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格与成本视角下的婚姻选择分析

2019-06-01 07:35罗林溪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罗林溪

【摘 要】而今,男性婚姻挤压现象是婚姻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女性婚姻选择问题仍不可忽视。众多女性在婚姻市场中主动或被动的被“抛弃”,其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与经济学原理相耦合的原因。本文从成本和价格视角对女性婚姻选择进行剖析,探讨如今社会部分女性在“剩下”和婚姻的选择中对成本收益的权衡和风险的考量,分析婚姻市场中的供需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与思考。

【关键词】婚姻选择;成本收益原则;价格刚性;信息不对称

据《中国新闻》报道,我国当前适龄非婚男女总数达2.49亿,接近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然而在适龄男女婚配中,存在着各种不匹配或錯配现象,从而部分女性被“剩下”,这已不单是适婚青年自身如何对待婚姻的问题,更是一种需要严肃思考与讨论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M·曼瑟尔(1980)从婚姻和家庭决策交易方向进行分析,将男女双方寻求婚姻对象的行为作为一种供求双方讨价还价的交易[1];A.E.罗士(1990)运用“较量”的博弈理论模型探讨婚姻市场;在我国,高丙吉(2010)等学者认为“剩女”现象的产生符合“准租金”理论,避免或减少准租金产生的方法是垂直一体化,婚姻的垂直一体化则是单身[2]。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部分女性在婚姻市场中被“剩下”背后的原因。本文将从价格与成本角度进行剖析,将这种社会现象与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展现这部分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选择剩下或者被剩下的原因,并针对此分析提出一些恰当的建议。

一、从经济学角度权衡婚姻的成本与收益

根据“理性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适婚女性如银行般必定考虑付息能力最高、信用风险最小的借款人。如果女性预期放款成本高于收益,则会出现惜贷;如果收益高于成本,那么“银行”则会倾向于积极放贷。

女性在婚姻选择中需要考虑的成本则有人力资本成本,机会成本,搜寻成本和沉没成本等。一旦选择了错误的贷款人,女性所拥有的资本即面临减值的风险,这些损失是女性不得不考虑的沉没成本,这种沉没成本的增加无疑会造成女性吸引力的下降。

随着时代发展,单身女性婚姻效用的可代替性增加,女性对男性的婚姻依赖性降低,女性可以将身心倾注到某个喜好获得自我满足感。部分女性基于成本收益原则分析之后,发现婚后收益可能还不如单身回报,单身便成为理性与自然的选择,并且可能形成“路径依赖” [3]。

二、价格下降的刚性导致相对过剩

根据婚姻挤压理论,目前我国社会对应男性婚姻挤压,而众多女性被“剩下”,则源自价格产生的相对过剩,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男性要价上升导致满足需求的适婚男性数量下降。女性被“剩下”表明婚姻市场供需不平衡,供给过剩,但这种过剩属于相对过剩。

如图,适婚女性数量为N1,当价格为P*时,双方的供需数量相同, N1-N*为自愿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婚女性数量。随着价格提高,直至为P,适婚女性的供给上升至N。价格上涨致使能够满足适婚女性需求的点变为N0,除去N1-N的单身主义者,N-N0即为“剩女”数量。[4]适婚女性对男性要价过高或者不愿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导致满足条件的男性数量相对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男性数量的相对过剩,进而适龄非婚人群数量相应扩大。想要改善供需不均,达到帕累托最优,应当通过某些途径改变目前女性要价过高的局面。

除此之外,女性的需求偏好导向也会影响需求函数,导致满足适婚女性需求的男性数量的相对减少。女性的事业导向型偏好、习俗导向型偏好、社会导向型偏好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适婚女性的选择范围,导致满足需求的男性数量降低和女性供给的相对过剩。

三、婚姻投资的风险规避

女性以自己可发放贷款总额寻求适当“借款人”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在婚姻契约中,女性以自己的全部身心作为投资标的选择配偶,期望未来能够持续获得婚姻带来的稳定和满足。但婚姻投资具有不确定性,婚姻所带来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会产生偏离,投资学中称之为风险。

(一)逆向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单身女性通过外在信息在适婚男性间进行抉择,一些不太符合女性择偶条件的男性为了能够追求成功,可能并且有动机隐瞒一些不利信息或透露一些虚假情况。女性的甄别活动耗费精力和时间,并可能因此错过真正符合自己要求的男性。如同货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而一些自身条件不符合女性要求的男性更有动机通过相亲等形式择偶。这可以称为婚姻市场的“柠檬”理论[5]。女性的婚后折旧率高于男性,女性在面临婚姻投资失败时的损失将会更大。

(二)道德风险

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男女双方婚后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婚姻契约中,男女双方可能会出现意愿相悖的情况,假使男性认为这段婚姻不能使自己获得幸福感或者低于预期,那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婚姻契约维持的行为。

如何规避道德风险?投资学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会尽可能降低非系统风险。但婚姻具有特殊性,现代社会法律强制婚姻的排他性决定了婚姻同时只允许一对一投资。如果女性是风险厌恶型偏好,很可能在经历过恋爱或婚姻失败后心理上对其更加惧怕,由此选择剩下。

四、针对“剩女”问题的建议与思考

(一)规划和普遍化婚姻中介机构,降低搜寻成本并减少逆向选择

婚姻中介机构为男女双方提供了沟通交流与接触的平台能够降低搜寻成本,一定程度上也会减轻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风险。婚姻中介机构的普遍化能够较好地引入竞争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风险。由于市场特殊性,不会出现金融市场中因出售信息而出现的“免费搭车者”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并规范婚姻中介市场,是有效解决“剩女”婚配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完善政府婚姻保护法律,减轻女性对道德风险的恐惧

当我们将女性当作“招商银行”来看待时,银行贷款出现无法收回,银行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因此需要有政府安全网兜底。完善的婚姻保护法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不对称对女性带来的损失,有效减轻女性婚姻契约破产对女性所带来的损失。

(三)建立正确的择偶观念,降低价格刚性

经济学界认为初始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效益,但却并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唯一因素,“剩女”在选择配偶的过程中不能过于要求对方的“付息能力”,这种外生变量会由于外部条件的改变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适婚女性需要建立正确的择偶观念,更多的重视婚姻契约中的内生变量。

【参考文献】

[1]李竟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高丙吉.剩女现象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129-130

[3]陈鹤,凌静.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剩女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2012(06):78-81

[4]宁鸿.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观察,2008(12):222-223

[5]乔治·阿克洛夫.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J].经济导刊.2001(06):1-8.

猜你喜欢
信息不对称
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高校财务服务研究
论高校教育的信息不对称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