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群众征集 由代表票决

2019-06-05 13:02徐金文
人民与权力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事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

“建成4所中小学校和1所幼儿园”“建成14个镇(区、街道)标准化为民服务大厅和25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今年以来,人大代表征选票决、民生实事“由民作主”成为盐城市盐都区城乡群众热议的话题,年初发布的“2019年度盐都区十大民生实事”的进展情况成为群众关注的重点。

征集——千名代表进万家

盐都区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已坚持多年,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面小康实现盐城第一。为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把“为民作主”变成“由民作主”,去年11月起,盐都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区委要求,牵头征选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经过缜密研究,区人大常委会发出通知,要求各镇(街道)人大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如实反映群众需求。全区省、市、区、镇四级千名代表迅速行动,进万家门庭,听百姓心声,引导群众畅所欲言表达诉求。在两周的征集期内,各镇(街道)人大收集到代表反馈的民生实事建议信息少则三四十条、多则六七十条,大量最鲜活的民情、最真实的民意被集中反映上来。

遴选——区镇联动汇民意

群众的意愿是真实的、接地气的,但又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为保证建议项目质量,提高征选工作效率,盐都区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区镇人大联动机制。受区人大委托,12个镇(街道)人大分别举行代表小组活动,组织区人大代表对本地征集的民生实事建议信息进行甄别、归并和筛选,以充分尊重民意为前提,提炼出10个建议项目报区。区人大人代委负责汇总各镇(街道)报送的建议项目,加上区直代表小组独立征选的8个项目,实际收集到民生实事建议项目128个。通过采取同类合并、相近归并、从属兼并的办法系统梳理,初步排出的民生实事建议项目为56个。

票决——好中选优“民作主”

按照“民生急需、群众渴盼、受益广泛、当年完成”的原则,盐都区人大常委会从两个层面组织项目可行性对接论证:一是由区人大相关工委与区政府对口部门联合会商,精减项目数量,充实项目内涵;二是由区人大分管主任与区政府分管区长联席会办,分清轻重缓急,逐一敲定项目。经过几轮磨合,最终形成了12个候选项目清单。在盐都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预备会上,282名区人大代表庄严行使民主权利,郑重投下神圣一票。在票决产生的十件民生实事中,“建成4所中小学校和1所幼儿园”高居榜首,单件实事计划投资就达2.5亿元;排名第二的“建成14个镇(区、街道)标准化为民服务大厅和25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堪称264件小实事的“大集合”,覆盖了全区所有镇村。

督办——推进落实见真章

民生实事的产生过程不同以往,落实情况和兑现结果更受关注。根据盐都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会议的决定,区人大常委会于1月12日将十件民生实事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1月18日又专门发文向区政府交办。“优化3条镇村公交线路,新建10对公交站台;完善15所初中校食宿服务和课外学业指导;建成全区社保卡自助办理系统;建成150个村(居)健身广场……”十件实事寄寓着民生期待、承载着政府责任,也考验着人大担当。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其斌表示,将建立分线督查机制,定期组织代表视察,听取情况报告、了解项目进度、提出意见建议,扎实做好督促落实“后半篇文章”,力推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按期开工、顺利实施、如期竣工,真正建成普惠大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猜你喜欢
实事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2017年度《山东人大工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