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6-05 02:25苏秋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循证心衰我院

苏秋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呼吸道感染属于急性左心衰的常见并发症,而较多研究均证实,呼吸道感染亦是导致急性左心衰的常见因素,两者相互影响,给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较多研究显示,上述合并症以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给患者身心造成了较严重的痛苦,在治疗期间,患者由于各种因素较易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为改善上述现象,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十分必要[1,2]。我院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 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88例患者知情后开展研究,随机将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88例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

观察组44例患者年龄为41-78(58.86±0.73)岁,男女分别为 25(56.82%)、19(43.18%)例;10 例心肌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其他。

对照组44例患者年龄为40-79(58.79±0.69)岁,男女分别为 24(56.82%)、20(43.18%)例;10 例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19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其他。

两组资料经对比可知统计值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卧床休养,并对其实施相关治疗,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消毒,同时,对患者病情实施监测,若有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等。

观察组44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具体为:(1)提出问题:如何有效护理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并发症?

(2)寻找证据:以“急性左心衰”“护理”“呼吸道感染”等作为关键词,在各资料库内进行搜索,筛选文献,并评估文献实用性及有效性,为上述问题提供证据。

(3)循证实施:①呼吸道护理:由于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现象,若不及时清理,可导致呼吸道梗阻,所以,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同时,给予患者吸氧干预,氧气最好先经过湿化瓶再导入患者鼻腔,为增强吸氧效果,可将湿化瓶中的水倒出30-40%,然后再加入等量酒精。②心理护理:由于起病较急,且患者常伴有濒死感,大部分患者常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不良心理问题易加重患者心脏负担,对病情好转十分不利,所以,为改善上述现象,护理人员应先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安抚,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同时,可嘱咐患者家属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和支持,以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③生活护理:为促使患者病情尽快恢复,待天气转冷时,应注意加强室内保暖干预,并嘱咐患者合理休息,对于心功能分级较严重的患者,应嘱咐其卧床休息,待患者病情控制后,可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如户外散步等。④并发症预防护理:为减少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可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并涂抹润肤霜;为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可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必要时,可对其实施吸痰干预。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1.3.2 评估标准 护理质量评分:选择我院自制调查量表(满分100分,信度、效度分别为0.854、0.847)进行评估,主要对护理服务内容(40分)、服务态度(30分)、工作积极性(30分)进行评定,评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佳。

焦虑评分:选择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其中评分不足7分、7-14分、15-21分、超过21分分别表示正常、可能存在焦虑症、肯定存在焦虑症、存在严重焦虑症,评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

抑郁评分:选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其中评分不足8分、8-20分、21-35分、超过35分分别表示正常、可能存在抑郁症、肯定存在抑郁症、存在严重抑郁症,评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 1: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 2: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压疮0例,坠积性肺炎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压疮4例,坠积性肺炎3例),统计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4 44护理前19.36±3.15 19.40±3.18 0.059 0.953护理后10.36±2.36 14.36±2.19 8.241 0.000护理前23.25±3.42 23.30±3.40 0.069 0.945护理后11.36±2.50 15.12±2.38 7.226 0.000焦虑评分(分) 抑郁评分(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 [n(%)]

3 讨论

较多研究均证实,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改变,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有效满足患者实际需求,护理效果欠佳。

循证护理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模式之一,是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护理观点,该护理模式主张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来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护理有效性及科学性更强。研究发现,患者经循证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改善,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护理服务内容,护理质量明显更高,对增加患者好评度及认可度具有较积极的影响[3,4]。

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问题,有效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使患者以一种较良好的心态接受后续治疗。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亦提示循证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护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护理质量更佳。此外,数据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亦提示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得,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十分可行,具有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循证心衰我院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