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寄生虫病标准制定选择的研究

2019-06-11 08:35俞铖航郑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排序问卷

俞铖航 郑彬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全球化经济体系进一步加强,我国出入境人口逐年增长,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现状已于过往有了区别[1]。寄生虫病标准制修订也应当根据其现状进行合理安排计划,只有了解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对于寄生虫病标准的需求,才可以针对需求组织机构、团体制修订相关标准。本次前期调研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标准制定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按照其隶属关系,进行层层分解,建立目标层,确定总体评价目标;准则层,把所有影响因素按寄生虫病技术对于现有医疗情况的重要性、紧迫性、现有条件分解成一级指标体系;子准则层,将一级指标分解成二级指标体系。

1 拟制定建立标准的寄生虫病技术问卷制定及发放

1.1 拟制定建立标准的寄生虫病技术

根据多次前期调研会议与专家访谈,确定拟制定建立标准的寄生虫病技术共25个,详见表1。

1.2 问卷发放

发放4个省(云南、四川、江西、浙江),其中包含本次试点工作3个省份(云南、四川、江西)以及在前期调研中多次考察的浙江省,每个省份选择省会及东、西、南、北四个地级市(州)共5个市,在5个城市各选3个县; 对省、市、县CDC及具备检测能力的1个医院回收问卷,回收并整理问卷。预计回收168份问卷,实际回收127份问卷,即采纳了127个疾控(血防)或者医疗机构的机构问卷。

表1 拟制定建立标准的寄生虫病技术

图1 拟优先制定标准指标体系

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其是将研究事物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2],并将这些因素按照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互相制约隶属关系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然后用主观评分法(Saaty标度)对各因素两两之间比较重要性打分,对各因素层层排序,最后对排序结果进行分析。由于标准制修订主要通过问卷形式存在极大的主观性,故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可以将复杂关系的描述形成直观可见数据从而进行选择。AHP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经济分析、项目规划、行为科学和科研管理等许多领域的政策分析及研究。目前该方法也可用于卫生政策抉择方面。

2.1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

本次前期调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未制定标准但是有需求、有可行性制标的寄生虫病技术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对于寄生虫相关医疗机构针对未有标准的寄生虫病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调查,及时收集各有关单位专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制订标准工作提出建议,明确提出2018年寄生虫标委会将制定的寄生虫病3~4个技术标准,所以目标层是拟优先制定寄生虫病标准。

为确保拟优先制定寄生虫病标准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本文将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分为重要性、紧迫性及可行性三个方面,三个方面向下分出多个子指标以判断该寄生虫病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2.1.1 重要性 二级指标包括机构管辖范围内是否流行区和检测方法使用频次。

2.1.2 紧迫性 二级指标包括工作中对标准需求程度和是否参照发布目录进行操作。

2.1.3 可行性 二级目录包括技术成熟程度、检测人员掌握程度以及相关检测设备配备情况。

拟优先制定标准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2 确定判断矩阵各元素含义

判断矩阵表示层次结构模型中,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来说,对本层次有关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进行比较。为了使各元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参照有关科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下列的标度指标及含义(表2)。

表2 元素的含义

2.3 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测

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λmax及对应的特征向量,把特征向量标准化后得到权重向量 W=(W1,W2,···Wn)。

表3 三级指标权重数值

其中,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值,对于n=1,2,3…,9,RI的值如表4所示。经计算,以上CR(一致性比例)均<0.1,符合一致性评价。

3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4](FCE)是对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问题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多因素决策方法,其将模糊集理论引入决策问题,形成模糊决策,然后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以解决评价问题中存在的模糊性,特别是对于定性信息较多的问题。

3.1 确定评价指标集和评价集

确定一级指标集 B=(B1,B2,B3,B4),和二级指标集C=(C1,C2,C3…,C7),详细见图1,并确定评价集 V={V1,V2,V3,V4}={非常重要,很重要,重要,有影响}。

3.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根据表2,可知C=(C1,C2,C3…,C7)=(0.1485,0.1485,0.2698,0.2698,0.0545,0.0545,0.0545),根据权重计算可以得知制定标准的优先顺序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中对标准需求程度和是否参照发布目录进行操作。

3.3 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确定模糊评价矩阵 R=(rij),为对应一级指标B1的模糊评价矩阵,i=1,2,3,其元素通过模糊统计方法确定,Rkj=mkj/K,其中 K 为机构数,mkj为第K个指标评价为V1的次数。本文共征求 127个机构意见,由于计算信息过于庞大,仅列入最终的Bi数值,详见表5。

得出结论,共有11个拟制定建立标准的寄生虫病技术的B值大于2,根据评价集合V的赋值属于重要,详见表6。

4 结果

由模糊综合评判法得知权重越高,该寄生虫病技术形成标准越急需,经过三级综合评判从,结果可看,有11个拟制定建立标准的寄生虫病技术属于重要的寄生虫病技术,但在2017年寄生虫病标委会的制标过程中,有6个已经完成制标,分别是人体疟原虫形态鉴定(排序第1)、 粪便中钩虫虫卵形态鉴定(排序第2)、粪便中常见寄生虫虫卵形态鉴定(排序第4)、粪便中血吸虫虫卵鉴定(排序第5)、粪便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鉴定(排序第8)、粪便中蓝氏贾第鞭毛虫形态鉴定(排序第11),同时也验证了2017年制定标准与社会需求基本一致[5]。

表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表5 寄生虫病技术项目bi值的统计

表6 重要的寄生虫病技术排序

5 讨论

寄生虫病标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法定传染病中的寄生虫病标准和重要寄生虫病诊断标准都已经完善但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仍然存在部分标准类别不全和标准制定不平衡等问题,存在以下问题。

5.1 标准发展不均衡

2017年颁布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6]中明确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均为推荐标准。当前,已制订发布的寄生虫病相关标准37个[7],其中国家标准3个、行业标准34个,尚无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与企业标准。因此,应适当发展和制订适量的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以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标准。

5.2 标准类别有待增设完善

现有寄生虫病专业领域[8]的标准制订主要涉及寄生虫病的控制和消除类[9]、诊断类、检测类和监测类等4种标准类型,基础类、技术规范(指南)类标准较少,安全类标准还未涉及。建议加大对各类标准的制定,以进一步完善寄生虫病标准体系。

5.3 监测与检测技术类标准有待加强

现已发布的相关寄生虫病标准37个[5],其中控制和消除类4个、诊断类21个、检测技术类8个、监测类1项[10]、基础类1个[11]、技术规范(指南)类2个。已制订和发布实施的标准多集中于在国内流行范围较广、影响较为广泛的寄生虫病的诊断标准和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标准,占56.76%(21/37)。目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多数法定传染病及少部分常见寄生虫病的控制和消除标准已制订或在最后的审核阶段,包括已经发布的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的控制和消除标准等4个,占10.81%(4/37)。

对于规范各级机构日常工作的检测和监测类标准发布甚少,检测技术类标准占21.62%(8/37)。已经发布和正在制订的检测类标准仅包括了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和血液原虫病的个别检测标准,很多常见寄生虫病的相关检测标准没有制订或制订不全面[12],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建议将本次前期调研的5项标准纳入未来检测类标准优先制标中。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排序问卷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作者简介
恐怖排序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节日排序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