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鹦鹉岭钨锡多金属矿床麻地山区段找矿潜力分析

2019-06-11 08:45熊子良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7期
关键词:阳春矽卡岩斑岩

熊子良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 广州 510080)

阳春盆地内部,鹦鹉岭钨锡矿与石菉铜钼矿、锡山钨锡矿呈三角状分布,近年阳春地区石菉~锡山矿山密集区深部铜锡钨矿战略性勘查[2]、矿产地质调查与找矿预测[1]等项目在三角地带石菉、锡山等地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三角地带西面鹦鹉岭矿区找矿进展不大。本次找矿预测工作,结合阳春地区已有找矿成果,综合新的找矿技术方法,对鹦鹉岭东南部麻地山区段成矿潜力开展评价,以期在三角地带西段取得找矿突破。

1 区域地质

阳春鹦鹉岭矿区地处阳春拗陷盆地南西段,区域上阳春盆地位于华南褶皱系南西段赣湘桂粤褶皱带、云开隆起与湘桂粤坳陷的衔接部位,在区域矿产上处于桂东~粤西成矿带东段吴川~四会断裂成矿区带之中。鹦鹉岭矿区地处阳春南西段北西西向背斜中心,受岩体侵位影响矿区整体呈北北东向短轴穹窿,穹窿核部为鹦鹉岭岩体,外围为晚泥盆~早石炭世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区内信宜~阳江断裂与吴川~四会断裂交汇,区域上位于北西向信宜~潭水构造岩浆岩带上,岩浆活动强烈。出露的鹦鹉岭岩体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次为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等中酸性岩,呈岩株或岩枝状产出,岩体时代属燕山晚期。区内斑岩体剥蚀较深,围绕其分布有类型多样并具一定规模的多金属矿床(已探明中型,具大型远景[1,3]),从岩体往外具有明显斑岩型矿床的分带特征。

2 矿床特征

鹦鹉岭矿区位于阳春拗陷盆地南西段,石菉铜钼矿、锡山钨锡矿床(三角地带)西侧,面积为15.3km2(见图1)。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和第四系地层。矿区处于北西西向背斜构造内,背斜构造轴部为上泥盆统天子岭组,向外依次为上泥盆统帽子峰组、下石炭统孟公坳组、大赛坝组、测水组。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板岩、细砂岩、灰岩、泥灰岩等,局部受岩体构造等影响发生矽卡岩化、云英岩化等围岩蚀变。矿区东部由于受鹦鹉岭岩体侵入隆起形成一个穹窿,其处在吴川~四会断裂与信宜~阳江断裂交汇部位南侧,阳春~岗美~潭水~永宁环状断裂西侧。区内断裂比较发育,现有资料统计共F1~F9共有9条。矿区南部北西西向F3断裂使得部分早石炭世大赛坝组地层缺失。矿区主体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其与天子岭组呈正常侵入接触,局部接触界线呈锯齿状,局部可见规模不大的超覆接触。岩体北东部倾斜较陡,南及西北部倾斜较缓。沿次级断裂发育多种酸性岩脉,包括有花岗斑岩脉、伟晶岩脉和花岗岩脉等。矿区矿体主要赋存于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矽卡岩、角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中,受内外接触带附近的网状裂隙和围岩层间裂隙控制,外接触带矿体形态多呈似层状、长透镜状、脉状或扁豆状等平行于接触面产出,内接触带矿体形态多呈团块状、囊状及边缘不规则的筒状产出。区内已知的矿床(点)有鹦鹉岭岭顶云英岩型钨钼矿、鹦鹉岭白婆袖云英岩型钨钼矿、鹦鹉岭大坪钨锡矿、鹦鹉岭铜锣地石英脉型钨矿、牛马坑铅锌矿、鹦鹉岭鹤鬓坑、木兰坑毒砂矿。矿区矿化水平分带现象明显,岩体从内到外,表现出钨钼→钨锡→铜铅锌→铅锌的矿化分带规律。钨锡矿主要矿石矿物包括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锡石、闪锌矿和方铅矿等,脉石矿物包括有绿泥石、石榴子石、透辉石、萤石、符山石、绿帘石、石英和方解石等。矿石结构有浸染状、碎裂结构和自形粒状结构等,块状或条带状构造等。与钨、锡、铜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角岩化、云英岩化、大理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和钾化等,其中矽卡岩化最为普遍,以石榴子石~透辉石~符山石矽卡岩为主,其次为透辉石矽卡岩和绿帘石~透辉石矽卡岩,矽卡岩化与本区铁、铅、锌、铜矿化关系密切,某些地段白钨矿相对集中。帽子峰组的泥质粉砂质砂岩和石英砂岩以及天子岭组的泥质灰岩局部发生角岩化,角岩与矽卡岩常相间出现,主要的角岩类型有黑云母绿帘石角岩、长石绿帘石角岩、红柱石黑云母角岩、透辉石角岩等,与角岩有关的矿化主要为钨、钼矿化;天子岭灰岩局部大理岩化,部分地段见铅锌矿化[3]。

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和成因机制等,确定区内钨钼矿主要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

图1 鹦鹉岭矿区麻地山区段地质简图

3 找矿前景评价

3.1 地质构造理论与矿区外围找矿进展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是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遵循的原则,三位是指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标志,一体是指矿体、矿床或矿田。“三位一体”反映的是成矿要素与成矿产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代表由某一个成矿地质体决定的矿床成矿系统的最小单元,如某斑岩体决定的次火山热液成矿系统和同生断裂决定的热水沉积成矿系统。“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中各项要素在阳春地区典型矿床中均有展现,我院近年在阳春盆地通过前期的区域地质矿产远景调查及之后的各项专题研究工作,运用“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先后在鹦鹉岭矿区外围石菉、庙山、马水、旗鼓岭等地取得找矿重大突破。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所述:鹦鹉岭矿区北东4Km~6Km范围为石菉大型铜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菉岩体接触带内外矽卡岩及邻区的矽卡岩化大理岩中,岩体内部也发育有脉状、网脉状矿体。近年来,通过新技术方法试验在矿区深部矽卡岩中发现厚大的白钨矿体。庙山区段位于石菉铜钼矿老矿山以东3Km处,地表小范围出露泥盆~石炭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建造,区内地表无岩体出露,物探综合解析认为勘查区深部有隐伏岩体存在,物探验证钻孔ZK602圈定铜多金属矿体17.48m、平均品位Cu 2.95%,其中块状矿体6.42m、平均品位Cu 6.3%。鹦鹉岭矿区东面约4Km处的锡山钨锡矿床,近年在锡山岩体西侧及南侧马水农田地区验证孔CK418揭露有厚约24m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化体。

3.2 麻地山区段成矿地质条件

麻地山区段位于鹦鹉岭多金属矿南东侧。区内出露的晚泥盆世帽子峰组上部是页岩、砂岩,下部是含燧石条带的不纯薄层灰岩,可为良好的赋矿层位。早石炭世测水组主要是不透水的页岩、砂岩及透镜状灰岩等,是良好的矿液顶盖阻挡层,下部是石磴子组灰岩,是有利的成矿层位。

区内出露有超浅成的麻地山岩体,出露面积0.14km2,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岩体内石英网脉、云英岩网脉及细脉中或其旁侧见黑钨矿、辉钼矿、辉铋矿、锡石、黄铜矿、黄铁矿、毒砂、萤石等。岩体硅化、云英岩化强烈。

(1)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麻地山区段,在岩体与其接触的帽子峰组、测水组地层上,土壤测量圈定有1:1万的8/HJF异常。该异常以Mo、W、Sn、F高含量为特征,Mo、W、Sn、Bi、F、Ag、Cu、Pb、Zn、Hg等多元素组合。异常呈不规则椭圆形,长、宽范围约1500m×1000m,其中高浓度异常中心范围约600m×300m,浓集中心分布于异常西部。

在高值异常上,Mo异常浓度为80ppm~320ppm,峰 值 500ppm;W:800ppm~1000ppm;Sn:500ppm~1000ppm;F:5000ppm~9800ppm。Mo、W、Sn、F高值异常范围套合较好。在异常北面分布有高浓度的Pb、Zn、Ag、Hg等元素异常,其中Pb:1000ppm~5000ppm;Zn:400ppm~800ppm;Ag:2ppm~8ppm。各元素异常构成一个规模较大,形态较完整的化探多元素综合异常。异常水平分带明显。在异常中心部位,出现了W、Sn、Mo、Bi、F异常,五个元素彼此重叠,宽度约470m。向外两侧出现Pb、Zn、Ag、Cu异常,宽度350m~900m,最外侧出现一些汞异常晕。三个带构成一个多金属水平分带的结构模式。浓度分带主要表现为W、Sn、Bi、Mo、F等5个元素在中心部位浓度最高,有一个浓集中心。W800ppm、Bi 160 ppm、Mo320ppm、Sn 400 ppm、F4000ppm为中心向外北东向呈扇形扩散,浓度逐渐减弱为W 100ppm、Sn 200ppm、Bi 80ppm、Mo 40ppm、F 2000ppm。从内向外元素分带序列大致为Mo、W、Sn、Bi、F、Ag、Cu、Pb、Zn、Hg。

区内普查工作[3]获得岩体地表原生晕,分析结果统计如表1。

由表1可见,在花岗斑岩中不同相的岩性中,W、Sn、Mo、F、Ag、Cu等元素含量较高,为中高温热液矿床特征[1]。

(2)地球物理特征。根据阳春地区石菉~锡山矿山密集区工作成果[2],鹦鹉岭矿区处于北西~北北西向、北东向带状布格重力异常交汇部位(-G8重力低异常),区域重力场推断深部基底主要为北西方向,岩基主要沿该方向侵入和分布,反映该地带有隐伏岩体和北西、北东等方向的深大断裂构造存在。本区多金属矿化体均有磁性,磁异常是寻找区内隐伏矿床的主要异常标志。区内磁异常多分布于鹦鹉岭岩体周缘,麻地山区段地处鹦鹉岭黑云母花岗岩体露头东侧、1:1万区域椭圆形ΔT磁异常带上,磁异常长轴走向近南北,异常中心位于测区北侧,中心强度大于170nT。麻地山花岗斑岩与北西侧的鹦鹉岭岩体两者相距仅千余米,前者超浅层、后者深成,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磁异常,磁异常中心强度为160nT,范围1km×0.6km,重磁测量成果推断二者为同一岩浆源,岩株或岩枝根部相连并往北东方向延伸。根据电磁综合测深剖面成果推断,在石菉、锡山、鹦鹉岭三角地带,鹦鹉岭岩体与石菉岩体为受断裂分割的独立岩体,鹦鹉岭岩体深部往北东方向有隐伏延伸,岩体及其周围多个磁异常推断为隐伏断裂及含磁性多金属矿(化)体引起,其深部,尤其是隐伏岩体凹陷部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激电测量在麻地山区段圈定2处IP异常,推测异常由钨锡钼等多金属矿化带综合引起。其中IP-Ⅰ异常整体呈近南北向椭圆状展布于测区东部,西侧未封闭,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率特征,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是本区寻找规模化多金属矿体最有前景的异常。

表1 麻地山斑岩体原生晕元素含量表

(3)矿体特征。麻地山钨锡矿位于麻地山区段及其北西侧天子岭、石蹬子组地层中,沿岩体接触带分布多条矽卡岩带。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矽卡岩屮,圈定有钨矿体10个,锡矿体9个,铜矿体5个。其中钨矿体长20m~60m,个别大于200m,宽2m~18m,推深0m~30m,平均品位WO32.01%;锡矿体:长28m~142m,宽2m~18m,平均品位Sn 0.14%;铜矿体:长64m~240m,宽3m~40m,平均品位Cu 0.447%;铅矿体:长128m,宽2m~4m,平均品位Pb 2.4%。主要金属矿物有锡石、白钨矿、方沿矿、黄铜矿等。

4 找矿方向

麻地山区段位于鹦鹉岭多金属矿南侧,区内地层、构造条件有利,物化探异常发育显著,岩体含矿性好。综合上述成果,圈定2处找矿靶区。①麻地山花岗斑岩体北西侧早石炭世石磴子组灰岩地层。麻地山岩体产于倒转背斜轴部,其上被测水组砂页岩覆盖,其形状有可能为蘑菇状,其磨盘的底部及岩管周缘为有利成矿部位,易形成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床。麻地山岩体下部、倒转背斜的头部石磴子灰岩,因矿液集中,构造、地层圈闭良好,容矿赋矿条件有利。②区段北侧IP-Ⅰ异常区。该区域磁异常与激电异常叠加套合,重磁测量与电磁测深成果推断鹦鹉岭岩体深部往北东方向有延伸,延伸部位与IP-Ⅰ异常区部分重合,Mo、W、Sn、F等高值异常分布,地表矿脉走向与异常走向基本一致,是本区寻找规模化多金属矿体最有前景的异常。

猜你喜欢
阳春矽卡岩斑岩
夏日阳春红艳艳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山东德州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方法研究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新疆北部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
四川省九龙县某铜钼矿矽卡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阳春画面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