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情感教学探究

2019-06-10 09:19李硕琦
速读·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钢琴教学学前教育

◆摘  要:学前教育学生钢琴技能的学习与音乐院校中注重钢琴演奏与技术、技巧不同,它体现在钢琴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情感教学这一话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情感教学

一、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钢琴专业教学活动中,钢琴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类学科,对于学生的钢琴基础技能、审美能力与艺术情感的要求都较高。通过专业、系统的钢琴课程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及专业素质。如何有效的开展钢琴专业教学活动,一直都是各大高校钢琴教师探究的发展问题。在当前钢琴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关于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思考,对于制定有效的钢琴教学方案,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大高校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中,深入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有利于在完善传统钢琴教学问题的同时,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全面促使学生接受钢琴专业教育,并慢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将来更加深入的学习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现存问题

对于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便是其必修课之一,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多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并且制约着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现将对现阶段學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学生本身缺乏钢琴基础。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此之前并没有钢琴基础,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钢琴,并且为了应付考试进行短期钢琴培训的学生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的钢琴基础非常薄弱,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在入学之后学习钢琴便是非常困难的,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带来了考验和挑战。

2.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即学生集体和钢琴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尽可能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下更加积极主动的接受钢琴教学。然而,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便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并且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便匆匆离开了教室,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学生的钢琴学习更为被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钢琴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

3.钢琴教学方法缺少变通。现阶段,很多专科院校往往会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也因此,很多学校的钢琴教师也就缺乏积极乐观的精神,对于教学方法也不愿去变革创新,而更多地只是严厉要求学生一遍又一遍的练习钢琴演奏,过分强调学生熟练掌握钢琴演奏技能的巩固和提高,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使其学习情绪受到波动,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对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情感交流。基于学生音乐素养、钢琴弹奏基础薄弱,加上学生文化课多,负担重,导致练琴时间少,一旦有学生学习主动性弱,便很容易让老师对学生产生训斥责备的现象,进而使学生缺乏耐心,产生反抗、排挤、恐惧等消极情绪,这样使得教学难以开展。如果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友好融洽,那学生更喜欢和老师接触,并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诲。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一项调查,主题是“你喜欢怎样的钢琴老师?你不喜欢怎样的钢琴老师?”结果表明,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钢琴老师有三项重要的特征,即喜欢的钢琴老师具有教学方法灵活、耐心、平易近人及幽默诙谐的特点;不喜欢的钢琴老师则具有讽刺人、挖苦人、坏脾气、耐心差、不公平的特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前者的“喜欢”恰似后者“喜欢”的“回报”,心理学家将这种想象称为回报性吸引。老师要以自身的真诚情感与学生交流,亲切与热心是老师的最重要的两个品质。老师一个爱意满满的目光,一句真诚鼓励的话,一个热情关怀的表情都会让学生心有所动。情感交流成功了,师生之间的学习氛围也随之轻松和谐,教学的进展便顺畅多了。

2.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注重情感教学。知识和智慧都是力量,但其巨大力量的背后却是积极的心态。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感,而这又需要科学设计教学的要求。老师如果对学生总是提出过高的要求,使学生觉得自己无能,将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如果适当的把握教学要求,采取积极鼓励的评价,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必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在练习内容上,遵循“跳一跳”的原则,采用学生力所能及的曲目,在评价上,尽量不讲“你真笨”“这么简单都不会”,多讲“你真行”“真聪明”之类的鼓励话语。一般我们都是用得分来衡量学生的成绩,但不应该仅仅看分数,还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回顾式、总结性评价、前瞻式评价,使学生相信只要努力便会成功。

3.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寓教于乐。心理学家化乐讲过,老师的工作实质就是推销,因为老师通过说服学生,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这一学科是有意义的,是值得学习的。老师要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客观对待学生产生的问题。比如,学生平时练琴少,存在的原因很多,懒惰、心情不好、兴趣低等,对老师有偏见或有其他的作业压力;学生的练琴效果差可能是练习方法错误、知识水平不够,技巧要领没掌握,等等。老师要了解好这些细节,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学习,爱上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接着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通过情感教育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米佳.浅析钢琴教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北方音乐,2015,(06).

[2]蔡玲娴.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20).

作者简介

李硕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基础教育系,学号:20171300879。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钢琴教学学前教育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