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的收录原则及特点

2019-06-05 13:20康健刘柏君
辞书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康健 刘柏君

摘 要   文章分析总结《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的收录原则及特点,认为规范性、系统性、普遍性和生命力四大原则是第7版增收新词的依据;态度积极、收词审慎,兼收并蓄、与时俱进是第7版增收新词的特点。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新增词语 收词原则 收词特点

吕叔湘先生曾说:“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地修订。”(江蓝生 2012)从1960年的“试印本”以来,《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多次修订,与时俱进。2016年9月第7版与读者见面,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400多条,既包括近几年不断涌现的新词语,如“八项规定”“三严三实”“二维码”“互联网+”“海淘”“众创”;也包括由来已久的旧词语,如“东北抗日联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南京大屠杀”“金融资本”“建党”;还包括早已有之的古语词,如“树欲静而风不止”“徙木立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悬梁刺股”“卒伍”等。那么哪些词语该收,哪些词语不该收,《现汉》收词应遵循哪些原则才能既秉承传统又跟进时代,下面我们做具体分析。

一、 第7版新增词语的收录原则

仲崇山(2012)总结第6版的收词有通用性、系统性、生命力、价值观四大原则。江蓝生(2013)指出在第6版的修订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植根学术,跟进时代,贯彻规范、系统、稳妥的方针,以守正拓新、与时共进为目标,着力在提高词典的科学性、时代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综观第7版的新增词语,我们认为,规范性、系统性、普遍性和生命力四大原则是第7版增收新词的依据。

(一) 规范性原则

201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文字语言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1],其中第一条就强调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现汉》在萌芽之初就肩负着促进汉语规范化的使命,多年来不忘初心,多次修订均切实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政策。因此规范性仍然是第7版新增词语的首要原则,主要体现在对词形的处理及新词语的收录上。

1. 对词形的处理

(1) 对同音同形词的处理,如:

光盘1    用激光束记录和读取信息的圆盘形存储载体,分为可擦写型、一写多读型和只读型三类。也叫光碟。 (第6版/第7版)

光盘2    吃光盘子中的事物。 (第7版)

选配1    挑选配备。 (第7版)

选配2    选择优良种畜配种。 (第7版)

(2) 对异形词的处理,如:

诿责    推卸责任。也作委责。 (第7版)

委责    同“诿责”。 (第7版)

善作善成    事情做的过程和结果都很好。也作善做善成。 (第7版)

善做善成    同“善作善成”。 (第7版)

(3) 对异序词的处理,如:

强基固本    筑牢基础,巩固根本。也说固本强基、强本固基。 (第7版)

强本固基    见“强基固本”。 (第7版)

固本强基    见“强基固本”。 (第7版)

胼手胝足    手和脚都磨出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也说手胼足胝。 (第6版/第7版)

手胼足胝    见“胼手胝足”。 (第7版)

(4) 对音译外来词词形的处理,如:

英源外来词“比萨”(pizza),传入我国之初被译成多种词形,如“比萨”“披萨”“批萨”“匹萨”等,发展到今天这四种词形的使用频率大不相同,前两种词频分别为3480次和3011次,后两种词频分别为116次和636次[2],无论是基于一致性还是简单性原则考虑[3],“比萨”理应胜出。

2. 对新词语的收录

第7版新增词语以普通话新词语为主体,兼收少量通行的方言词和外来词,不收录生造词。

第7版收录改革开放以来新产生的词语共计249个,其中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共有138个,21世纪初至2015年共有111个。新词语“出道”晚、“资历”浅,但在音、形、义及结构上符合现代汉语发展规范,并非是偶然出现的生造词。如“一带一路”“五大发展理念”等,它们都是近几年产生的词语,一个是从中央辐射基层的发展战略,一个是关系到我国发展深刻变革的思想理念,它们一出现就引起了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關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已经发展成熟、稳定,收录于《现汉》可以及时反映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新面貌。

第7版收录的外来词和方言词仅有6个[4],如:

比萨    一种意大利式饼,饼上放番茄、奶酪、肉类等,用烤箱烘烤而成。也叫比萨饼。[英pizza]

血拼2    花很多钱买东西。[英shopping]

底 儿 朝天    〈方〉 ① 颠倒后底部朝上;翻个 儿  ② 形容一点 儿 不剩;彻底。

分分钟    〈方〉   名  ① 极短的时间 ② 时刻;随时。

跑路    〈方〉 ① (-∥-)走路 ② 逃跑;出逃。

志工    〈方〉 义工②(义工②: 从事义工的人)。

这些词语由于具有某种特殊表现力或特殊表现范围,构词理据也比较明确,已经成为普通话中有用的一员,因而第7版收录。

(二) 系统性原则

梳理第7版新增词语,我们发现部分词语存在一定联系,形成“词汇关系组”(王楠 2015),即词汇成员在同义(近义)、反义(对义)、类义(相关义)关系上形成聚合,主要有三种情况:

1. 同义词汇关系组

这组词语均为第7版收录,其组员相互为同义关系。

(1)   独占资本  垄断资本。

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资本,垄断组织用来控制社会生产,操纵和独占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的资本。也叫独占资本。

(2)   便利贴  即时贴。

即时贴  一种随手记事或起提醒作用的小纸片 儿 ,背面有胶,可反复粘贴。也叫便利贴。

(3)   财政寡头  金融寡头。

金融寡頭  掌握了金融资本的少数垄断资本家。他们是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实际操纵者。也叫财政寡头。

(4)   财政资本  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  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形成的资本。也叫财政资本。

(5)   软暴力  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  指对人精神上施加的严重折磨和伤害等。也叫软暴力。

2. 对义词汇关系组

这组词语均为第7版收录,其组员相互为对义关系。

(1)   正能量  积极健康、起正面作用的能量。

负能量  消极颓废、起负面作用的能量。

(2)   正效应  指积极的影响或效果。

负效应  指消极的影响或效果。

(3)   胜选  在选举中获胜。

败选  在选举中落选。

(4)   增持  投资者增加股票、债券等的持有量。

减持  投资者减少所持有的股票、债券等。

(5)   上架  ① 把商品摆放到货架上,指开始出售。② 图书馆、阅览室等把图书、杂志等摆放到书架上,供读者借阅。

下架  ① 把商品从货架上撤下来,指停止出售。② 图书馆、阅览室等把图书、杂志等从书架上撤下来,指停止借阅。

第7版也有与第6版词语构成相反或相对关系的,如:

(6)   领涨  领头上涨(多指价格等)。 (第6版)

领跌  (价格、指数等)领头下跌。 (第7版)

(7)   反手  ① 反过手来。② 手放到背后。 (第6版)

正手  ① 正常放置的手的姿势(对“反手而言”) ② 通常指右手。 (第7版)

此外还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入戏”与“出戏”,“外化”与“内化”,“纸媒”与“网媒”,“降职”与“晋职”等,后一词语(第7版)都是在前一词语(第6版)基础上补录,形成对立关系。

3. 类义词汇关系组

第7版增补词语与第6版原有词语共同构成词汇关系组,其组员为类义或相关义关系。如:

(1)  第6版: 看点、买点、卖点、热点

第7版: 笑点、泪点、痛点

(2)  第6版: 单口、群口、对口、多口

第7版: 清口2

(3)  第6版: 土葬、火葬、水葬、海葬、树葬、天葬、壁葬

第7版: 网葬、生态葬

(4)  第6版: 播客、博客、炫客、拼客、晒客、闪客、威客、背包客、背囊客

第7版: 创客

(5)  第6版: 主哨

第7版: 偏哨、金哨

(6)  第6版: 裸婚

第7版: 裸官、裸捐、裸退、裸考

(7)  第6版: 防爆警、海警、岗警

第7版: 协警

从上可见,《现汉》在增收词语时考虑了词汇系统的平衡性和系统性原则。

(三) 普遍性原则

《现汉》归根结底是一本供读者使用的中型工具书,鉴于读者的广泛性及中型词典体量的限制,在增收词语时必然会考虑所收词语是否具有普遍性,流行面是否广,人们能否接受,晁继周(1995)、江蓝生(2013)都曾指出普遍性原则是《现汉》收词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普遍性主要体现在该词现时的使用范围和接受程度,比如使用的地区、行业、人群、频率、认可度等,第7版新增词语的收录体现了普遍性原则。

1. 收录的新词语

第7版增收的新词语,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多为主流媒体认可,使用人数多,应用地域广的词。如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资金存储和支付功能于一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迅速得到大众的青睐。又如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提出的“中国梦”,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中国梦”一词随即在全国传播开来。再如“失联”,2014年3月8日,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航班管制中心失去联系,不久马来西亚总理宣布该飞机坠于南印度洋,这个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此前“失联”只是台湾地区的常用词,在马航事件的推动下,该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由此收入《现汉》。

2. 收录的古语词和旧有词

古语词产生时间早,但其蕴含的文化思想在今天仍具重要影响,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及与使用,各大主流媒体出现频率较高,其典雅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与接受,如“凿壁偷光”“上善若水”“满招损,谦受益”“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第7版将其收录。

旧有词比新词语产生时间早,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多,现在又被人们提起。有的旧有词涉及我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重要组织或重大事件,如“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代表”“党规”“东北抗日联军”“南京大屠杀”等,其普遍性不言而喻。还有的旧有词代表某种事物某种原因再度普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被收录,如“青蒿素”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应越南政府要求研制的一款用于抗击疟疾的新药,70年代初“青蒿素”面世,由于疗效显著,该项研究先后获得了国内外数项大奖,但并不为人们熟知,直至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青蒿素”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青蒿素”一词也随之家喻户晓,《现汉》将其收录。还有的旧有词产生了新义,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人群、行业、场合使用,流通领域扩大,使用人群扩大,使用频率提高,如“夯筑”,原为建筑学术语,夯实建造之意,如今发展出比喻义“比喻牢固地建立”,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层面;“正能量”原为物理学术语,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传递时期,各大微博盛传“点燃正能量”等文字,并附上奥运火炬的图片,由此“正能量”一炮而红,有了“积极健康、起正面作用的能量”之意,社会使用面大增,很快见录于《现汉》。

3. 收录的方言词和外来词

方言词语一般流行于方言片区,部分方言词能“脱颖而出”入驻普通话,多由于其使用频率增高,通用度扩大。如“大大”,在多数方言中指称父亲,在陕西、河南、安徽等地也可指称父亲的兄弟。2012年一个网名为“学习粉丝团”的微博不断发布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闻及照片,其中一条微博将习主席亲切地称为“习大大”,言“大大”就是陕西方言里的伯父,“习大大”的称谓随即传播开来,“大大”一词也见录于第7版。又如“跑路”,方言中指“走路”,2011年浙江温州陷入民间借贷信用危机,不少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部分企业家、老板先后逃向国外,被人们称为“跑路”,意为逃跑、出逃,隨着这种现象的增多,该词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第7版予以收录。

外来词借自外族语言,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语言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密切,《现汉》在一次次修订中增收的外来词也越来越多。被收入《现汉》的外来词往往是普通话中没有指称该事物的词语,如“比萨”,一般认为起源于意大利,1830年那不勒斯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比萨店(Pizzeria),随后比萨饼成为意大利人最喜爱的食物,被称为餐桌上的珠宝;19世纪后期由意大利人带到了美国,1905年纽约开设了第一家比萨店,“二战”后逐渐流行,被认为是仅次于汉堡包的第二大快餐食品;此后逐渐成为全球通行的食物,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人民日报》1993年2月20日有《什么是比萨饼》[5]一文,讨论该词的由来;如今国内有多家比萨专卖连锁企业,“比萨”成为人们习用美食,使用广泛,第7版将之收录。

(四) 生命力原则

一个新词语产生之后,大致有以下几种走向: 或产生之后转瞬就消失了,比如生造词;或产生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温不火”,此后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使用频率突然暴涨随后趋于稳定;或自诞生之日起使用频率就迅速趋于巅峰,一段时间后要么趋于稳定要么走向消亡。可见,一个新词语产生后其生命力的强弱体现在使用频率的高低,使用频率相当于新词语的“脉搏”。2007年以来,商务印书馆每年出版一册《汉语新词语》年编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监测新词语的发展动向,据《2011汉语新词语》(侯敏,杨尔弘 2012)统计数据表明: 2006年到2010年这5年中共产生了2976个新词语,通过国家语言资源语料库2011年度语料调查发现,这2976个新词语仅存留40%。危洋洋(2014)描述了1978年到2010年32年间新词语消退趋势,发现“最近10年来新词语的消退现象最为明显,消退的新词语占到了新词语整体比例的近70%,明显超过前22年所占的比例”。这些研究数据强有力地表明新词语的消亡是一个正常现象,且呈上升趋势。因此,能留存下来经过层层筛选进入《现汉》的新词语生命力一定是不弱的,以21世纪以来产生的新词语为例,第7版共收录113个,其中词频超过10000次的有39个,词频在1000~9999次的有50个,词频在100~999次的有17个,100次以下的有7个,[6]具体情况如下所示(X代表21世纪以来产生的新词语):

X≥10000次

八项规定    榜单      爆表      爆红       大数据     博主

点赞     电商     负面清单   供给侧    互联网+   惠民

接地气    两个一百年  零容忍    领跌     女汉子    热传

三严三实   刷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个全面   四风

贴吧     吐槽     网银     微信     吸金     吸睛

小清新    笑点     新常态    新媒体    一带一路   颜值

政治生态   中国梦    众筹     撞脸

1000次≤X≤9999次

白菜价    败选     悲催     博眼球    差评     充电宝

充电桩    创客     底线思维   顶包     工匠精神   断崖式

光盘行动   海淘     华丽转身   灰霾     拉黑     泪奔

泪崩     裸官     裸退     免单     面签     暖男

拍砖     破窗效应   清口2   善作善成   善做善成   热场

手机报    双创     躺枪     淘货     顽瘴痼疾   网媒

温水煮青蛙  文青     下套     五大发展理念  心灵鸡汤    协警

血拼2  医闹    移动电源    砸钱     中等收入陷阱  志工

众创   转帖

100次≤X≤999次

榜主    便利贴    飚红    脆败    断片 儿    翻篇 儿

精神暴力   裸捐    裸考    软暴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诿责    修昔底德陷阱   硬菜    晕菜

政采

X≤100次

摆局    断篇 儿    拈易怕难    偏哨    认助    网葬

委责

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可知: 113个词语中有39个属于超高频次,50个属于中高频次,17个属于高频次,只有7个词语词频较低,其中频次最高的是2015年产生的“互联网+”,词频达401746次,频次最低的为2010年产生的“网葬”,仅有1次。從这两个极端数据的对比可知,越是成熟稳定、越是符合大众需求的词语使用频率就越高,“互联网+”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7]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助于我国产业信息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人们创业、创新,因此词频极高。与之相反,“网葬”是一种新的纪念死者的方式[8],它的产生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但毕竟与传统悼念死者的方式不同,大众普遍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普及度不高,词频较低,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也许最终会普遍接受,所以也不能只看使用频率。[9]但总的来说,是否具有生命力是新词语进入《现汉》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 第7版新增词语的收录特点

总体上看,第7版收词的风格是稳中有进,一方面对第6版漏收的词语进行了相应补充,另一方面也增收了不少新词语,我们将其收词特点总结如下:

(一) 态度积极,收词审慎

“态度积极”是指第7版增收了新近产生的词语。对新词语产生之后需经过多长时间方可入驻《现汉》,学界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学者认为5年以上即可,有的学者认为需要20年,比较通行的观点是10年左右。《现汉》第7版出版于2016年9月,收录了8个近两年产生的词语,如2014年产生的“三严三实”“四个全面”“双创”“新常态”“一带一路”“政治生态”,2015年产生的“五大发展理念”“众创”,这些词语虽为新生事物但产生之后很快赢得了我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认可,第7版将之收录,可见在收词态度上是很积极的。

第7版还收有20多个网络词语。网络词语是网民们交流时用到的言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稳定性,甚或低俗性,因而产生快、消亡也快。然而第7版经过严格筛选、认真审核,所选收的网络词语不仅通用度高、普及度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现代汉语词语的丰富性。如“逆袭”,与之相近的原有词有“反败为胜”等:

逆袭    在逆境中成功反击,也泛指扭转不利的局面。 (第7版)

反败为胜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第7版)

又如“吐槽”,与之相近的有“埋怨”:

吐槽    指发表不满的言论和意见。 (第7版)

埋怨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第6版)

再如“拍砖”,与之相近的有“反对”等:

拍砖    指在网络上发表否定或批评意见。 (第7版)

反对    提出否定的意见;不赞成;不同意。 (第6版)

对比可知,在“逆袭”“吐槽”“拍砖”产生之前,现代汉语词汇中已有与之相近的表达,但这几个网络词语更符合现代人追新求异的心理,更能满足使用者的表达需求,将其收录于《现汉》,可见第7版态度积极。

“收词审慎”是指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词语,《现汉》并没有全盘皆收。如第7版收录了“学霸”“暖男”“女汉子”等指人名词,从系统性和平衡性原则看,似乎也可以收录与之基本对应的“学渣”“渣男”和“娘炮”,但第7版并未收录,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词义发展的不平衡所致,后一组词语自身发展相对滞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前一组的频率更高。第二,生命力强度不同,前一组词语的词频分别为9942次、7069次和10848次[10],后一组词频分别是1020次、1367次和519次,可见前一组词语生命力更强,通用度更高。第三,江蓝生在(2013)曾谈到拒收“剩男”“剩女”原因,“它们的具体含义还不是很清楚,同时又兼具不恭之意”;与此相似,后一组词语的有关界定还不是很清晰,网民们仅以学习能力的强弱把人分为“学神”“学霸”“学弱”“学渣”四个等级,“学霸”是旧有词,出现时间早,词义比较稳定,“学神”“学弱”和“学渣”是在“学霸”的新义上衍生出来的,在指代对象上并不很清楚,其词义演变途径也有待考究。“渣男”指“自我感觉极好、极度自私、擅长索取、不负责任,以玩弄别人感情为乐的男人”,[11]何种程度可算“渣男”,与“坏男人”区别何在,尚待进一步考察。“娘炮”明显带有不恭之意,出自台湾地区一部偶像剧《别叫我软柿子》,指男人表情、动作女性化。男人女性化到什么程度方可称为“娘炮”,与《现汉》已收录的“娘娘腔”有区别吗,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后一组词语未来走向如何尚不能确定,暂时不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 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兼收并蓄”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第7版新增词语数量虽不大,涉及领域却很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生活、体育、交通、互联网、环境等,尤以社会生活类词语居多,占此次新增词语的“半壁江山”,政治领域的词语居第二位,互联网类、经济类、文化艺术类紧随其后,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今社会发展的活跃点及人们的关注点。二是指第7版不仅收录了具有“正能量”的词语,如倡导社会和谐的“大爱”(博大无私的爱),推崇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倡化戰争为和平的“铸剑为犁”等;同时也收录了一些反映社会不良现象与风气的词语,如反映畸形医患关系的“医闹”,它是指当事人或第三人利用医疗纠纷到医院闹事,给医院制造负面影响,企图向医院索要高额赔偿。随着这种违法行为的愈演愈烈,“医闹”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又如“裸官”,是“裸体官员”的简称,它首先出现在国家公务员周蓬安的博文《还有多少贪官在“裸体做官”?》中,指那些“配偶和子女都移居国外或境外的官员”,从字面看该词似乎没多大问题,但当它与“腐败”联系在一起时,问题就出现了,是指那些将老婆孩子移居国外或境外,同时将贪得的钱财一并转移出去的贪官,该行为使国家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为揭示这些不法现象,第7版将其收录。

“与时俱进”是指《现汉》问世以后多次修订,不断增新删旧,更正疏漏,意在响应吕叔湘先生号召的“跟上时代”。如第7版吸收了国家的大政方针、思想政策,收录“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中国梦”“八项规定”“五大发展理念”等词语;吸收了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收录遍地开花的“广场舞”、方便快捷的“手机报”、得益于快递业发展的“海淘”等词;吸收了新时代的生活观念,收录了人们更加关注的“颜值”“食品安全”,社会是否充满“大爱”“正能量”,环境中是否有“雾霾”“尘霾”等,这些词语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反映了时代发展。

三、  余论

《现汉》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每次修订都日臻完善,但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难免有个别尚待完善之处。第7版也存在宜收而未收、不宜收而收、习非成是词语收录争议等问题。

如: 《现汉》收录有很多同素异序词,“宦官”和“官宦”、“故事”和“事故”、“质变”和“变质”、“积累”和“累积”等;“党政”与“政党”为同素异序词,“党政”即“党和政府”,联合结构,“政党”即“代表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实现其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偏正结构。第7版已收“政党”,未收“党政”,“党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其词频高达112211次,从系统性原则出发建议收录。

又如: 第7版收有“玃猱”“蠼猱”“猱玃”,这三个词语皆指古书上所说的一种猴子,过于偏僻,现代汉语中很少用到,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浪网、光明网等网站目前尚未发现用例,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亦未发现用例,在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中共找到6例,其中“玃猱”1次,“蠼猱”4次,“猱玃”1次,可见并不常用;此外,《现汉》将“玃”和“猱”都立了单字条目,并做了相关注释,因此这三个双音节词似可不收。

再如:“七月流火”原指农历七月火星自西而下,天气由热逐渐转凉,后因误用、习用而产生新义“形容天气炎热”;“首当其冲”本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时候只体现该词第一个字“首”(首先)的意义。“七月流火”在人民网的词频是264次,“首当其冲”的词频是19693次(原有义的用例并不占优势),第7版既然收录了“七月流火”的新义,是否也可以考虑收录“首当其冲”的新义;而类似这种被全民误用、产生了约定俗成新义的词语还有很多,如《现汉》已收录的“空穴来风”“奇文共赏”“美轮美奂”,以及未收录的“久假不归”“求全责备”“差强人意”“望其项背”“明日黄花”“万人空巷”“侧目而视”“炙手可热”“罪不容诛”“登堂入室”等,那么视现代汉语规范化为己任的《现汉》是坚持收录该词的原义以引导人们正确使用该词(尤其是成语),还是将错就错兼收新旧义,这个问题尚须谨慎对待,认真研究。

总之,《现汉》第7版修订幅度虽小,但守正拓新,与时共进,迅速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的语言状况,其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毋庸置疑,仍是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部高标准的工具书。

附 注

[1] http:∥www.gov.cn/xinwen/2017 01/16/content_5160213.htm,2017 01 16。

[2] 词频来自人民网,截至2017年1月20日。

[3] 一致性原则指人们在同音字中选择字面意义与其原型意义一致或比较接近的字作为音译外来词对译字;简单性原则指选择笔画少且使用频率高的字作为音译外来词的对译形式。(参周有斌 2009)

[4] 第7版还有一个方言词,“大大( dà·dɑ ): ① 伯父。② 尊称年长的男子(一般指年纪大于父亲的)。”但未标注是方言词。参见《汉语大词典》:“大大,方言。称父亲。”

[5] 《人民日报》1993年2月20日《什么是比萨饼》:“比萨饼是怎么来的呢?由此想象,也许比萨饼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意大利以‘比萨斜塔闻名于世的比萨城。在比萨饼的历史上,曾有几位电影明星和歌星因喜好比萨饼而传有佳话,他们也为比萨饼帮了不少忙,使比萨饼很快风行。”关于比萨饼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暂无定论。

[6] 统计数据来自人民网,截至2017年2月22日。

[7] 《现汉》第7版“互联网+”释义为:“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8] 《现汉》第7版,“网葬”释义为:“一种在网络上哀悼纪念死者的方式,为死者建立专门的网页,由亲友等举行悼念仪式,寄托哀思。”

[9] 许多网络詈骂词使用频率极高,《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调查表明部分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千万次以上,极个别词语达到亿次以上,这些词虽然拥有极高的使用频率,但其自身的低俗性使之难登大雅之堂。

[10] 统计数据来自人民网,截至2017年2月28日。

[1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

参考文献

1. 晁继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述略.语文建设,1995(2).

2. 侯敏,杨尔弘主编.2011汉语新词语.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2: 2.

3. 江蓝生.守正拓新、与时共进——《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述略.秘书工作,2012(10): 51.

4. 江蓝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概述.辞书研究,2013(2): 2.

5.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2—2015),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2—2015年.

6.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6: 186.

7. 王楠.词汇关系组与词典收词.语文研究,2015(3): 55.

8. 危洋洋.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0.

9. 仲崇山.守正拓新,与时共进——《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评价,汉字文化,2012(5): 88.

10. 中国社會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7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2,2016.

11. 周有斌.制约音译外来词形式选择的原则.语言研究,2009(3): 103-104.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词语研究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