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影响评价

2019-06-04 09:05徐梦莹胡雪琼张茂松吉文娟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部地区秋粮日照时数

徐梦莹,胡雪琼,朱 勇,张茂松,吉文娟

(云南省气候中心,云南昆明650034)

1 农业气候资源概况

1.1 夏粮生长季(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气候资源概况

2018年夏收作物生长季全省平均气温13.4℃,较历年同期偏高0.5℃;累积雨量146.8 mm,较历年同期偏少13.1%;全省平均累积日照时数1 162.5 h,较历年同期偏多0.1%。

夏收作物水分临界期(2017年12月中旬至2018年2月上旬)全省平均累积雨量37.1 mm,较常年同期偏多12.4%,全省大部地区雨量正常至略偏多,降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滇中以南地区,其中临沧南部、普洱中南部、西双版纳、文山南部地区较常年偏多5成以上,滇西北北部、滇东北北部地区偏少5成以上,其余地区为正常年型(图1)。

夏收作物需水高峰期和产量形成期(2018年2月中旬至4月下旬)全省各站平均气温为16.2℃,比常年偏高0.6℃,滇中以西以南地区气温正常至略偏低,其余大部地区明显偏高,其中滇东北的昭通偏高2.0℃以上;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583.5 h,比常年偏多5.7%,昭通东部、文山东部偏多2~4成,其余大部地区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持平;全省平均雨量为78.4 mm,比常年偏少15.3%,除滇东北南部、滇东南和滇西南东部较常年同期持平、局部偏多外,其余大部地区明显偏少,其中德宏、保山,临沧西北部、大理西南部等地区偏少5成以上(图2)。

图1 云南省2017年12月中旬至2018年2月上旬雨量距平百分率分布

图2 云南省2018年2月中旬至4月下旬雨量距平百分率分布

1.2 秋粮生长季(2018年5-10月)气候资源概况

全省秋收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20.6℃,较历年同期偏高0.1℃;日照时数756.4 h,较历年同期偏少12%;平均累积雨量967.1 mm,较历年同期偏多5.4%。

2018年秋收作物播种育秧期(3-4月),全省平均气温17.0℃,较历年同期偏高0.4℃,除南部局部地区气温较历年同期略偏低外,其余大部地区持平或偏高,其中滇中部分地区偏高1.0℃以上;同期平均累积降水75.9 mm,较历年同期偏少2.8%,除滇中西部及以北以西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少外,其余地区较常年持平或偏多;全省平均日照时数434 h,比历年同期偏多2%,滇中北部和东部、滇东北中部、滇西北南部、滇西南、滇东南中西部地区较常年同期持平略偏少,其余地区持平略偏多。播种育秧期内云南省大部地区热量条件适宜,无大范围的强倒春寒发生,光照正常,水稻播种育秧期生长气象条件中等偏好。

秋收作物栽播期(5-6月上旬)内,云南省平均降水量196.1 mm,较历年同期偏多21.7%,全省大部地区较常年偏多,其中滇中中北部、滇东北局部、滇西北东北部、滇东南北部和东部地区偏多5成以上(图3)。2018年云南省大部地区雨季开始正常至偏早(图4),栽播期降水偏多,有利于云南省秋粮的适时栽播及玉米等旱地作物顺利出苗,确保了秋粮的满栽满插。

图3 云南省2018年5-6月上旬雨量距平百分率分布

图4 云南省2018年雨季开始期评估

秋收作物中期生长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全省平均气温22.3℃,较历年同期偏高0.4℃,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持平至略偏高;全省平均降水235.2 mm,较历年同期偏少10.4%,滇东北北部、滇东南中东部、滇西北西部和北部等地区较历年同期持平至略偏多,其余大部地区持平至略偏少(图5)。日照时数132.5 h,较历年同期偏少17.4%,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日照持平至偏少,其中滇中及以西局部地区偏少2成以上(图6)。2018年云南省秋收作物中期生长期全省大部地区热量正常、降水偏少,中前期雨日多、寡照突出,南部出现局地农田洪涝,气象条件对分蘖拔节至孕穗期的水稻及其它作物旺盛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作物生育期略有延迟。

产量形成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云南省平均气温21.8℃,较历年同期偏高0.3℃,大部地区均较历年同期持平至略偏高(图7);同期云南全省平均降水324.6 mm,较常年偏多18.6%;全省平均日照时数164.9 h,较常年偏少11.1%,大部地区均较历年同期偏少,其中滇西北北部和南部、滇西南南部等地区偏少3成以上(图8)。产量形成期云南省大部地区热量条件适宜,未出现大范围的抽扬期低温,虽出现阶段性寡照,对水稻、玉米的开花授粉及灌浆乳熟有一定不利影响,但大部时段阵性降水多、光热条件好。总体来看,2018年云南省秋收作物产量形成期气象条件为中等偏好。

1.3 气候资源的时段匹配

2018年云南省作物生长季(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气候资源的时段匹配(图9):夏粮生长季内大部时段光热条件良好,虽然降水偏少,但由于云南省大部地区土壤底墒较好且夏收作物水分临界期较利于夏收作物生长发育,总体夏粮生产利大于弊。秋粮生长季内大部分时段热量条件适宜,无明显低温过程影响,栽播期雨量偏多,初夏旱偏轻发生,土壤墒情好,旱地作物水分需求得到满足,但阶段性寡照突出,对云南省粮食作物扬花授粉、灌浆乳熟均不利,总的来说秋粮生长季气象条件利大于弊。

图5 云南省2018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距平百分率分布

图6 云南省2018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日照距平百分率分布

图7 云南省2018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气温距平分布

图8 云南省2018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日照距平百分率分布

2 主要农业气象事件简述

2.1 秋季连阴雨

2017年秋季(9-11月),全省共有48个站(68站次)出现了7~40 d的秋季连阴雨过程,仅有屏边1个站发生4次秋季连阴雨过程,砚山、罗平、贡山3个站发生3次秋季连阴雨过程,11个站发生2次秋季连阴雨过程,33个站发生1次秋季连阴雨过程。全省有35个站连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7个站偏多10 d以上。全省出现秋季连阴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南部、滇西南、滇东南等地区。2017年秋季连阴雨在近5年中属于偏轻年份。秋季连阴雨的发生对秋收秋种不利,但降水对提高土壤墒情、增加库塘蓄水有一定作用。

2.2 雨季关键期

2018年全省雨季全面开始为5月27日,接近常年,比2017年偏早17 d,各地雨季开始的日期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和5月下旬2个时段,分别占总站点数的28%和65%。与常年相比,滇中、滇东南局部及滇西部分地区雨季开始期为偏晚至特晚,滇中大部及滇东南大部为偏早至特早,其余大部地区为正常。

雨季全面结束是10月17日,与常年持平,比2017年偏早5 d。与常年相比,滇中及以北大部地区雨季结束正常偏早,滇东南及滇西南大部地区偏晚至特晚。

图9 2017/2018年云南省粮食作物生长季光、温、水距平(距平百分率)逐旬变化

2.3 低温雨雪冰冻

夏粮生长季内云南省出现了3次大范围的强降温天气,其中最强的过程出现在1月31日至2月5日,滇西北、滇中及以东最低气温低于0℃,最高气温低于4℃,滇中及以东大部、滇西北北部等地出现小雪,昭通、曲靖、红河等地降冻雨,引发低温冻害。农作物受灾面积7.00万hm2、绝收面积0.63万hm2,农业经济损失4.7亿元。灾害损失在近10年中属第5少的年份。

2.4 阴雨寡照

秋收作物大田生长季(5月上旬至9月上旬)全省平均累计日照时数567.2 h,较常年同期偏少10.3%,为1961年以来第6少年份。全省大部地区累计日照时数均较历年同期偏少,从逐旬变化来看,除5月中旬、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和8月下旬外,其余旬段均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尤其8月上旬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仅24.6 h,较历年同期偏少5成,同时旬降水偏多了5成,阴雨寡照对云南省粮食作物扬花授粉、灌浆乳熟均不利。

2.5 暴雨洪涝灾害

2018年大部地区雨季来得早,且强降水时段集中,引发暴雨洪涝灾害成灾重,全省共发生洪涝灾害342县次。5月、6月、8月降水偏多,特别是5月下旬至6月,全省陆续7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降水范围广、累积雨量大、强降水频次多。强降水造成多地出现暴雨洪涝、城市内涝等灾害。9-10月上旬全省大部地区雨日偏多,持续阴雨及局地强降水造成滇西、滇中以东以南地区洪涝灾害突出。其中9月2日2∶00-5∶00时,麻栗坡县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最大累计降水量为猛硐乡199.9 mm,最大小时雨强达97.4 mm,直接经济损失达23.5亿元。

灾害共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4.58万hm2、绝收面积2.89万hm2,直接经济损失56.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7.2亿元。灾害造成的损失高于近10年的平均值,为第4多年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为近10年的第5多年份。

从洪涝灾害的地域分布看,文山、昭通、红河、普洱、曲靖、玉溪、保山、怒江、迪庆等州(市)受灾较重,尤其是文山州直接经济损失达28.6亿元。就洪涝灾害发生数的月际分布而言,灾害较频繁的是8月(120次)、6月(78次)、7月(78次),其次是9月(31次)、10月(17次)、5月(15次)。

2.6 冰雹、大风灾害

2018年,云南省共发生冰雹灾害125次、大风灾害52次,春、夏季,冰雹、大风灾害点多面广,冬季云南省中南部地区出现冰雹、大风灾害。

其中3-5月受弱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交替影响,云南省先后出现了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滇西北、滇中及以东以南出现7~8级局地9级阵风,滇中及以东以南发生冰雹、大风灾害。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初,昭通、玉溪、文山、红河、丽江等州(市)受灾较重。12月上旬末,云南省中南部出现冬季冰雹、大风灾害。

大风、冰雹灾害共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21万hm2、绝收面积0.52万hm2,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3.1亿元。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属近10年来的最轻年份。

从冰雹、大风灾害的地域分布看,全省大部均有发生,其中昭通、德宏、文山、普洱、红河、丽江等州(市)受灾较重,尤其是昭通市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

2.7 病虫害

2018病虫害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其中: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偏轻发生;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偏轻发生;马铃薯晚疫病中等偏轻发生。

3 农业气候影响评价

3.1 天气气候条件对云南省夏粮生产的影响

3.1.1 有利影响

(1)夏收作物播种出苗期,云南省大部地区土壤底墒较好且无明显、大范围的秋季连阴雨,烂种烂秧现象不突出,有利于整齐出苗和苗期生长。

(2)2018年夏收作物水分临界期较好的降雨条件对其生长发育有利。

(3)2018年夏粮生长季内,云南省大部地区光热条件良好,无大范围的低温冻害发生。

3.1.2 不利影响

(1)2018年夏收作物需水高峰期,大理、丽江、楚雄一带缺墒明显,对产量形成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

(2)2018年夏粮生长季成熟收获期阴雨天气较多,且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较近年同期偏重,不利于夏收作物的成熟、收晒。

3.2 天气气候条件对云南秋粮生产的影响

秋粮生长季内,热量条件适宜、无明显低温过程影响;大部地区雨季开始正常至偏早、初夏旱偏轻发生;雨季降水充沛,土壤墒情好;但出现了阶段性的寡照天气。总体来说秋粮生长季气象条件对秋粮生产利大于弊,为中等偏上年景。

3.2.1 有利影响

(1)热量条件适宜、无明显低温过程影响。秋收作物生长季云南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持平或略偏高,气温变化平稳。育秧期无大范围的强倒春寒发生、开花期未出现大范围的抽扬期低温,秋粮生长季大部地区大部时段总体热量条件适宜。

(2)大部地区雨季开始正常至偏早、初夏旱偏轻发生。2018年云南省大部地区雨季开始正常至偏早、栽播期降水偏多,初夏旱偏轻发生,有利于云南省秋粮的适时栽播及玉米等旱地作物顺利出苗,确保了秋作的满栽满插。

(3)雨季降水充沛,土壤墒情好,旱地作物水分需求得到满足。2018年5月上旬至2018年9月上旬云南省平均降水810.5 mm,较常年偏多64.6 mm(8.7%),为1961年以来第18多年份,云南省大部时段平均相对土壤湿度均在80%以上,充足的降水有利于满足旱地作物玉米、马玲薯等作物的水分需求。

3.2.2 不利影响

(1)阶段性寡照突出。秋收作物大田生长季(5月上旬至9月上旬)全省平均累计日照时数567.2 h,较常年同期偏少10.3%,为1961年以来第6少年份。全省大部地区累计日照时数均较历年同期偏少,从逐旬变化来看,除5月中旬、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和8月下旬外,其余旬段均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尤其8月上旬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仅24.6 h,较历年同期偏少5成,同时旬降水偏多了5成,阴雨寡照对云南省粮食作物扬花授粉、灌浆乳熟均不利。

(2)洪涝频发。2018年6月1日至8月20日云南全省平均降水568.2 mm,较常年偏多8.1%,全省共出现大暴雨13站次,较去年同期偏多2站次;暴雨134站次,较去年同期偏少21站次;大雨661站次,较去年同期偏少74站次。2018年主汛期,强降水天气频发,部分低洼农田的玉米、薯类等旱作出现洪涝灾害、作物倒伏。

4 结论

2018年夏粮生长季,云南省大部地区降水时间分配均匀、冬春旱偏轻;夏粮低温关键期无大范围的冻害发生,气象条件对夏粮生产较有利,为中等偏上年景。秋粮生长季内,热量条件适宜、无明显低温过程影响;大部地区雨季开始正常至偏早、初夏旱偏轻发生;雨季降水充沛,土壤墒情好;但出现了阶段性的寡照天气,总体来说秋粮生长季气象条件对秋粮生产利大于弊,为中等偏上年景。综合而言2018年度云南省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属中等偏上年景。

猜你喜欢
大部地区秋粮日照时数
胡春华强调——抓紧抓实秋粮生产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抓好“双减双抢”确保秋粮归仓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荆州市荆州区近40年日照资源特征分析
1963—2016年久治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