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饮酒与养生

2019-06-10 08:51王延群
烹调知识 2019年6期
关键词:饮酒老年人

王延群

饮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酒的起源,早在夏朝(四千多年前)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一点已被大量考古发现所证实。至今许多人包括一些老年人都有喜爱饮酒的习惯。那么饮酒对人体到底是有害还是有益呢?

古人对饮酒与养生保健的关系早就有所认识。《诗经》中便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诗句,把酒和长寿联系到了一起。在我国历史上,确也有许多经常喝酒甚至嗜酒的人进入了高龄。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活了80多岁,唐宋时期的贺知章、陆游还活到了86岁高龄。

中医学认为,酒为水谷之气,味甘、辛,性热,入心、肝、肾经,有提神补气、舒筋活血、温经散寒、导引药势的作用。药借酒力,酒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共奏防病祛疾、健身益寿、养颜美容、乌须黑发、抗衰防老之功效。尤其是老年人筋力衰疲,适度饮酒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和免疫力,确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一位曾在清宫里当过太监的老年人说,慈禧之所以年过六十还皮肤滋润、柔滑、细腻、洁白,其原因与长期饮用宫廷美容“珍珠还童酒”有关。据说她每天早起和晚睡都要饮1小盅药酒,还以该酒擦面。

酒,其实也是一种药,它可以主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等症。“医学”的“医”的繁体字下面是个酉,就是说“医源于酒”,所以酒对于医学发展很重要。适量饮酒还能够舒畅心志,解忧忘愁,曹操说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临床研究证明,饮少量酒对老年人确有健身作用。老年人适量饮酒,可以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老年人食量小,餐前少量饮酒可刺激味觉,增加唾液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促进胃肠消化与吸收。老年人由于气血渐衰,易腰酸腿痛、容易疲劳,冬春寒冷季节,老年人易畏寒怕冷,如少量饮酒可以增进血液循环,通络舒筋,消除疲劳,助睡眠。少量饮酒对老年性心血管病也有好处。

然而,酒又是一柄双刃剑。如果饮酒不加节制,滥饮海喝,则对身体健康损害极大。《易经》等经典里都有劝告人们戒酒或节饮的箴规。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灵枢·论勇》指出:“酒者水谷之精,其气剽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说:“久饮酒者溃髓蒸筋,伤神损寿。”东晋医学家葛洪认为,“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君子以之败德,小人以之速罪”。东晋张湛在《养生要集》中说:“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对饮酒的利害作了较全面的概括,指出“酒味辛甘,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肠胃,消忧愁,少饮为佳。多饮伤脾折寿,易人本性……饮酒过度,丧生之源”。明代养生家贾铭在《饮食须知》中说:“多饮助火生痰,昏神软体,损筋骨,伤脾胃,耗肺气,夭人寿。”明朝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更有十分精辟的论述:“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疾动火……若夫沉缅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其害可胜言哉?”

西方诗人、历史学家或哲学家对饮酒过度的危害也作过论述。例如诗人雪莱说:“花钱买醉,也买来了疾病。”哲学家罗素则认为,“饮酒是慢性自杀,酒只能暂时中断痛苦,它所带来的快乐是消极的”。英国某历史学家认为,“溺死在酒杯中的人多于溺死在大海中的”。西方有一句谚语:“酒神比战神杀死更多的人”。

医学研究表明,过度饮酒(尤其是白酒类),会导致酒精在人体内蓄积,它可降低大脑抑制过程而使低级中枢过度兴奋,使人感情冲动,啼笑无常,好说乱动,继而反应迟钝,步态踉跄,严重者可使呼吸中枢抑制、麻痹而死亡。同时,酒精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长期酗酒可发生中毒性肝硬化,甚至癌变。酗酒还可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实验表明:酒精可使脑垂体后叶和下丘脑的生理功能受损而影响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的正常分泌和释放,还可影响精子质量。所以中医学极其反对“醉以入房”,认为这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爱酒,有酒必饮,每饮必醉,他自己只活了56岁,其所生的5个儿子均愚昧不堪。饮酒不节的危害性可见一斑。据医学界统计,饮酒过量能使人提前衰老,寿命缩短,长期大量饮酒平均寿命比不喝酒或少饮酒的人减少5~10年。

既然酒对于人体有两重性,那么,我们怎样做到趋益避害呢?根据无数人饮酒养生的经验,要力求做到:第一,最好饮质量好、度数低的酒。古人认为质量较高、有利于延年益寿的酒主要有黄酒、葡萄酒、桂花酒、菊花酒、椒酒等。此外,还将药物浸泡或酿入酒中,如椒柏酒、菖蒲酒、枸杞子酒、莲花酒、人参酒、茯苓酒等滋补酒,都是养生益寿的好酒。第二,饮酒宜少而不宜多。有古训道:“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寿世保元》)“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朱柏《治家格言》)。如果不加节制,多饮滥饮,甚至酗酒成癖,必然损害身体健康。第三,冷酒勿饮,空腹勿饮。我国商周时期就有温酒的器具,说明古人饮酒多温热了再喝。我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飲酒”,认为饮酒必佐菜肴。因为酒进入人体后,肝脏分解乙醇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第四,饮酒时应该轻酌慢饮,不宜豪饮速饮。清人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说:“饮酒不宜气粗及速,粗速伤肺。”第五,不同的酒不要混合饮用。因为各种不同的酒进入人体后其反应也不一样,混合酒比同等数量的单纯酒更易使人醉。第六,有些人要忌饮。如病情严重、发烧或机能亢奋的状态都应避免,其中包括患有出血性疾病、发炎、呼吸器官疾病、支气管炎、肝炎、溃疡、肺结核、口腔炎、高血压、各种癌病等10种人都不宜饮用。据西晋陈寿《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见来访的严听有肝阳上亢之状,就劝他说:“从你脸色上看,你今晚会突然发病,请你务必谨慎,尤其不要过多饮酒。”当晚,严听不听华佗的告诫,在酒席上仍频频举杯,第二天在回家途中就因脑溢血而丧生。

猜你喜欢
饮酒老年人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饮酒(其五)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饮酒
45.6%的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与猫狗共饮酒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