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视阈下周恩来经济改革思想的价值探究

2019-06-01 07:35汪泽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周恩来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建设

汪泽

【摘 要】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而这其中,经济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经济的卓越领导者,其经济思想体系中关于经济改革的部分包蕴着许多深邃理论。认识并理解这些思想对于进一步推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稳步实施具有鲜明意义。

【关键词】周恩来;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价值探究

周恩来担任型中国政府总理长达26年内政、外交事务千头万绪,其中经济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国家的财经、计划、管理耗费了他大部分时间精力和心血,他参与、主持了新中国几乎所有重大的经济决策,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方案,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体系。可以说,他是新中国经济的主要设计者、领导者、组织者和思想阐释者。其中他关于经济改革的思想是探索的重要成果,包蕴着许多深邃思想,而这对于当下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的中国是值得去研究、挖掘、继承和发展的。

一、周恩来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

周恩来认为,在所有制问题上,一味求大不好,一味求纯更不好,好办法是允许作为公有制补充形式的个体私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极富远见性的。按传统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有两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实,这并非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科学的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并不是只能有这两种经济形式,不能允许其他经济形式的存在。对于这一问题,周恩来早就提出了十分深刻的见解。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一方面要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也应当允许小量的个人私营经济存在,使它成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例如,1957年4月6日,他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深刻指出:“大煤矿国家开办,小的,合作社、私人都可以开。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可以采取这个办法。”“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发展。”“大概工农商學兵除了兵以外,每一行都可以来一点自由,搞一点私营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外汇不够,如有人向香港或国外贷款办工厂等,付给一点利息,可以挖掘一些潜力。”周恩来的这一思想,开始改变着某些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已经形成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形式的初步探索和认识。

(二)改进管理体制

周恩来在经济管理体制上的见解是在保证中央权威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使地方有较大的灵活性,这充满改革的思想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周恩来指出:“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不能光靠集权。并在1956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揉刻阐明:中央集权过多,“就容易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就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另外,鉴于集权过多而引起的弊端。周恩来提出了分权问题。他说:“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是为了发展生产,不是为了缩小生产和妨碍生产。适当分权给地方就会更好地集权于中央。好些事情你就不甚了解。集权太多势必形成官僚主义,只有把权分给地方,然后你才有权去检查地方,然后你才能掌握几件重要的大权。所以,分权给地方正是更好地巩固中央的领导”。社会主义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不好,在政治上影响民主的扩大,在经济上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周恩来这种强调地方与中央唱必要的“对台戏”,扩大地方权力,使管理体制更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要求。

(三)灵活经营管理方法

周恩来认为好的经营管理方法首先应是方便群众、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应是适应不同情况而灵活多样、分散自主的;他还认为有时也要继承、吸收资本主义经营方法中的一切好的经验。这些思想是对中国国情的切实反映,有很强的实践性。1956年1月,全国人民在欢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时。周恩来在政协会议的政治报告上就清醒指出,在改造过程中已产生了集中过多、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偏向,周恩来当时就针对这些提出了批评意见,并提出了可贵的见解。

(四)优化经济模式

受传统习惯和苏联模式的影响。在经济模式上周恩来总的观点是坚持计划经济。但他也有利用商品经济、促进社会生活改善的思想。6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扶植外贸商品的生产,建立出口基地的思想。他指出:外贸要进行基本建设,要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口商品的工厂要同生产内销商品的工厂分开,当然这类工厂也要有第二产品,不能单打一,但主要还是生产出口商品。虽然周恩来发展商品经挤的思想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有些还不太完整和系统化。但却是很宝贵的,它反映了周恩来对我国经济模式进行艰苦探索的发展历程和可喜成果。

(五)特别注重分配政策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情况复杂、问题繁多,就容易易产生平均主义倾向,从而影响这一原别的执行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周恩来较早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保证措施。他明确指出:“贯彻按劳取酬原砌,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倾向。因为平均主义是一种鼓励落后、阻碍进步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毫无共同之点。平均主义妨害职工学习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对于发展经济建设很有害,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平均主义。周恩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既要反对悬殊太大,又要反对平均主义”这一思想很有远见性。事实证明,它既能较好地保证我国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有尽可能高的扩大再生产的杜会能力,又能够较好地调动和发挥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周恩来经济改革思想的特点分析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总管理员”,他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思想都是从系统理论、系统观点出发,把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大计作为一个由众多部分、要素构成的大系统,深入考察和把握这些要素与要素、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尽可能达到客观、稳妥和优化,这正是一种典型的“宏观调控型”经济的操作和理念。

(一)整体性原则

即在思考、决策过程和组织实施时从整体和部分、整体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看待经济现象和经济的未来发展。周恩来对这一原则有诸多论述。如开国之初,他指示政务院各部委要了解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总的方针,要求“每个单位必须有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和整体性原则确实贯彻在周恩来关于革命和建设思想的各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关于社会主义改革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整体上改革,而不是哪一方面的改革的思想;关于经济建设既要重视工业又要重视人民,不仅是从经济建设的整体需求出发,而且要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出发的思想;关于计划、按比例,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把经济建设看作一个整体的思想等等,都是从整體观念和整体性原则出发的。

(二)相关性原则

即在思考或决策与实施经济方案时充分考虑因果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各种联系的相互制约关系,并且以此作为思考的中心进行全方位考察。周恩来在阐释经济领域问题时十分注重梳理清楚各种“关系”。其中,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关系是他认为在经济建设中首先要处理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其中,经济发展起着决定的、基础的作用。周恩来指出“实现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最主要的事情是提高生产力,这“对于我们全体人民,对于我们国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经济改革“要随着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才能相应的完成”,经济改革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要去掉不利于民族繁荣的条件,“关键在于社会改革”,而社会改革“最更笨的是经济改革”。

(三)有序性原则

即在思考或决策与实施经济建设过程中注意各种因素、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程序性、层次性或序列性,使其各种因素的组合表现出一种合乎内部规律的条理性。周恩来在具体领导中国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十分注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相结合的问题,并将其作为处理整个经济建设中各种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中共八大所做的报告会中,周恩来对此做了专门阐释。他说:“我们在制定计划和工作安排的时候,必须把重点和全面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强调重点建设,并不是说可以孤立地发展重点,而不要全面安排;我们要求全面安排,也不是说可以齐头并进,而不要保证重点建设”。

(四)动态性原则

即经济现象的各种特征、规定以及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素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在具体的经济运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他们相互之间在地位、作用、性质上的转让,也只有在经济运动中才能够真正实现。基于此,周恩来历来主张“找出此时此地的特点,具体地分析情况”。尤其是他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经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不同特征的分析,要求从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我国的经济状况和特点。

三、周恩来经济改革思想与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联系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我们正面临着转型与改革集中“交汇期”,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期”。虽然说,这个时代与建国初期没有可比性,但两个时代有个一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改革迫在眉睫。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和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决定性意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在从全面规划、设计和动员阶段向全面实施和落实阶段转变,正在从顶层设计阶段向基层创新、基层落实和基层实施阶段转变,正在从简单的稳增长阶段向加速改革阶段转变。改革形势、改革任务和改革重心的转变,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各种哲学层面的方法论和理念层面的思想思路,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法和工作方案。

周恩来关于经济改革的思想充分体现了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实质内容,比较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的继承与发展。如今的经济面貌以及大为改观,经济现象更是空前复杂,经济理论则是五花八门。但是应该清楚,现在是从过去走过来的,不管是反拨、延续还是变革,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八大文献[M].人民出版社,1957.140.

[2] 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文献[J].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6):28-30.

[3] 周恩来年谱:中卷 [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96.

[4] 周恩来年谱:中卷 [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221.

[5] 周恩来经济文选[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3-77.

[6] 周恩来选集(下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0.

[7] 王恩宝.浅谈周恩来关于经济改革的思想[J].世纪桥,2000(1):98.

猜你喜欢
周恩来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建设
周恩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研究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