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信息技术素养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9-06-10 09:19胡炜
速读·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信息技术素养

胡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了更好的完成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我们决定先调查清楚高中生信息素养现状,做到心中有底,因材施教。也力求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一、研究概述

1.调查对象

黄山市高中生。

2.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基本状况,以及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状况。

本次问卷调查以在线的方式开展,通过向学生发送二维码和链接,学生通过手机端或PC端来完成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共计306份。

问卷主要调查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开展状况、信息技术能力基本状况、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状况、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态度和看法等。

二、调查结果

在对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开展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有53.59%的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经常被其他老师占用。只有18.95%的学生小学、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完成教学,而还有30%多的学生小学、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都是自己随意操作。

在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状况的调查中发现:上网学习、娱乐、购物、交流等使用智能手机达到了92.48%,使用电脑的比率只有6.21%。98.04%的学生都会通过网上搜索资料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态度和看法的调查中发现:97.06%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学生对学校微机室的电脑配置及网络都基本满意,97.06%的学生希望信息技术课以教师讲解后,学生自主操作方式上课。

三、现状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但是社会、家长以及学校还是看重考试成绩、升学率,导致在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信息技术课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正常开课,经常出现被其他课程占用、部分上课随意性很大,甚至有放羊式的教育。

(2)学生对于电脑的使用,主要是只会进行简单的操作,而对于高中课程要求的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相关操作却知之甚少。因此,信息素养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最前沿,发展速度更是不言而喻,而我们使用的教材十几年都没有变化,严重脱节于信息社会。

(4)学生大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热情,对多媒体等新技术的使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在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上,大部分学生都采取积极的态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习效率。

(5)大部分学校具有计算机、校园网络等教育技术基础设施,但是学生使用的时间却不多。各种设备都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使用。学生对于使用电脑和上网的用途很单一,主要是聊天和游戏等娱乐用途,而较少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有效学习的手段。

四、对策研究

在推进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本地区高中生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存在城乡区间差异,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市。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诸如开课率不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职信息技术教师,难以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导致学生整体信息技术素养不高,不能很好适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根据上述调查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以抛砖引玉:

1.建立适合我国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也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学生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但是在评价方面却没有相应的标准,导致学生对信息素养的了解不够,从而不知道应当做什么、如何做。另外,教师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基准也没有详细的了解,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差异,而地区与地区之间更是显得突出。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评价标准,使信息素养培养规范化。

2.要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價信息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每天都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和传递信息中不断进步。因此,信息能力是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培养中小学生信息意识是培养他们信息能力的基础,要让他们意识到知识信息获取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与教师的传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终端设备快速地从网络中海量信息中获取。使学生可以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的学习与探究。

3.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调整信息技术课的结构层次,使信息技术课从纯粹“技术”的层次提升到“素养”的层次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对信息技术课不够重视,有的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经常被其他科目的老师所占用。即使不被占用的,也因为息技术课不属于所谓的“主要科目”而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很大一部分没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完成教学,甚至存在中“放羊式”教学的情况。因此,各级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是信息技术教育保障的前提。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由于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与其它科目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及时修改课程内容重新修订课本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上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从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仅仅是从技术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把信息技术内化为学生的素养。而信息素养才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有现代化学习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标志。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内在素养的培养,建立一套合适的课程标准,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得到统一。

猜你喜欢
高中生信息技术素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