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19-06-06 06:05陈红
课外语文·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学

陈红

【摘要】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那么在文化的渗透上,我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多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为主导,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掌握课程体系,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并且了解祖国的文化,同时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罗素曾经说过,“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精髓之一,它代表的是一种思想品德的深入,与此同时,也从艺术、语言、人文、思想、传统精神等多个角度拓展中国的汉语知识,让文化的发展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同时对于我们初中教学而言也是非常深刻与严肃的存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价值

一般提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总是会跟历史、人文、地理和一些民俗结合在一起,但是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它可以变成真正的知识,并且以德行教育、知识灌输等多个方向去投入到我们的课堂里,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价值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一)传统文化的融入

其实我们可以在不少语文课程内容当中发现大量的传统元素,比如说古代诗词、戏剧文化、传统文化国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习俗等等。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学的每一个字其实都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所以它的重要价值就是表现在知识的丰富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对古代文学知识点的统筹和在语文教学当中进行讲解,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视野与知识储备量。

(二)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点也体现在它的艺术表现力和阅读方面,比如说一些优美的诗词、戏剧,还有一些赞叹古代文化的篇章等。这些优秀的作品时刻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与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当我们用生动的语言,还有充沛的感情去阅读文章时,就更能够感受文章的意思,体会语文课的精髓。

(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笔者一直认为最能够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就是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可以在一些著名的诗词中,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的创作当中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思想,而《论语》《中庸》《大学》这些著作最能够代表中国精神。此外,还有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守护国家的爱国情怀,都可以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上,我认为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极好的教育。

(四)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学创作能力

我认为传统文化在教学上最大的应用还体现在一些文学作品创作上。比如作文、诗歌和我们熟悉的一些应用文等,所以我们在培养初中生语文课堂兴趣的时候,一定要以文学作品为主,也就是让他们在自己的作文当中体现传统文化,或者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去塑造作文当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这些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与创新的地方。比如现在的学生喜欢自己去创作一些诗词歌赋,或者去探索古代文学的奥秘,这些教学点都可以投入到语文教学的应用当中。

(五)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入

对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我认为传统文化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在孔子、庄子和孟子的那些古人传记当中,去感受到他们高尚的情操与道德,解决问题的智慧,其实这就是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思想文化不是墨守成规不去进步,而是我们祖先最优秀与光辉的地方。我认为在这方面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让初中生去真正接受自己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普遍丧失的现阶段,当西方文化过度强硬地进入到我国时,我们更应该让初中生懂得自己国家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文化的真正   意義。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应用在语文教学当中

(一)引入丰富多彩的传统元素

我认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加注重其语文教学的实际性,对于初中生来说,我更喜欢用一些生动的语言,以及古代经典故事带领他们进入到一个传统的境界当中。比如我经常会告诉学生什么是传统文化,它不是简单的语言概述,而是从精彩的创作当中去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比如我寻找到从西周到唐朝各个时期的服饰图片,让学生去描绘每个朝代服饰穿着的礼节与意义。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去提炼其中的精髓,来增加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动力,比如传统故事“大禹治水”“ 陈蕃立志”,都是很好的古代文学经典,把这些运用到每节课当中来丰富我们的课程,我们也可以先让学生去阅读古代的诗词歌赋,然后以课堂提问的模式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等,或者老师出一个活动主题,如:“你最喜欢的古代诗人是谁?为什么喜欢这位诗人?”然后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涵,也可以增加课堂趣味,让学生之间展开辩论,互相交换看法,让一节课生动有趣的展开。

(二)运用优美绚丽古代诗词培养学生兴趣

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我发现其实古代的一些美好诗词尤其能够激发到我们每位同学的兴趣点。比如说他们对文学的一种感受,我经常带领学生去阅读一些诸如《桃花源记》《论语》这样的课外古文,因为《桃花源记》里面的诗词非常的生动有趣而且语句极其优美,古代人的思想观念与他们对事物的想象能力与对文学的领悟能力非常高,当我们去阅读这些作品时,也能够深刻的投入其中,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真正与文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学生会直接感受到它的艺术情感与故事情节,而《论语》又是弘扬传统精神的经典。所以古代的这种文学资源,其实更具备艺术鉴赏能力,并且容易吸引我们初中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去了解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这样也提升了大家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语文课外运用传统元素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以传统元素为主题,其实可以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有趣活动,比如说在语文课外组织学生猜灯谜、写对联,学生自己创作古诗、文言文,或者举办一些与古代文化有关的演讲比赛等,这些都是传统元素当中很吸引大家的地方。我曾经组织过学生一起去寻找古代人的传统文化节日,比如中秋、腊八、端午、冬至等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或是一些民俗习惯与故事等,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去寻找资料或者根据题材撰写优美的文章参加评比,也可以针对我们古代历史当中的一些人物,去进行演讲式的描述,这些都是我在作文题目和活动任务当中经常会拟定的内容。运用传统元素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一些语文课活泼生动起来,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把古代的元素带入到生活当中,重新去体会古人的文化,与此同时也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真正了解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三、结语

总的来说,想要丰富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是我们课内外授课当中非常必备的元素,通过传统文化提升每位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古代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得到提升,充分寻找传统文化的课程解析点,把这些精彩的内容带入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阅读照亮梦想》编委会.阅读照亮梦想[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

[2]郭继承.文化的传承与弘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3]张贵平.从图画书到大部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4]陈伟.构建生命课堂[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5] 段宗平.经典诵读读本[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