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联合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9-06-05 02:25胡丽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率

胡丽琴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莆田351100)

前 言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该疾病是由于在胎儿发育期间,受到辐射、药物伤害、营养不良及病毒感染等情况,导致胎儿出现心血管发育停顿,或者发育异常。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2]。在患儿接受治疗过程当中,给予其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可或缺,本研究选取了我院80例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患儿进行护理方式干预,旨在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分析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 料

选取我院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时间范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依据“简单随机”方式分组,每组40例患儿,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女比例27:13,年龄区间 6-12岁,平均年龄(4.78±1.56)岁;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女比例30:10,年龄区间 4-10岁,平均年龄为(4.66±1.34)岁。

两组患儿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3]如下。纳入标准:(1)符合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断标准,(2)患儿家属及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1)年龄低于 4 岁、超过 12 岁患儿,(2)患儿家属不能配合或不愿意完成此项研究。

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上述年龄区分、性别区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性良好。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方案 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基础的护理措施,包括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访视,做好患儿术前相关准备,以及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方案 联合全方位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将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为50%-60%。注意应避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受到刺激,保证其睡眠充足。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麻醉清醒后,往往会出现哭闹、躁动等情况,护理人员在采用镇痛剂之外,对于年龄稍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对其采用转移疗法:听音乐、讲故事及看图片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叮嘱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多饮水,注意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知识,正确指导患儿家属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基础护理方法,术前对患儿家属做好心理护理措施,帮助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其家属树立其起对抗疾病的信心及信念,以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属积极面对后期患儿急救工作。在患儿术前应准备好药品种类、数量,以及相关仪器等,确保小儿先天性患儿能够进行准确、及时的紧急救助。护理人员应更加积极主动的、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流程,做好判断。护理人员应指导小儿先天性患儿正确的呼吸方式,对无创机械通气所需的相关药品、器械进行检查,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做好小儿先天性病患儿的脉搏、尿量的记录工作,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3 观测指标

测量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率、呼吸恢复稳定时间。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2.0版本,其中“均数±平均差”形式表示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率、呼吸恢复稳定时间,并用t检验做统计分析。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率”形式表示,作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例数2例,并发症发生率5.00%;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发症例数9例,并发症发生率22.50%,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2 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率恢复、呼吸稳定时间指标

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率恢复时间(1.80±0.79)d,呼吸稳定时间为(1.82±0.41)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2 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率、呼吸恢复稳定时间(d)

3 讨论

在重症先天性类疾病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为其中一种,是由于胎儿发育期间血管出现异常情况,引起胎儿血流流向发生变化[4]。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会发生合并肺炎现象,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且是造成小儿死亡重要因素之一。在临床上,需要根据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具体情况,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目前主要为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创伤较大,且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较小,其遵医行为、抵抗力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较差,并发症、危险性几率增加。术后疼痛会引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现血肿、心动过速、穿刺点出血及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5]。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多方面的相关事项,因此,专业护理干预措施十分有必要。由于大多数患儿家属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在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的同时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6]。本文中选取了我院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其依据分组对照方式进行护理方式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分析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率恢复时间(1.80±0.79)d,呼吸稳定时间为(1.82±0.41)d,对照组心率恢复时间(2.29±0.66)d,呼吸稳定时间为(2.15±0.74)d,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现象说明了全方位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组并发症例数2例,并发症率5.00%,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例数 9例,并发症率 22.50%),P<0.05,此结果表明,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当中,有效降低了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对围手术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后,患儿并发症率指标改善效果佳,且心率、呼吸恢复稳定时间指标效果理想,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医院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心率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心率多少才健康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