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2019-06-01 07:35周慧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守法依法治国习近平

周慧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开启了党领导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征程,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法治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关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新理论系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开启了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征程。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三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一,要坚持党的领导。

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四点: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领导立法,党要在法治中发挥领导作用,首先要在立法中体现党的领导。保证执法,强调的是法律得到执行和实施。支持司法,党组织不能干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带头守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党要带头遵守法律。

第二,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作为人民群众的个体,享有一系列权利,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等等,都要通过法治这种比较完善的国家治理形式得以维护实现。法治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循的行为,只有所有的人民群众都遵守宪法法律,法治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第三,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方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立法平等是从立法上保证所有的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执法平等,要求政府各机构、所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不论其身份、地位、官职,都要同等对待,实施既定的法律规则。司法平等,要求司法机构在处理具体案件中,不能因人的身份地位而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适用法律规则必须是平等的。守法平等,即所有人有同等的守法义务。

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进步、文明、理性的治国方式;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理论,对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理论,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五,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在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法治建设中,一要吸收作为世界文明優秀成果、具有普遍意义的法治的精髓。二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法学理论体系和法治话语体系,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法治建设的实际成效。三要从中国古代法治经验中汲取营养、择善而用。

(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第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就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执政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依法行政是对各级政府而言,要依法处理各项具体的政务、事务。

第二,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也要坚持党的领导。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思考中,国家要依法治理。党内的治理要依照党章党规来进行,所以强调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第三,坚持法治国家和法治文化的协同建设。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法治文化教育中,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从领导干部的法治文化建设抓起,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一套科学的理论系统,对中国新时代的法治实践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为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提供规则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断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思想,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规则性的指引。建设法治国家,道路如何选择,需要事先拟定规则,按照规则执行,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最根本的实践意义。

(二)为新时代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如何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为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灵魂,其蕴含的统筹布局的战略观、治国理政的方略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党法统一的政治观、人民为本的主体观、宪法至上的权威观、民族复兴的强国观、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等新观点新理念新思想,是传承中华法文化精华、汲取全球法治精髓、借鉴国际法治经验的最新法治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法治文明和人类法治文化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参考文献】

[1]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刘劭君.湖南社会科学.2018年5月

[2]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徐小芳.文化学刊.2018年7月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张恒山.领导科学论坛.2018 年第7期

[4]杨小军,姚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内涵与特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李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3月

[6]孙德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 人民网-山东频道. 2018年6月

猜你喜欢
守法依法治国习近平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