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如何在实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019-06-10 09:19李倩
速读·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职学院实训课程工匠精神

李倩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职学院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当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

◆关键词:高职学院;工匠精神;实训课程;电子商务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报告中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须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

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笔者倍受鼓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理应把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纳入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就重视。

一、专业实训课程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当前所有高职学院都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建设,尤其是专业课程中实训课程部分更是视为重中之重。一方面职业技术学院的立身之本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特别强调实训课程质量,另一方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教学新形式。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狠抓专业课程中的实训课程教学都是各个高职学院的重点工作任务。

虽然各个学院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购置专业设备,添置平台软件,从师资、硬件方方面面投入重兵来保障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展。但是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却不一定尽如人意,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惰性思想严重

现在的高职学生都是00后,无论在家中是否是独生子女都是被父母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养大的,身上的娇骄二气十分明显。这种从小娇生惯养的脾性在专业实训课程中表现得尤其淋漓尽致。比如,在6、7月需要到校外做一次营销调查,许多学生不愿意去顶着烈日实习就开始请病假、事假,編造各种理由来哄欺骗老师,若是老师不同意这种虚假请假,有部分同学甚至不惜以逃课的方式来躲避实训。电子商务很多需要在机房操作完成的实训学生们的到课率倒是很高,但是很多同学并没有参与教师的课程安排中,他们来机房的目的是机房里有空调,还有免费的WIFI!在电子商务某些技能型实训中许多同学都喜欢进行参观性质的实训,因为他们可以只看不做;一旦涉及到需要动手拆装设备的实训,又是能躲则躲。几个小组分组实训,每个小组往往只有一两名同学会跟着老师动手拆装,其他组员多半充当观众在旁边袖手旁观。问其原因,多数人回答是:“有人做就行,不用每个人都把手弄脏”、“他会做,我看了自然也会了”、“太简单,没必要动手”等。

所以总体看来,在专业实训课程中普遍都严重缺乏工匠人敬业、专注、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缺少求真精神,凡事敷衍行事

除了上述的问题外,现在的高职学生在实训课程中还表现出另一个特点,就是只图敷衍塞责,不图精益求精。

在笔者所带的专业实训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布置作业要求去进行社会调查,如果事先不对字数进行要求,学生们提交上来的调查报告连一目十行的要求都达不到——只有4、5行文字的总结!如果要求提交论文,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人人都化身为编辑,将网上的文章东拼西凑地交上来。更有些粗心的同学连内容都不看,也不管用不用得上只管复制粘贴!语句不通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论文甚至连最起码的排版格式都没有,全篇文章就一段话!若是要求完成网页或网站设计的作业,最后提交上来的作业一个班级的排版、格式、风格如出一辙,明显就是一位同学或几位同学做好,其他同学拷贝过来修改一下就变成了自己的作业。若是安排完成C2C后台操作作业,也是几位同学认真完成后变成全班同共的劳动成果!

二、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针对以上在高职学生实训课程中现实存在的情况,笔者做出以下两点建议,希望能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高职学院专业实训课程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之用。

(一)大力宣传,让学生真正感知工匠精神的意义

笔者通过与部分学生的交流得知他们对于“工匠”一词理解有误区,他们觉得这个词带有轻微的贬义。因此,我们就应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大力的宣传消除同学们的这种传统错觉,向他们宣传新时代的工匠人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做工”态度,与耐心、专注、敬业、专业、坚持、执着等优良品质相关,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二)加强实训课程管理,杜绝学生浮拖懒散的问题

教师要切实想各种办法来约束学生行为,最大程度避免他们慵懒、敷衍的行为。

有些教师在实训课程中点名或签到不如在理论课上这么严格,这就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建议教师在实训课程不仅不能放松考勤反而要加强纪律的管理,尽最大努力将学生约束在课堂内。除了把学生人留在课堂上,教师更要想办法将学生的注意力留下来。比如在完成电子商务需要上机完成的实训课程可以布置团队作业,但是规定清楚每个人负责的工作,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实训中,没有溜边的机会;再比如遇到需要做调查的项目,让学生在表上设计签名地方,或者要求学生拍照证明确实按要求进行了实训,而不是一人分饰几角弄虚作假完成调查;要求学生完成的论文要有标准格式,论文字数、内容教师想细一点,多做具体要求,学生提交不符合规定的论文一律不收。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课任教师越是严格,要求越细越明确,学生完成实训的质量也会越理想。

总之,高职院校应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实训及各种资源,采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工匠精神,最终为中国制造输送具有大量工匠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池雨芮.如何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

猜你喜欢
高职学院实训课程工匠精神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