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自然

2019-06-10 09:19邱璐
速读·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节小说

邱璐

◆摘  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冯梦龙编撰的以男女恋爱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中最成功的一篇。小说的内容并不复杂,从开头李甲与十娘两情相悦到高潮十娘携宝箱跳江,冯梦龙以其过人的洞察力及出色的文学技巧将情节安排得引人入胜,使十娘的死不显得突兀。我们可以围绕着小说主人公杜十娘,尝试探析小说发展至高潮的原因。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小说;情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著名作品,收录在其纂辑的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小说以细腻的笔调塑造出不甘堕落、对爱情充满向往、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杜十娘,成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不朽的篇章。小说故事并不复杂,写的是明代京城名妓杜十娘立志从良,但所托非人,被所钟爱的庸懦书生李甲出卖,心寒意冷,毅然跳江的故事。但作者冯梦龙巧于谋篇布局,故事发展自然合理,使读者们忍不住为十娘扼腕。

一、开端——十娘有心欲从良

冯梦龙在初次描写十娘时叹“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柳中”,卓文君是美貌与才华并存的女子,樊素则是白居易家中的歌姬,“可怜”、“无暇玉”和“误落”等都体现了十娘出众的条件,暗示十娘与普通烟尘女子的区别。但她们的区别不仅在于外貌身姿,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十娘虽是烟尘女子,但她并不自甘堕落。她立志从良已久,在没有遇到李甲之前,就已有从良之心,为此积极攒集百宝。小说中十娘表面看似是想要摆脱老鸨的操控,但究其原因是她厌倦了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的妓女生活,渴望拥有与正常人一样单纯美好的爱情,而不是以金钱为纽带建立的烟尘之恋。因此,她在见过无数虚伪的王孙贵族后,遇见看似“忠厚志诚”的李甲时,就把自己的从良之志托付在了他的身上。

二、发展——十娘有意隐瞒百宝箱

小说中十娘久有从良之志,早已为赎身筹备了足够的资金。但关于百宝箱的存在,十娘从未向李甲透露,一方面想要考验李甲的真心,一方面不想让两人的爱情沾上金钱的气息,她渴望彼此珍重的情感。

(一)两次考验

十娘对李甲的考验共有两次。第一次在十娘与老鸨商定十天之内凑齐三百两银子后的第一天,十娘没有马上拿出私蓄,而是要求李甲向京城的亲戚借贷,她说:“郎君游资虽罄,然都中岂无亲友可以借贷?”李甲欣然答应,让十娘“不须分付”,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考虑到京中亲戚知道自己迷恋行院,故以筹备归家路费的理由借钱,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常言道:“说着钱,便无缘。”李甲奔波六天,未从亲戚处借得一分钱,也因此不敢回家,还遭到柳遇春所说“烟花逐客之计”的质疑。不过即便如此,他因“心中割舍不下”十娘,继续“东央西告”。

紧接着,李甲迎来十娘的第二次考验。三日不见李甲,焦急的十娘让小厮寻他,并把藏在絮褥里的一百五十两银子交给他,让他去筹备剩下的一百五十两。柳遇春为此大受感动,言:“此妇真有心人也。”最终,李甲在柳遇春的帮助下凑齐了剩下的一百五十两银子,完成与鸨母的十日之约,将十娘从火坑中救了出来。经过这两次考验,虽然李甲贫困懦弱,但十娘已深信他对自己的真情,彻底将自己托付于他。

(二)摒弃烟尘之恋

小说中百宝箱的多次出现都显得神秘莫测,十娘也似乎有意遮掩它。百宝箱正式出场是在十娘夫妇出游之前,十娘托谢月朗与自己演了一出戏,将百宝箱包装成众姐妹的临别赠礼。小说形容它“封锁甚固,正不知装的什么东西在里面”,而“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当百宝箱作为众姐妹的赠礼被十娘携带在身边后,十娘能够自然地在李甲面前拿出、打开。虽然如此,她仍旧避免向李甲展示,拿出要用的银子后,“仍将箱子下锁,亦不言箱中更有何物”,只说足以“佐吾夫妻山水之费”。杜十娘这样精心的安排和有意的回避源于她对爱情的用心呵护,她忌讳青楼里用金钱来维持的关系,要的是与情人“一生一世一双人”。此外,她不想李甲因此而感到内疚或自卑,她要让李甲明白,她看重的是彼此的真情而不是金钱,即使他身无分文,她也愿意和他在一起。

三、高潮——十娘之死

杜十娘从小说开头至被李甲背叛前,一直都是安静温柔的性子,仿佛事情的一切发展变化都在她的掌握之中。老鸨的贪财算计、李布政的盛怒、自己的秃髻旧衫甚至是李甲的软懦无能都没能击倒杜十娘,而李甲对爱情的背叛瞬间点燃了她的愤怒,把她推向死亡。當李甲畏畏缩缩地说出自己与孙富的交易时,十娘首先有了一个“大惊”的动作,接着是“冷笑”道:“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第二天,盛装打扮的她更是对着李甲与孙富二人破口大骂,抱着百宝箱,做出跃入江心的极端行为。

故事情节发展至此,结合十娘的从良夙愿以及她对百宝箱的精心安排,十娘的死并不突兀。杜十娘在跳江之前先骂孙富“我与李郎备尝艰苦,不是容易到此……汝……破人姻缘,断人恩爱……”,她恨孙富引诱李甲,打破了她苦心经营的理想爱情。她更恨李甲,她说:“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已经确信李甲真心的十娘细心考虑其感受,可以包容他的一切缺点,准备奔向美好的未来。李甲的背叛彻底碾碎了她所相信的李甲真心、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十娘看透了李甲的本性,他就是封建家庭里懦弱无能的孝子,在礼教面前,他抛弃山盟海誓,选择金钱,而不是作为烟尘女子的十娘。缺少为爱一往直前的勇气,是他与十娘最大的区别。

四、小结

尝试从情节发展方面探析十娘之死,可以体会冯梦龙敏感的观察力及过人的文学技巧,从十娘想要从良、与李甲相遇、考验李甲再到十娘对百宝箱的态度,小说的情节都是活的,把故事推向高潮时,也把十娘推向了死亡。

参考文献

[1]抱瓮老人辑,顾学颉校注.今古奇观[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高学曾.论中国古典小说偶然性情节的审美价值[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4,1.

猜你喜欢
情节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明代围棋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