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

2019-06-10 09:19余婷
速读·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现象混合探究

余婷

◆摘  要:小学六年级的化学实验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一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文章从教学过程的层面,分析学情、教学设计、实验过程、教师指导及教学创新,阐述小学科学课程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反思。从而体现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实验;探究;混合;现象

小学科学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可是,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绝大多数都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少之又少。本文就以小学六年级的化学实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为例,从实验探究的流程来分析小学科学课程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反思。

一、精心设计、提出问题,观察研究物质的特征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化学实验前要先引导学生展开对小苏打和白醋的特征的研究。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可以让学生合理利用感官进行观察。进行这样一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两种材料的特性和实验后所得的物质进行比较,好让学生更加明确的认识到有新的物质生成。

实验课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准备好典型的、丰富的、学生易于操作的实验材料,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提供物质条件。所以,用有盖的小容器装好白醋和小苏打,提供放大镜等观察工具,需要老师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学生会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眼、鼻、手等进行观察,要求学生可以清楚地描述出小苏打和白醋的物理特征:形态、颜色、颗粒大小、气味等。

二、结合已学知识、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实验现象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一个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实验类型,学生对于小苏打可能认识的不多,对于这种材料混合后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学生可能知道的更少。所以让学生先进行大胆的猜测,关键是要学生在探究活动开始前养成预测和思考的习惯。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有什么想象?学生在这一环节脑洞大开,有说冒烟的,有说爆炸的,当然也有说冒泡的。先不管学生答案的对错,至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在这一刻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对下一环节的化学实验已经跃跃欲试了。此时,老师也要给出一定的指导,例如:爆炸实验一定不会在小学的实验室里进行。经过师生的分析,学生大多都觉得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气泡,也为之后的化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三、发挥集体智慧、制定计划,设计可行性的实验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是探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承上启下,决定着猜想与假设能否得到验证。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经学生讨论研究后一致决定,将两者按一定份量放入容器,盖上盖子,观察现象。但在实验材料放入容器的先后问题上,学生们有了分歧,有说先放小苏打的,也有先说先放白醋的。在这一问题上,要及时表扬学生考虑问题的周全,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以稀释浓硫酸为例,是在容器中先放入水,再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如果顺序反了,可能会使水沸腾而引起浓硫酸飞溅至皮肤和衣物上导致严重的后果。从而使学生知道实验顺序的必要性和违反实验操作的严重性,也让学生对这一混合实验中先放白醋后放小苏打的流程有了深刻的印象。

四、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一)应在实验前进行指导

老师就实验中的操作要领,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成败关键等方面提示或说明,向学生介绍烧杯和玻璃片等化学实验器皿的用途。而在这个混合实验的过程中,由于现象比较剧烈,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点只放在泡沫上,而容易忽视其他的现象。所以给学生的实验记录表格中,明确观察的方向和过程的完整性,条理非常清晰,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了实验和观察的任务,也便于学生分工合作有方向性的收集证据。

(二)应加强实验中的指导

有时由于实验条件控制不够,学生会遇到困难或违反实验规程的操作,使学生得不到与其他同学相同的实验现象。这时老师的指导极为重要,教师的示范演示,可以为学生提供视觉形象和模仿的依据,若不及时予以帮助,学生很可能产生紧张情绪,自卑心理,失去实验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化学实验应是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

(三)应做好实验后的指导

分析与论证是科学探究中总结规律、得出结论的环节。同学们在前面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的基础上,对实验事实或证据进行归纳、比较、分类、概括、加工和整理,判断事实、证据是肯定了假设还是否定了假设,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一个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思维过程,是认识的飞跃。

五、大胆评估、充分交流与合作,以期更大的发展

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达到“切磋”的目的,实现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评估能及时反馈信息,并加以不断修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協作精神。在学习成果评价时,教师要像一个主持人一样促进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并且还要做一个民主的裁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语言措辞要恰当得体,使受批评的学生觉得稍有改进就会做得更好,使受表扬的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有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2]冯克诚.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指导[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现象混合探究
混合宅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油水混合
猜谜语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