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说题”与“纠错记录本”的初中数学纠错教学探讨

2019-06-05 02:35浙江省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镜湖校区屠广平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记录本说题梯形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镜湖校区 屠广平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氛围日益浓厚。然而在练习与作业环节,很多问题依旧是教师难以释怀的痛,目前普遍运用的“纠错本”在热过一阵后似乎又被普遍冷落——本文试图深入讨论这一话题。

一、初中数学纠错教学的不良现状

1.教师讲得多,听得少

教师采用讲解思路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由于无心倾听学生的想法,无形中使学生丧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

2.学生有记录,无反思

从学生的纠错本上看,往往只是简单地把题目与解答过程抄一抄。由于不少老师规定在作业本上订正以后要在纠错本上再订正一遍,于是就会发生自己抄自己作业的现象。这种不加思考的订正方式只会助长学生思维的惰性。

3.反思有形式,无实质

也有教师规定纠错要有反思,但一般学生写的反思往往是同一个套路,如“读题不仔细”“思路错误”“粗心大意”这类自评;还有“读题一定要仔细”“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一定不能粗心”这类不着边际的表决。无疑,这样的纠错本形同虚设,只会加重学生负担。

二、“说题”与“纠错记录本”结合的理论思考

1.“舒经活络”,“说”通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有科学、流畅的思维才能支撑起规范有序的解题过程。学生的错误观念在头脑中往往表现为思路的混乱。“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借助语言暴露思维过程,无疑能让思考过程外显化,让思维发生碰撞,产生认知冲突,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严密、有序而又流畅的思维。

2.“大补元气”,集思广益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个人原有经验与新环境作用的结果,学习不可能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与示范来达成。在说题过程中,学生同时又听到了来自同伴的不同意见,很多意见如同补药一样,为建构新思维提供了有效的素材与策略。

3.“生活历练”,拓展延伸

纠错教学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会做错过的那道题,而是为了会做这一类题,使学生形成一种有效的策略与数学思想,逐步脱离教师的指导自己就能解题。

三、通过说题实现纠错的策略

1.做好充分的说题准备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随时有记录,可以在题目旁边加些批注,分析错误的原因、类型,并将出错率比较高、背后隐藏着较大潜在教学价值的题目确定为说题的对象。学生需要有自己的纠错过程,在错题的旁边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红笔订正、要点整理、错因分析、学法感悟。

2.采取灵活的“说题”形式

(1)自主“说题”

学生自己说一说能解决的,教师不必讲。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典型错误进行说题,引起全班学生的重视,并在后边的讨论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便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2)互动“说题”

对于学生难以独自挖掘出错误原因的,或者难以形成有效思路的,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探究能力。

例1:如图1,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求证:CD=GF。

图1

图2

解题思路:(如图2)∠EGO=∠EFO=90°,可证得E、G、O、F四点共圆,且OE为该圆(第二个圆)的直径,D、O、C三点共圆且OC为该圆周(第三个圆)直径,由于OC=OE,故新画的两个圆为等圆,由第二个圆可得∠COD=∠GEF,故CD=GF(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师:这道题答对的同学很少,大家在考试时觉得太难,现在却觉得很简单了,其实是由于我们平时对有些知识没引起足够的注意,大家说说都是哪些没注意?

生1:我们一般都是在一个圆中研究问题,这次出现了三个圆,而且两个圆需要我们去发现,这就难了。

生2:我们平时关注得比较多的是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周角对应的弦相等,而忽视了这个规律在等圆中照样成立。

师:那么这两个需要新作的圆应该可以通过什么来联想到呢?

生3:由直角想到画圆,因为圆周角为直角的话,斜边正好是圆的直径。

生4:由四边形对角互补也能联想到画圆。

师:我们要对这些基本图形烂熟于心,到时自然就能想到怎么添加辅助线了,是吗?

生:是啊,我认为对照基本图形,如果题目中没有的线条,我们可以大胆地把它补出来。

在上述讨论过程中,教师的点拨紧紧围绕的重点不是“这道题应该怎么解”,而是“我们今后对于同类问题应该怎么思考”,而且尽可能把思考与表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升了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反思的能力,可谓“四两拨千斤”。

(3)小组合作“说题”

通过小组内说题,能比较理想地避免集体讨论中说的范围难以扩大的不足,使不同基础的学生之间能形成一种相互帮扶的机制。

3.实施可行的“说题”程序

(1)下水引领巧示范

教师向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过程,有时不妨故意出错,引导学生来订正。这种下水示范的方式能赢得学生的效仿与尊重。

(2)抓住节点巧点拨

教师倾听学生的分析,体会学生的思维过程,挖掘他们存在思维卡壳的关节点,将“错点”放大了,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并改正这些问题。

例2:已知方程x2-12x+9=0的两根为a与b,求的值。

生:我想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算,a+b=12,ab=9是很清楚的事,可与要求的式子之间都没有关系啊?

师:如果要求的是a2+b2,你会解这道题吗?

生:这个我会,因为a2+b2=(a+b)2-2ab,代入即可。

师: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这一个关系,可以变形出现两数之和与两数之积的情形,那么这道题可以对谁进行平方变形呢?

生5:以前我解的这类题都是把两根之和平方一下去求一个代数式的值,现在却要把这个所求代数式平方一下,实在没想到啊!

师:是啊,以前是通过变化条件来求得结果,这里要通过改变结果来追回条件,这里其实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生:逆向思维。

这里教师通过逐步引导,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为今后解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3)触类旁通

通过上述引导,学生的解题经验是否增长,能力是否提高了呢?此时教师需要检验一下,所以需要出一些拓展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4.借助记录巩固纠错成果

例3(学生纠错记录本的其中一页):如图3,△ABC中,AC>AB,怎样剪一刀,可以将△ABC拼成一个等腰梯形?

错误答案:如图4,作出△ABC的中位线DE,通过将△ADE绕点E顺时针旋转180°可以得到等腰梯形。

错误原因:忽视了对结果的验证,其实得到的是平行四边形。

图 3

图 4

图 5

正确答案:如图5,在BC上寻找D点,使AD=AB,找到AC的中点E,过点E作AD的平行线交BC于F,EF即为所求的剪痕。

详细分析:假如等腰梯形ABFG已经拼成了,那么在图中只要连接点A与GF的中点E并延长交BF于C,就能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同样,在实际操作时,我们也可以由任意三角形得到等腰梯形。

学法反思:通过假设的方法其实就是逆向思维的运用,对于作图、拼剪类问题的解决比较有用。

拓展延伸:将一个任意梯形剪一刀,拼出一个等腰梯形。方法基本同上类似。(图6)

图6

我们将纠错记录本按上边的格式统一制成表格,用16K白纸印刷成册,每页一题,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写文字内容与画图。这样看起来,改错的任务似乎比较繁杂,但是由于落在实处,却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学习任务的“少而精”,使错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能力成长的富贵资源。

总之,通过精心选择需要让学生“说”的题目与环节,放手让学生说通错误的来历与正确的解答思路,能真正实现“疏通经络”,而课堂上教师的点拨、同伴的说题能帮助学生补足解题的“元气”,最后进行的反思、拓展与总结提高,则能进一步巩固解题的策略,逐步脱离他人的指导而实现方法与策略的娴熟。可见,基于“说题”与“纠错记录本”的初中数学纠错教学,让学生能迅速从“不会”到“会”,从“会一题”到“会一片”,促使数学学习变得轻松而又高效。

猜你喜欢
记录本说题梯形
东屯村党支部会议记录本:用心绘就幸福底色
梯形填数
认识梯形
说题:有声的数学作业
——作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梯形达人
巧用数学记录本,让学生的思维可见
一题多变之有效说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
情感小品
废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