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物流新高地陆海新通道缘何赢得企业青睐?

2019-06-11 06:22李易之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陆海北部湾班列

李易之

广西惠禹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喜刚与本刊记者交流时提到:“惠禹公司市场覆盖范围较广,现代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我们公司业务能否稳定增长,也对公司市场覆盖范围和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物流的支出费用是进出口企业运营成本中的大项。物流渠道的选择直接影响公司业务能否稳定增长,对市场覆盖范围和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相当重要。

一条辐射范围广、物流通畅、投资环境良好的物流通道,无疑更受企业的青睐。由中新两国共同打造的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面对竞争仍需继续扬长避短,在市场化、集装箱运输软硬件、航线能力等诸多方面需更下一番功夫。

重庆物流网络“多面开花”,

市场竞争压力增加

陆海新通道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提供运距最短的出海口通道,自开通以来,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但随着重庆物流网络的“多面开花”,重庆及周边地区的进出口企业拥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物流渠道。渠道之间关于港口建设、物流服务、货源、人才等要素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陆海新通道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由宁波舟山港和重庆交投集团共同开发的“渝甬通道”,发展速度可谓惊人。

优惠的集装箱服务是“渝甬通道”的一大卖点。“渝甬通道”运营平台自2018年4月起,陆续与马士基、长荣、中远海、赫布罗特等9家船运公司签订集装箱支线运输协议(CCA)。该协议使得每个集装箱的使用成本从1600~1700元下降到大约600~700元。

如果货主认为一个港口具有成本优势,那么他们将会在这个港口聚集。而说起集聚效应,不得不提到中国开放程度较高、经济活力较强的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具有先发优势积淀的“世界工厂”珠江三角洲。

据统计,粤港澳大湾区仅广州港,截至2018年12月就已完成吞吐量6亿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表示,包括广州和香港在内的大湾区港口群的全球航运辐射力非常强。2018年9月启动、连接重庆和广州港的“渝穗班列”,预计将成为陆海新通道“更直接的竞争者”。

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在这里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珠三角地区作为服务全球消费者的“工厂”,制造业产品需要通过便捷的物流送到消费者手中。于是在进出口物流环节的货运代理、物流快递等服务商,以及资金、货物、运输工具等资源开始在珠三角地区的“洼地”上聚集,使珠三角地区成为了中国商品进出口的重要渠道,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制造业在当地的聚集。

后起之秀:陆海新通道扬长补短勇作为

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有关各方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自身优势地位,并补齐短板,以期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四面开花”的物流通道建设中、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积极招商引资是近年来陆海新通道沿线各省区市政府层面的焦点之一。地方希望通过强龙头、补链条,以产业聚集的方式激发本地经济活力,促进货源的聚集和物流业的发展。例如,贵州省在物流及园区内部管理方面与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苏宁、普洛斯、中通服开展了落地合作,并在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贵州绿色农产品上海与重庆分销中心。

对于陆海新通道背后的港口群——广西北部湾港来说,其建设新通道的一张亮丽名片,就是快速发展中的集装箱业务。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合作伙伴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北部湾港合资集装箱业务软硬件不断完善,相关企业和平台等相继成立。

2018年5月24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新加坡港务集团(PSA)签订合资合同,成立北部湾港网络有限公司,致力于深化港口信息网络合作;2018年8月,中国—东盟信息港与新加坡劲升逻辑公司合作,完成了陆海新通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期)建设方案;当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还与PSA合作推进“北部湾portNET”(即港口信息网络合作),旨在实现北部湾港与新加坡港班轮信息的无缝对接。

2018年1~10月,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约248.6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46%;另据2018年数据,北部湾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达到40条,货物从北部湾港出发,经中国香港、新加坡中转可达全球主要港口。

在金融支持上,2018年6月26日,中国5个省区市的政府部门还与银行机构,在重庆签署了《支持建设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明确,将制定运营陆海新通道的物流企业名录库,通过应收运费融资等产品创新加大对物流企业的资金支持,减少资金占用。

用好政策优势:“看得见的手”推动通道建设

“陆海新通道的政策环境很好。例如,广西在举全区之力来建设陆海新通道,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政策环境来说,我认为陆海新通道比‘渝甬班列和‘渝穗班列具有更多的政策优势。”李牧原秘书长说。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来说,相对薄弱。而政策就像一只“看得见的手”,在市场竞争中给予陆海新通道,以及其纵贯的西部地区一定的支持。通过政策优势,中国不仅可以从宏观层面协调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撬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在软硬件方面打通渠道,加速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

但李牧原秘书长还认为,政府要把握好干预尺度。因为“渝甬班列”和“渝穗班列”主要是市场行为,只能在客户上多做文章,反而让客户更愿意选择这条通道。所以,陆海新通道应进一步聚焦客户的需求,与多样化的平台开展合作,让他们更多参与到新通道建设中。

归根结底,“渝甬班列”“渝穗班列”与陆海新通道“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3条通道体现出不同港口群之间货源与腹地的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参与通道建设的企业需要一个帮他们开源节流的合作伙伴。因而提升服务的性价比、让客户獲得更多实惠和发展机遇,是物流通道吸引货源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创立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中国主流媒体新华社对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成果曾评论道:“对于一条在2017年9月底才常态化运营的贸易通道来说,迅速就得到市场认可,这其中传递的市场信号不可谓不强烈!”

预计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情况,将关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能否拥有一条陆上运距最短的便捷出海通道。

·联系编辑:381094303@qq.com

猜你喜欢
陆海北部湾班列
陆海之纵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开行破1000班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 000列
近观北部湾“南北钦防”的圆桌式竞合
一种奇巧的测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