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根治术后防治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2019-06-10 04:09黄爱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根治术尿潴留宫颈癌

黄爱民

【摘 要】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提出心理护理干涉、口服中药治疗、穴位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锻炼、口服药物、雷火灸等防治方法。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尿潴留;研究进展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 and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r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cupoint stimulation treatment, pelvic floor exercise, oral medicine,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etc.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 Urinary retention; Research progress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现今的治疗手段以手术及放疗为主,目前宫颈癌的手术多采用广泛及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等根治性手术[1],因手术范围广泛,尿潴留成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据统计,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发生率约为1.8%~32.4%[3]。国内外文献报道最高发生率为44.9%[4]。现代医学提出了各种防治术后尿潴留的方法,但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尿潴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本文作者就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研究進展作一综述。

1 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

1.1 受手术范围的影响

在对手术范围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因为手术切除范围和神经损伤范围对于排尿困难、残余尿增多、尿潴留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5]。尤其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要建立有效的处理机制,避免游离输尿管对膀胱和输尿管上端神经损伤造成严重的影响,会对尿道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尿潴留问题[6]。另外,在对尿潴留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化分析的基础上,也要对括约肌松弛及麻痹等问题展开系统化分析,因为子宫、主韧带、骶韧带、膀胱子宫韧带等基本组织被切除,就会影响支撑效果,甚至会制约排泄功能。

1.2 尿管留置时间过长

宫颈癌术后常需留置导尿管10~14d。长期留置尿管,使膀胱肌的常规化运行受到制约,无论是收缩过程还是舒张功能都会出现抑制作用,会对膀胱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尿潴留的问题。基于此,在实际处理工作中,要有效对尿管进行综合管控。若是延长时间,就会诱发严重的尿道感染问题,甚至会出现排尿障碍,对患者造成影响。

1.3 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逼尿肌炎性水肿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插尿管对患者尿道造成的直接损伤,使得尿路感染问题相继出现,并且也会对患者的逼尿功能造成影响,若是病情不能得到合理性控制,就会造成尿潴留问题,甚至会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影响患者的膀胱功能。

1.4 药物对排尿的抑制作用

在患者常规化护理工作中,无论是术前还是术中、术后,都需要对患者进行解痉镇静药物的处理,这就会严重影响患者尿道功能,甚至会产生尿潴留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药物研究体系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实现了大范围应用,不仅能有效发挥其药效,也能提高镇痛管理水平。然而,其中含有大量的吗啡、芬太尼等麻醉药,这些成分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规化运行造成影响,甚至会制约神经反射过程,造成尿潴留的隐患。

1.5 心理因素

在宫颈膀胱根治术结束后,患者依旧存在焦虑情感,此时的切口疼痛感就会制约患者身体机能,并且也会出现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患者的排尿过程受到影响。因为患者在手术后排尿姿势会出现变化,因为不敢排尿也会出现尿潴留问题。

2 尿潴留的治疗

2.1 心理护理干涉

在对尿潴留进行集中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心理护理工作的实效性,心理护理工作中,要引导患者获取较好的心理疏导[7]。一方面,在宫颈膀胱根治术开始前,要和病人进行集中的沟通交流,确保能向其讲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有效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效率,并且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且能有效利用巡视过程避免患者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出现异常。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治疗工作开展进程中,要保证为患者诱导排尿创设良好的封闭空间,减少病人的尴尬情绪,或者是应用心理暗示和音乐转移其注意力。

2.2 口服中药治疗

著名中医专家黄建玲教授认为,利用中药进行治疗和引导也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能合理性提高治疗工作的基本效果,并且着重关注患者的肺脾肾三焦。因为患者出现了肺脾肾气虚,脉络瘀滞等症状,就会造成膀胱内气化功能逐渐减弱,因此,要践行“以补为通”的中医理念,结合相应的理论完成提肺气、开上以通下的工作。本文作者选择了益气解窿汤作为主要处理方式,利用相应的药物调节患者的植物神经系统,并且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自身蛋白代谢效果,有效推动局部循环工作的开展,为神经组织营养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真正增加患者的逼尿肌张力,减少尿潴留问题的影响[8]。

2.3 穴位刺激治疗

1)利用耳穴压豆机制对患者的三焦、膀胱、肾等穴位进行综合处理,主要是借助操作棒合理性试探敏感区域,确保患者在试探过程中能感受到较为明确的热胀感。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会选取患者的耳廓,一边帖一边完成按摩操作,每次要坚持1~2min,并且保证 0.5h按摩1次。

2)贴敷穴位:在患者完成宫颈膀胱根治术后,要对患者的气海穴和关元穴进行集中贴敷处理,一般在手术后的1~2h后进行。主要应用的药物包括10g当归、10g芍药、10g川芎、10g红花以及10g熟地黄等,将其研磨后添加蜂蜜或者是姜汁进行处理,贴敷在穴位上就能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9]。

3)穴位埋线:若是从中医的角度对宫颈膀胱根治术后尿潴留进行分析,主要是“癃闭”问题,因此,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就要对其进行穴位埋线治疗,一般在宫颈膀胱根治术后的1周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结合研究可知,在对患者进行集中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针灸处理和管控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价值,能有效提升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排尿功能恢复的效率。例如,在实际取穴工作中,要从中医辨证问题出发,有效选取患者的膀胱经穴肾俞穴等,合理性进行阳化气的治疗。亦或是在患者的脾经穴位三阴交、阴陵泉穴进行水液补给处理,能全面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实现利尿的功效。基于此,在临床上进行穴位治疗时,要积极落实有效的处理机制,就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膀胱逼尿肌有效收缩和舒张,从根本上改善膀胱的排尿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10]。

4)穴位烫熨:莱菔子烫熨疗法联合艾条灸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的文章中,认为患者手术失血,气血俱亏,膀胱传送无力,气化失司,从而导致尿潴留。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莱菔子具有拮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作用,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括约肌舒张,从而改善排尿功能,对动力性尿路梗塞效果好,对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机械性尿路梗塞也有一定效果。莱菔子穴位烫熨法具有温经活络,导赤通淋的作用,使膀胱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尿道括约肌松弛,从而反射性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排尿[11]。

2.4 盆底功能锻炼

对于女性患者而言,盆底肌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维持患者子宫以及膀胱正常功能的关键,并且,盆底肌肉也对阴道紧缩程度维持和女性排尿等生理性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2]。基于此,为了保证患者完成宫颈膀胱根治术后不会出现严重的尿潴留现象,也要对女性患者进行盆底功能训练,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都要对患者进行综合管控,确保能减少膀胱肌肉萎缩现象[13]。另外,合理性训练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支撑能力,弥补宫颈膀胱根治术对女性患者造成的影响,确保肌肉收缩力和紧张度得以优化,也能提高患者逼尿肌与括约肌的协调性。除此之外,之所以要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是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性训练机制,不会对患者造成痛苦,患者的依从性较好,也为临床推广创设了良好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是,也有部分医院会借助低频电刺激盆底方式进行治疗,利用电流装置进行频率交换,刺激患者的盆底肌群活性,避免收缩频繁,也能减少尿潴留问题[14]。

2.5 口服药物

研究认为盐酸坦洛新是一种新型的交感神经α1受体亚型α1A的特異性拮抗剂。降低平滑肌张力,减少下尿路阻力,改善排尿状态,增加尿流率并减少残余尿量。术后由于副交感神经损伤,导致逼尿肌收缩力下降,应用坦洛新可使膀胱括约肌松弛,同时降低尿道阻力,有效的防治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尿潴留的发生。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坦洛新药物治疗,促进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膀胱括约肌松弛, 解除尿道括约肌的痉挛,促进排尿[15]。

2.6 雷火灸

这种治疗方式也被称为雷火神针,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充分融合了现代医学和古代治疗机制,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在实际治疗工作中,主要是应用纯中药配方进行艾条处理,能合理性提高针灸的实效性,保证患者治疗效果能满足实际治疗需求。艾条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穿山甲、干姜、茵陈、沉香、木香、麝香、乳香等,在艾条点燃后就能有效进行艾灸处理,确保能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在艾条燃烧后就能够形成相应的效果,借助艾灸也能对患者的经气形成影响,确保患者的局部皮肤腠理开放,起到治疗的作用。相关研究可知,我国对于雷火灸的研究主要是从中医角度出发,充分融合了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建立的治疗机制,真正形成了治疗的综合应用体系。相关研究显示,雷火灸中多种药物燃烧时渗透力强,各种不同配制的药物分子被迅速吸附在人体表层并随燃烧的热辐射热量渗透到深部组织细胞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通过温灸盒纵向摆放膀胱处,促进膀胱经络气血疏通,瘀阻消散,经筋柔软,膀胱得热而气化功能增强,经筋张弛尿道通而不阻水。雷火灸激发经络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有两个特点[16]:1)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与人体状态的相关性;2)物理学能量循经传导的普遍性以及腧穴定位的特异性。不同的物理能量在经络循行线上基本都能呈现优势传导,而在腧穴所在的位置则表现出不同于周围组织的特异性。

结合相关研究可知,健康人体和病人的经络、腧穴对外界物理能量的敏感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总体趋势表现为从平衡转为不平衡,敏感性由高转低。雷火灸在激发腧穴达到临床效果的使用可能超出了针灸、穴位埋线、中药口服等的作用,可能与其奇特的药物渗透作用有关[17]。本研究拟将盆底电刺激联合雷火灸的强大刺激以达到术后良好的排尿效果,避免二次插尿管。该方法安全、经济、有效。在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的同时,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具有良好的社会实用价值。我们期待能通过盆底电刺激+雷火灸+康复指导,能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起到预防尿潴留的作用,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避免二次留置尿管。某些病理态腧穴的自发红外光谱,与艾条燃烧时的红外发射光谱的辐射峰区域基本一致,提示红外共振可能是艾条的辐射能量高效传递给敏化态腧穴,使雷火灸发挥治疗作用的生物物理基础。通过研究雷火灸红外光谱特性及其与效应的关系,证实雷火灸的红外共振辐射也是其起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3 结语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因为手术方法、手术切除范围、临床分期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对于术后尿潴留的防治,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的是使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来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其中关于盆底电刺激配合雷火灸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治疗,预期能达到良好的排尿效果,且国内外鲜有此类报道,这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叶喜阳,李秀云,马利国.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其与卵巢功能相关性随访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4):1893-1894.

[2] 昌文珺,陈志芳,奚娟,等.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护理研究进展[J].循证护理,2017,03(03):228-229.

[3] Uccella S,Laterza R,Ciravolo G,et al.A comparison ofurinar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total laparoscopic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laparoscopic pelviclymphadenectomyto open abdominal surgery[J].Gynecol Oncol,2007,107(1 Suppl 1):S147-S149.

[4] 蔡紅兵,陈惠祯.子宫颈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5] 熊春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和治疗[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9):57-59.

[6] 商宇红,魏丽惠.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2003,(01):28-30.

[7] Austin D.The psycho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T].Pediatr Nurs,2010,22(03):14-20.

[8] 胡晓霞.黄健玲综合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7,49(06):183-185.

[9] 王娓秀,闵翠兰,胡谍燕.中医护理干预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9):130-131.

[10]洪媚,宋双临,仝进毅,等.穴位埋线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0):1229-1232.

[11]庄秀铭,潘小佳,缪海燕,等.莱菔子烫熨疗法联合艾条灸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6,28(04):122-123.

[12]方群英,罗萍,范岳琴.产后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康复的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09):1200-1201,1230.

[13]贾俊华,夏志军.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08):717-720,724.

[14]洪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的评价[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08(08):1-2.

[15]文小银.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坦洛新防治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效果[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07):1290-1292.

[16]魏育林,屠亦文.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5,25(11):817-819.

[17]杨华元,肖元春,刘堂义,等.隔物灸的近红外光谱辐射特性测定[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09):15-17.

猜你喜欢
根治术尿潴留宫颈癌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引发的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