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校本作文的积累运用

2019-06-06 06:05徐世雄
课外语文·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积累校本运用

徐世雄

【摘要】不论优秀习作还是劣质习作,但凡带点“典型”的,学生可能一生铭记,并持续对自己写作产生巨大影响,直至语文学习,教师也应铭记积累这些范例资源丰富、优化作文指导实践。

【关键词】校本;作文;积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每一次习作的成功和习作能力的提升都是建立在实践者经验的认可和获得之上的,所以,优、劣质的习作都是成功之母。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应正确看待优、劣质习作的积累运用问题。

一、粗劣作文的充分运用

粗劣习作给习作者警示习作问题的所在、形式,进而杜绝同类问题的出现,提升习作能力水平。

农村初中生写作中,用语往往空洞重复,如“真的很有趣”“真的很爱我”等等慢支可寻,可是读者怎么努力也“闻”不出“趣”“爱”在哪里?

(一)粗劣习作的常见问题

(1)错别字和标点不当,书写潦草;(2)词语搭配不当、用错;(3)句子不完整,重复啰唆;(4)句子前后矛盾;(5)段落间内容不相关;(6)内容与标题不相关;(7)内容不真实、不具体、无情感;(8)事物认知不明,印象不深;(9)表述思路不清,意思不明;(10)胡编乱造,照抄凑数。

(二)粗劣习作运用中注意的问题

自上而下语文测试批阅中,只要写了作文就打80%的评分值,于是教学生背背抄抄就完事,学生已经养成抄袭完任务等不良习作习惯。初中语文教师要更多地注意培养生生互阅、互评和自主阅读、修改的良好习惯。习作反面范例对于学生的习作实践又有很大的警示作用——时时警告学生这样的习作不行!这样写习作不行!

积累运用粗劣习作,注意选择存在多种常见问题的典型范例,也可以选择一些粗劣习作片段经常性地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实践中阅读感知,这样在写作实践中对于写作常见问题起到警钟长鸣的效果。

特别注意纯粹就习作本身来分析具体的写作问题,来指明怎样做才能使习作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自己心声,切忌借此对学生能力、才智做定性评价——太差!弱智!等等,更要防止其他学生的嘲笑、歧视、侮辱等行为的产生和蔓延,杜绝因此带给粗劣习作者的负面影响。

二、优秀习作的深度运用

农村初中作文指导者往往对于优秀习作见而不用,用而不尽其优,致使优秀习作资源白白浪费。笔者认为在农村初中生优秀习作的深度运用问题上,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益处:

(一)习作范例资源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提升习作兴趣

为了凸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的校本、生本特征,让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有效指导学生的作文实践,破解学生作文老大难问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应该高度重视校本优秀习作的积累和深度运用。

1.校本、生本作文选更具有适应性

农村学生中不乏自购的《×××初中优秀习作选》,虽是同龄人,可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使那些远道而来的优秀习作中所传递的认知情感,难以和生活层次有巨大落差的农村初中生的情感认知相碰撞、相共鸣。基于农村初中校本的作文生成资源中,学生能体会到同龄、同地域、同生活条件下的真情实感,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环境、认知基础和成长需求。指导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这些接地气的优秀习作范文,进而去实践写作,去感悟、共享认知,这相比外来的习作范例学习可能更有效。

2.校本、生本优秀习作,可以实现学生对习作范本兴趣的最大化

校本、生本优秀习作是同一地域、同一年龄段孩子们成长的心声,离地区学生最近。所以作为习作指导者,语文教师、教研组没有理由舍近求远,增加自然阻力,消减对反映心声的习作实践兴趣。

(二)填补优秀习作课程资源的空白

传统习作训练在习作主题范围和量上都有局限,周记、日记等写作练习,缺乏有效的指导。远在万里的“优秀作文选”应急不了农村习作难的短板!教师又缺乏学生范文积累——校本生成的优秀资源,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再利用,校本习作的积累与运用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校本习作范文的积累与运用必须在学校支撑和语文教研组的统一规劃下,全体语文教师必须共同参与完成积累编辑工作。

三、优秀习作评讲范例

(一)优秀习作例文

梦   想

杨晶晶

我也不确定,我什么时候有了这样一个梦想。

去年的时候,我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看着场上的所有人,皆被其才学所震撼!即使是主持人也会信手拈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类的经典诗句。不由得,我想到了我国的诗歌文明。

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在万千国度中,很少有如我国人民一样能够创数千年的广阔的诗海,也很少有一个国度像我国一样,以至于一些牙牙学语的孩童也能说几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无论是秦王扫六合之后的“焚书坑儒”,还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都未阻断我国广大百姓对诗歌的喜爱、创作和追求。现如今,诗歌已成为我国文明的象征。

以前,我以为诗歌只是一种文字游戏,只要字数相对,语句通顺即可;后来,我渐渐明白它是一种文体,但当我了解到诗歌的更深处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肤浅、无知,甚至可笑。诗歌是一种文体,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异常高尚的存在。无论是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花依”,还是未知之人所写的“他年我苦为青帝,报于桃花一处开”都是我所不懂的存在。一句话,第一次读,有一层启示,第二次,依旧深不可测。当我被中华五千年的诗歌文明震撼到之后,我从未写过诗,虽然现在写,比之前所写的好得多,但在中华民族的诗歌中连小巫见大巫都做不到。

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一个选手名叫马博文,我记得他说过“腹有诗气才自华”,也不知定是引用了那位是人的诗句,我就觉得是他说的一样。

李白有“直挂云帆”的雄心壮志,范仲淹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而我只是一介布衣,比不上他们,但有一日“他年虽不为青帝,报于桃花一处开”总是可以的。

注:“昔我往矣”出自 《诗经·小雅·采薇》。

(二)优秀习作《梦想》评讲(张世伟)

习作《梦想》(杨晶晶)可称得上很不错的散文。开头直接点题又留给人悬念。不确定具体时间,但确定“有了这样一个梦想”。 接下来每一自然段层层深入,自然衔接。“梦想”“《中国诗词大会》”与“我”贯穿全文,似乎有凌乱之感,其实非常紧凑,文中所提诗句一脉相承,都是诗人人生梦想的诗意表达,以至到结尾处“他年虽不为青帝……总是可以的”,统一到习作中心——人生应有梦想,做到了形散神聚,表现了较高的自信。习作文风粗豪、含蕴、虚心并重。

“报于桃花一处开”语出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菊花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却待遇各异,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想象有朝一日自己做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做命运的主人,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和宏伟抱负。“我若为青帝”,可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取而代之的形象化表述,也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这是同时代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唐末诗人林宽:“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小作者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不为青帝,也要从东篱下、秋天里开到百花园中,争奇斗艳。黄巢欲顶层安排“布衣”命运,作者将为在春天里而自我奋斗,梦想跃然纸上,同为大梦春天,异曲同工。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农村初中校本作文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2630)研究成果。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积累校本运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