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式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6-07 15:06周格格魏曼莹冯至纯田豆仇艺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融资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因素

周格格 魏曼莹 冯至纯 田豆 仇艺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三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规模和结构,研究其融资方式,比较其间的差异,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本文通过新视野的研究,为促进三地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式;影响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以优势互补、区域一体为原则,沟通协作,互利共赢,已发展成我国最瞩目的经济圈之一。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集合三地不同的地理、产业结构、发展政策优势,发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作用,有效弥补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展速度相差较大的缺陷。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对于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发展战略、经济作用以及政策方面,在融资方式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对京津冀七大战略性产业的融资方式进行研究、总结,发现其差异并寻找原因。

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七大类: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通常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目前,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式的角度来看,主要分为国家资金支持和资本市场融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基金、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利用外资、风险投资和其他资金。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每类产业的企业2017年年报中的财务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分析,对京津冀地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方式进行研究。

二、京津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差异分析

(一)节能环保行业

节能环保企业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借款。以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天津滨海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根据数据可知两家公司债务资金总额远高于股本总额。此外,还与其大股东签订合约,在原借款额度的基础上增加借款,本次关联借款实际发生额为4.5亿。

(二)新一代信息产业

以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鑫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数据得出紫光股份债权融资远远高于股权融资金额,而天津鑫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金额却较低。从年报中可以得知,天津鑫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收到共约1.5亿元的政府补助及发展基金,计入在财务报表的其他收益中,这也是其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生物产业

以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两家企业股权融资占比重均远远高于债权融资,且两家企业2017年均无短期借款。从年报中可以看出该企业拥有多家境内外大股东投资参股,成为其主要资金来源。

(四)新能源行业

以新能源行業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可以看出新能源行业对融资的需求额巨大,且债权融资数额大幅度高于股权融资,筹资能力非常之强。

(五)新能源汽车行业

京津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较晚,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债务筹资金额高于股权筹资,且两家企业均无其他应付款。

(六)高端装备制造业

以唐山冀东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根据其年报数据可知,其资金来源中股权筹资所得高于债权筹资所得。

(七)新材料行业

以沧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根据其年报数据可知,两家企业的资金来源是股权融资高于债权融资。

三、影响京津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差异因素分析

根据选择的七大行业中的样本企业进行初步总结,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债权融资金额高于股权融资金额,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行业更依赖于股权融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尚未完善,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相比于传统行业,新兴产业对于技术创新的要求很高,面临的风险和威胁也较大,因此其在资本市场上扩张难度较大。甚至很大一部分企业规模小,力量薄弱,不能达到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筹资的条件,因此大部分新兴产业企业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以及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方式。京津冀地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发展水平较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高,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吸引力社会各界的目光,因此生物信息产业在三地都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趋势,吸引新投资者加入的能力较强。

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间接融资一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包括短期借款和航空公司借款。主要方法是从银行借款和从相关公司借款,其中银行借款占主导地位。从产业来看,几乎所有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企业都采用了直接融资的方式,且其中国有法人的股份占据了大部分,而社会资本较少。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而在新材料产业中,各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比重较高。

四、总结: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造成京津冀不同产业融资方式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性质、企业所处阶段以及融资成本。若属于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那得到国家支持的资金就会占很大比例。同时,产业所处阶段对其融资方式也有很大影响,若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则通常会选择自我融资或者尝试得到风险投资;待发展成熟后,一般会选择向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进行融资。融资成本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于资金困难的企业,在起步时,一般会选择融资成本较低的债权性投资,而不是融资成本较高的股权性投资。

参考文献:

[1] 胡吉亚.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6):95-100.

猜你喜欢
融资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因素
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