次朝核危机正式拉开序幕。

第二次朝核危机相比较第一次朝核危机来说,中国由“旁观者”成为“介入者”。在韩国总统卢武铉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时特别强调,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中韩双方有必要发挥各自的地缘作用,增强相互理解与沟通,中韩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有许多共同点是北京会谈开始的对话进程得以继续下去缘由。由此可见,中国的朝核政策正逐渐由先前的“旁观为主,适度介入”过渡到“积极参与”。

第二次朝核危机中,中国的朝核政策有以下突出特点:第一,积极参与。中国首次积极参与到朝核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主动发起多方会晤,积极展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为朝核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第二,开放性。中国在此次朝核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起多方会晤,积极组织、多边磋商、频繁访问,逐渐树立起具有开放性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社会赢得一致好评。第三,防御性。朝核问题因为自身的不确定性及多方参与的复杂性,使得朝鲜半岛的局势极不稳定,中国必须提前防御。

(三)第三次朝核危机中国的政策

2009年奥巴马刚上任不久,朝鲜企图窥探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同年4月5日,朝鲜发射导弹,引起国际关注。1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谴责朝鲜,并要求其停止此种行为,朝鲜对此表示抗议,并宣布退出六方会谈,要开始新一轮的核试验。5月25日,朝鲜进行了新一轮的核试验,并于7月27日重申不再参与六方会谈。第三次朝核危机爆发。

面对第三次朝核危机,中国仍然坚持通过六方会谈来解决朝核问题。中国多次派代表前往相关国家,积极密切地交流与沟通,为朝核问题和平解决搭建桥梁。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政府积极调整对外政策,且重视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也意识到中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因而也希望中国能为解决朝核问题做出贡献。与朝核问题紧密相关的中日韩也通过构建地区合作机制来解决区域热点问题,维护区域的和平与稳定。中国的主张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使得朝核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陈峰君.亚太安全析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

【2】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陈龙山.朝鲜半岛问题研究文集(一)【C】.长春:吉林省朝鲜韩国研究会,1997.

【4】金大中著.21世纪的亚洲及其和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刘阿明,姚晓玫.朝鲜核问题与中美利益博弈【J】.国际观察,2007,(2).

猜你喜欢
朝核问题外交政策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冷战后朝韩关系发展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地位、经验及展望
探析“朝核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美国《外交政策》:美国错判中国的强大
涉台外交政策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194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