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下传承延安红色文化

2019-06-03 01:42宋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承

宋娜

关键词:延安红色文化;文化自信;传承

基金项目:2018年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MKS18002);2017年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广西红色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和利用研究”(项目编号:MKS17008);2018年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十八大以来党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践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MKS18006)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3日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化高度的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文化的源远流长,没有文化的继承发扬,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延安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涵和内在联系

(一)延安红色文化的内涵。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文化。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独立而朴实的民族性格、南泥湾自力更生的精神,这些都是延安红色文化的核心。该核心还涵盖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如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取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关心大局,团结奋斗的精神;先人后己、不怕牺牲的精神;关心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等等。延安红色文化是一种无产阶级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斗中创立出来的先进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所有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以及共产党人,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延安红色文化主要反映的是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会师陕甘宁,成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在转战陕北的战斗中形成红色文化或者说是延安精神,这也是毛泽东指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指挥史诗。延安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先进理论成果,是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后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新民主主义文化。包括新民主文化服务的方向、人群及形成的政策和方针。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领导着人民群众从弱小到强大,最后走向胜利。使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使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到运用于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人心;使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使延安精神从孕育到弘扬。延安时期是党和人民坚定信念、顽强拼搏的伟大时期。在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之际,延安精神依旧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坚定肯定,是对其文化活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曾经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上重点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自信,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坚持自身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曾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他还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这一观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积累了中华民族最深刻、最美好、最温暖的精神追求。”

(三)延安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坚定自己的意识形态的可靠保证,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大众认同和精神共识,是中国的民族之魂。它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美好希望,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升华。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积累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是华夏儿女应该传承的优秀文化结晶,体现精神方面的意蕴,同时也彰显了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是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是我们党的革命风格、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其他优秀品质的高度凝聚和精神认同。在文化自信视阈下传承延安红色文化,发扬延安革命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获得精神上的食粮。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活学活用,发展成我们自己的文化,成为文化自信的理论来源。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来源。

可以看出,传承红色文化是培养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弘扬中国精神的内在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提升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诠释了延安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增加了红色文化的文化隐形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成就自身,以利他人”模式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和文化大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人的红色理想渗透在民族的骨髓中,从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人生历程可见一斑。文化自信促进了红色基因的遗传,延安红色文化建立在伟大的革命实践基础之上,是文化自信的实践来源。

二、延安红色文化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一)延安文化的传承注重经济价值而忽略精神需求。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物质利益的追求。但是,“总的来说,人们的努力总是倾向于了解世界。”总是趋向于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因此,当人们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便开始反思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新时期,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也正是让我们重新认知历史、反思当代、提高意志力、进行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部分拥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区正在竭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精神价值。延安也不例外,忽視了红色文化的社会综合效益,即未能将延安红色文化的育人立德、资政助廉等精神层面的价值利用起来。相对忽略了具有核心价值的延安精神本身,同时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层次的教育意义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以文化的作用未能显现出来。笔者认为,延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最终要落脚到文化上,体现到以文化励志育人上。通过红色文化的熏陶,使人们珍惜和平、感恩先烈、爱国心倍增、传承文明,这是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最重要、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目的和现实意义。这也是对延安红色文化有信心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时代,人们把“红色理想”视为对生活的最高追求和精神向往,是一种高度,是一种境界。人们始终信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的建设自己,并深刻认识到:“没有历史知识,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实际调查,没有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没有深刻理解实际运动,与此同时,他们也不了解中国的国情,这样的政党就无法赢得革命。”因而,树立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一个需要紧迫解决的大问题。我们在挖掘红色资源时不要一味的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红色文化本身。因为红色文化或者革命文化,是中国改革的助力器,是中国复兴的文化基石,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我中华文化渊源不断、历久弥新的自信。

(二)延安红色文化的传承尚未做到为民利民。在延安时期,为了激发广大群众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振奋人们的精神,抚慰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依托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群众,创造了一系列新歌和新剧。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在生产实践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历史经验证明,文化也要走群众路线,文化的发展与群众的公共需求是分不开的。延安时期,党特别重视党群关系,这个时期是群众路线的成熟期,也是党群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乡文化融合,中国网覆盖了中国的乡村和城市。信息化的到来,使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文化市场出现了粗俗、低俗、媚俗等作品,严重脱离了群众,偏离了文化的方向。在政府部门办事难,不“有所表示”就办不成事,干部失去了理想与信念,失去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他们的一些行为缺乏宗旨意识,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没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必须清理源头,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全面深入贯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思想,以人民的利益为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政策、制度和学科的定位,防止红色文化变质。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我中华民族最自信文化之一,我们永远要正确地传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

三、文化自信视阈下延安红色文化传承路径

(一)传承延安红色文化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爱国主义精神,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延安,拥有如此多红色文化资源,要按照“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来定位,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民俗文化为标配,全力打造全球炎黄子孙朝圣地、全国红色文化熏陶首选地,将延安建设成为中国红色之都、国人精神家园,让红色文化发挥它的至高价值,让红色文化体现文化育人的作用,洗涤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素养,让延安精神永远闪耀。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华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教育和引导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倡导新文明学习新文化,要用未来的眼光看待红色文化。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倡导文明、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决抵制奢侈、浪费的不正之风,让延安精神补足全国人民精神上的钙。我们党从艰苦奋斗开始,努力发展壮大。在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仍然是我们的传家之宝,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进一步发展,运用于实践。凝聚党心民心靠艰苦奋斗;从革命、建设到改革,靠艰苦奋斗;走近新时代我们要成为世界强国,更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我们强调,努力工作并不意味着人们必须过艰苦的生活,我们也不否认合理的物质消费。但是我们反对宴会奢侈成风的不良风气,及以各种婚礼和葬礼为名的封建迷信。因为这种畸形消费影响了党的作风,同时它也不利于倡导文明和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我们要用红色文化教育人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美丽发展。在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推向新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国家整体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传承延安红色文化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作风。毛主席曾说过“我们党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最广大群众的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这些群体占人口的90%以上。”这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群众,与群众密切交往。这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人民提供更好、更深层次服务的先决条件,使人民懂党,使党懂人民。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解决影响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满足人民的需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毛泽东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原则,是让群众从内心醒悟和成长,了解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党员干部要为人民用好权。要求具有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必须用这种权力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延安红色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延安时期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并赋予时代新的发展内涵,展现文化自信。

(三)传承延安红色文化需要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延安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史,谱写了中国壮烈的军魂。对妥善处理西方敌对意识形态对我中华文化的侵蚀有很大的抵制作用。红色文化自信彰显我中华文化的渊源不断,历久弥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了中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習近平强调:“无论是哪个国家或民族,如果你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不珍惜自己的本源,失去自己的灵魂,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就不能站起来,不能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国家在国际上就没有话语权。”传承延安红色文化,意味着国家民族大义超越一切的崇高境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他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它是现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源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石,是正确的价值指引。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繁荣始终把文化繁荣视为重要目标。习近平指出:“加强文化自信是关系民族兴衰,人民富强,民族独立,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文化自信在对待民族文化上,是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批判继承,并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入民族文化。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取向的继承者,并将继续推进和发展它。”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让人类看到了曙光,让人类看到黎明,这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红色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先进文化,因为它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胜利。使中国迎来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一直信仰和传承的宝贵文化。红色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和发展的文化体系,红色文化体现了文化的自信心。

四、結语

延安红色文化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创新,引领时代发展,引导主流意识形态,抵制西方文化侵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文化资源。实践证明,红色文化所体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民来说是普遍的,是耳熟能详很容易接受的。因此,在文化自信视阈下我们要传承红色文化,必须进一步探索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坚持走红色文化传承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王洁.论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J].党史博采,2018.3.

[3]钟利民.论红色文化经济价值与其实现问题[J].求实,2010.3.

[4]刘爱伟.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J].华章,2011.10.

[5]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2).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2016.7.1.

[7]罗洪保.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J].江西省广电大学学报,2011.2.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0]玛雅.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信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9.24.

[12]习近平.中国文联10大和中国作协9大开幕式上的讲话[J].党建,2016.12.

[1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承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