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价值分析

2019-06-05 02:25陈文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右心房房间隔主动脉

陈文烽

(厦门市第三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实为一种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成熟且安全的心脏外科术式,但存在较大的手术切口,术后会对患者美观造成较大影响。近年,伴随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实施微创心脏手术治疗,能较好的对手术伤口加以隐藏,并得到较好的安全性与美观度[1]。现阶段,微创心脏手术已经成为成人或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首选术式。本次研究针对本院于2014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分组对照组方式,探讨开展微创手术的早期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对象

于2014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2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2例,观察组中,男性36例,女78例,平均年龄(30.6±11.9)岁;68例房间隔缺损,40例室间隔缺损,3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3例Ebstein畸形;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79例,平均年龄(30.4±11.7)岁;67例房间隔缺损,39例室间隔缺损,4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4例Ebstein畸形。两组年龄、性别、病症类型等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正中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手术治疗,针对Ebstein畸形、肺静脉异位引流、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窦瘤破裂者,麻醉后,取仰卧位,抬高右侧胸壁(30°),下垂右臂,平行于腋中线,且外展,将右胸侧壁充分暴露。双腔气管插管,置体外除颤电极。实施肝素化之后,麻醉医师把16F或14F插管,从右静脉插入至上腔静脉,于食管超声作用与引导下,置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位置,不进右心房。对腹股沟作一纵向切口,分别对静脉、股东实施游离,将6F动脉管插入股动脉,而将21F静脉管插入股静脉,构建优质的体外循环。于食管超声引导下,把下腔静脉管留置在下腔静脉右心房的交合处,不进右心房。而在右侧第4肋间,作一横切口,长度为2.5~7.0cm,若为年轻女性,需规避乳腺组织,避免造成损伤。将要打开胸腔时,萎陷右肺,左侧单肺通气,将特殊胸壁牵开器、软组织牵开器置入,撑开且避免对肋骨造成损伤。于右侧膈神经上方约2cm位置处,将心包切开,将主动脉根部、右上肺静脉及右心房暴露;于腋中线第5肋间,作一切口,长度为1cm,将心包牵引线与左心引流管置入;于腋中线第3肋间,作一切口(1.5cm),将胸主动脉阻断钳置入,置管用作右心房切开后CO2的注入。主动脉前壁缝荷包线,并将心脏停搏液灌注针管插入,而对于上下腔静脉,则实施套带。并行循环,对上、下腔静脉予以阻断,将右心房切开,于心脏跳动状态下,实施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或将升主动脉阻断,经主动脉根部,对心脏停搏液进行灌注,当心脏停搏之后,实施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部分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Ebstein畸形矫治等。

针对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者,抬高左侧胸壁(30°),于左侧第3勒间,作一横切口,而对于右侧,则行单肺通气,阻断主动脉,而对其根部采用心脏停搏液灌注。心脏停搏,经过肺动脉横切口,修补缺损,且对肺动脉切口进行缝闭。全部操作均于直视下进行,当左心及主动脉根部排气后,复跳心脏。将体外循环撤除,留置胸腔引流管与心包引流,逐层将胸关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胸部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来判断两组手术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输血率、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美观满意度及胸部切口长度等较对照组,均优于后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比(±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112 112住重症监护时间(h)27.2±8.7 16.4±8.4 5.291<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16.2±4.7 10.2±2.9 4.365<0.05胸部切口长度(cm)19.5±2.5 5.2±2.0 6.893<0.05住院时间(d)9.0±1.6 5.1±2.1 4.509<0.05

3 讨论

传统正中开胸治疗实为一种比较简单且常用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方法,但此术式存在着较大的组织损伤,出血也较多,手术瘢痕会对美观度造成影响,因而会影响到患者心理健康,特别是儿童、女性。而导管介入治疗微创除了治疗效果好之外,还有比较突出的美容效果,但针对那些不适宜介入治疗的患者,微创外科手术乃为最理想方式。

现阶段,已出现许多可供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切口的选择方式,手术风险、结果基本相当于正中开胸手术,比较常用的有右前外胸部小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及腋下小切口。针对右腋下切口来讲,其相比于右胸小切口入路主动脉更深,在腔静脉插管,或者是主动脉插插管时,会更为复杂,所以,有报道提议对>14岁人群,特别是肥胖患者,不可采用此切口[2]。针对胸骨下段小切口而言,虽然能够较好的显露整个心脏,但针对女性患者,其美容效果相比右前外胸部小切口,要更为显著。所以,本文采用静脉、股动及颈内静脉插管,构建体外循环技术,此方法操作简单且安全,因无需从切口内插管,所以,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术前经血管超声检查,如果显示患者存在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瘤、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等,仅能放弃股动脉插管,将胸部切口扩大,直接插管主动脉,构建体外循环[3]。在此过程中,需要将股静脉病变排除掉,比如静脉插管禁忌症(深静脉血栓等)。经股静脉插管与颈内静脉插管,实现上下腔的静脉引流,当将上下腔静脉阻断之后,右心房中没有管道阻碍,有更加清晰的房间隔边缘显露,更容易缝合;而针对下腔型或上腔型房间隔缺损者,当将上、下腔静脉阻断后,可能难以对缺损的上、下缘进行辨别,此时,可以先不上下阻断胸腔静脉,而是对静脉管位置加以调整,增加静脉负压引流,并营造优质术野环境,最终完成缺损修补手术。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在手术输血率、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美观满意度及胸部切口长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得知,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开展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

猜你喜欢
右心房房间隔主动脉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右心房憩室1例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房间隔局部增厚1例
三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的评估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界嵴1例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黏液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