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索途径

2019-06-06 06:05乔太线
课外语文·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

乔太线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甚嚣尘上,教育理念在不断升级,现代教育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越来越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阅读理解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课堂活动模式,是充分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一种方式,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使语文阅读理解和语文教学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教学手段创新,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本文立足于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索途径这一课题展开讨论,为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阅读是学生感知世界,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我人格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素质教育的范畴内,阅读理解作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构建起学生完整的课外知识体系、提升學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等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迎合现代教育思潮,充分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发和应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

一、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探索现状

(一)对阅读教学不重视

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尽管阅读理解属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语文阅读理解实践环节薄弱,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力度不够。现代的语文课堂没有把语文阅读理解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来看待,阅读理解的课堂设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由此,初中生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阅读习惯,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和动力。由于阅读量少,阅读面狭窄,因此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阅读理解题目很难应付,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

(二)阅读内容和学生发展需求脱节

众所周知,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活动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通过自主学习的渠道获取知识,以此来达到良好的效果和目的,使学习质量不断提升,但是结合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定位不足,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内容不到位,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被压缩,从而严重制约了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设计中,在关注教学行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忽视了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往往迎合了应试考试的要求,教学设计不能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无法被构建,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无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把关注的焦点聚集于学生课堂中的阅读表现,乃至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思想缺位。

(三)忽视经典作品的阅读

众所周知,经典作品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阶段,经典作品走向学生的阅读视野至关重要。由于现代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单一机械,教师以讲授课本知识为内容,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有效融入经典,导致了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造成无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局面。加上学生课业负担重,语文教学把关注的焦点聚焦于做题和考试,忽视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渗透,致使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机会较少,供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数量有限,这些综合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较为匮乏。这种教学现状应该彻底改观,才可以迎合教育改革潮流的发展形势,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索途径

阅读习惯应该伴随着人的一生,好的阅读行为可以启迪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提炼人的情感,在初中生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样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之于阅读的形象表述是:阅读是思维模式开启的风帆。”针对现代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中的种种不足,应该引入现代新型教学手段,丰富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内容,从多方面入手,找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索途径。

(一)实现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既要从宏观方面整体把握课文脉络,又要从局部入手展开讨论,使二者和谐统一,共促阅读教学的发展。

如在课文《童年的朋友》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把整体和局部统一起来,可以分别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于智慧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到教材背景中去,从宏观方面认识课文的写作目的、写作主题。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出重点段落让学生分析。比如:我们童年的朋友都是谁?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朋友都局限在同龄人的范畴之内,作者为何把长辈称为童年的朋友?这个题目有歧义没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分析,并且在教师对课文本文讲解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课文的思想内涵。再次,针对课文当中的关键性段落,要让学生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升华和提炼课文的思想内涵。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整体和局部的有效统一,以此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布置适量的阅读内容

由于初中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升学效率,教师不能迎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不注重教学的实际情况,语文阅读量太大,阅读内容过于宽泛,不能有效抓住重点,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佳,无法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学习压力大,学习能力低下,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这样的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应该调整教学策略,压缩阅读空间,释放学生课业压力,在语文教学中顺势加入阅读理解元素。如在《社戏》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这个本位,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视角切入课文的阅读主题,这样有利于拉近学生和课文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深入开展和实施。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穿插阅读范文,如学习了鲁迅的《社戏》之后,可以选择现代作家作品,如郭沫若、徐志摩、巴金等人的作品,供学生阅读和思考,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再次,教师要根据阅读侧重点布置适当的阅读作业,充分重视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切忌脱离实际、空洞无物、数量繁多的阅读内容的设计。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可以知道,阅读内容融入课堂设计的环节,应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选择适当、适量的阅读内容,可以缓解应试教学带来的压力,释放学生的阅读空间,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为语文教学的和谐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三)贯穿信息技术手段的阅读活动

迄今为止,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语文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融入,为丰富语文教学现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提升了阅读教学质量,并且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在《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的阅读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诗句的文字背景和背景音乐,在此基础上引入关于中秋的古今中外诗词,在特效文字的赏析和阅读中,对这些诗词进行配乐演奏处理,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表达出来,有助于强化阅读效果,在形象的文字背景和音乐元素中,丰富学生的阅读空间和创造力,提炼学生对诗词的情感。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的空间,为阅读教学的飞跃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众所周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水乳交融,相互砥砺,互相促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起来的模式会为阅读理解过程增色,构建起学生丰富的语文学识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研读,如有关季节描写的课文《晚秋的狂野》《草原之冬》等的閱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出语句凝练、色彩鲜活、情节生动的段落使学生背诵,之后专门设置仿写活动,要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行仿写。读写结合的活动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掌握更加深刻到位。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凭借所学教材中的课文来选择与之相宜的作文主题,让学生展开创造力去写作,这种阅读和写作相互糅合的方式和手段,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构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五)基于生活积累的阅读实践

毋庸置疑,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筛选和提炼的经典作品,其创作源头来源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应该提炼教材的深刻意蕴和内涵,和实际生活相互联系。把教材文本生活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文本感知能力。

如在朱自清的《背影》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慕课生活情境导入的方法,来介绍课文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心目中的父亲的形象是什么样子呢?父亲的背影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呢?你如何利用文字来描述父亲的背影?通过代入感的生活化教学设计,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所进行的思考和认知,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知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本文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今后全面透彻地认识和分析文学作品铺好道路,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方法甚嚣尘上,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与日俱增,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教学技术手段的指引,构建起语文分析能力和思维观念,使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活动中提升阅读理解水平,就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陶锦亚.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小结的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1).

[2]刘莉.论初中语文阅读教育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3]郭春蕾.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