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中的难点分析

2019-06-09 10:24李萌
大经贸 2019年4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前 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区域贫困到基本解决贫困的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较1978年,我国贫困人口減少了6.7亿人,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数据显示,到2018年我国农村仍有3731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

一、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指导

2013年习总书记在湘西进行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后习总书记又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示: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社会保障来兜底。尤其要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将当前扶贫工作中的难点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扶贫任务紧迫,精准脱贫认定有难度。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深度贫困地区也要实现这个目标。现在,距离2020年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有一年多的时间,精准扶贫任务十分紧迫。符合条件脱贫的贫困户的精准识别认定上仍存在一定的难度,贫困户脱贫率低。

(二)贫困户自身的局限性和客观因素导致扶贫攻坚工作难度加大。多数深度贫困地区思想传统守旧。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依赖心理。在扶贫驻村小组入户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贫困户对贫困身份不忧反喜的奇怪现象。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扶贫措施粗放导致。扶贫工作中,扶贫干部多以实物援助或资金援助为主,导致部分贫困户“坐、等、靠、要”思想严重,与中央“扶智、扶志”初衷背道而驰。

(三)精准扶贫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精准扶贫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在扶贫工作中也比较突出。例如,拥有资源多的帮扶单位或帮扶人能为与其结对的贫困村或贫困户提供较好的帮扶资源,而资源稀少的帮扶单位或帮扶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帮助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却困难重重。因此出现一些贫困地区,由主要领导挂点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较多,而一些非主要领导挂点的贫困村扶贫资金投入则远远不够的现象。

四、扶贫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精准扶贫工作也需“对症下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充分结合地域特点,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

(一)提升精准识别准确率、动态识别贫困户。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需要严格规范精准识别程序,采取上下相结合的识别方法,确保贫困识别过程公平、公正、公开,要把扶贫对象、贫困底数、贫困状况、贫困成因摸清。精确计算家庭收人,实时掌握贫困人口信息,严格扶贫档案管理,动态掌握贫困信息,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靠、有效。还可利用政府扶贫公共信息平台,对贫困户的扶贫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给予科学管理和分析,帮助贫苦户开源节流,早日甩掉贫困帽。

(二)积极引导农村加强正能量、健康的民风建设。一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多样化形式加强乡风民俗与、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国家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鼓励有条件、有潜力的贫困农户积极发展项目,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突出宣传贫困不是永久的概念,通过宣传农村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用事实引导贫困户增强创业致富的信心。通过走访挖掘贫苦户的个人长处,鼓励性地扶持帮扶资金,使其身有一技之长,生计不成问题。

(三)建立综合性扶贫体系,堵塞利用贫困身份骗取国家扶贫资金的行为。联合医疗卫生部门、银行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等机构对扶贫资金进行统筹筹措。按照 “两不愁和三保障”的要求,不仅要对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予以保障,同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以及生态环境等的改善力度,确保特困家庭子女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同时按照“授之以渔”的原则,对贫困人口综合能力进行强化。一要加强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当地民众开设手工艺品加工、果树种植培育以及畜牧兽医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保证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二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三要建立起扶贫工作风险防控预警体系。不仅要对各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管,而且要对扶贫产业项目的风险系数进行客观评价,力争选项科学,避免扶贫资金受到损失。

结 语

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需要统筹兼顾各种问题。帮扶干部不仅要认真梳理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实绩,做到事事清楚,不打糊涂战。对于一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更要及时进行总结和交流。同时要坚持知错就改,对于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不断查漏补缺加以改正。

作者简介:李萌、女、政工师、本科学历、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市政公用局、邮编:712000,研究方向:社会学民生研究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