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国最大的“冬菜篮子”

2019-06-11 06:22朱千华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百色果蔬广西

朱千华

广西有“天然绿色大棚”的美称,适宜蔬菜种植

良好的光温条件使得广西的蔬菜品种较为丰富,近年来,为了迎合北方市场,广西调整了蔬菜种植的品种和规模,主要以白菜、辣椒、番茄等在北方市场受欢迎的品种为主。根据《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广西26个县(区)被列为蔬菜产业重点县,作为冬春季节全国蔬菜供应的重点区域。

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位于右江河谷腹地。刚刚上任的村支书卢能成热情地带我参观中平村的香葱产业。卢支书说,目前中平村香葱产业属于分散性种植,没有土地流转,也没有合作社,造成信息和流通不畅。2017年葱价一路下滑,降到了3.4元/公斤,这让村民叫苦不迭。

痛定思痛,村里决定成立香葱专业合作社,不再盲目跟风,走科学管理之路。离开中平村时我看到,刚刚成立的合作社已开始运作。卢支书说,他们第一步就是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进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生产。

如果说中平村的香葱种植业还处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分散经营状态,那么我在平果县太平镇所看到的蔬菜产业就太不一样了。

太平镇通过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彻底改变了传统农户各自经营的模式。目前,全镇果蔬种植面积将近两万亩。村民韦素云告诉我,这里原来有她家的三亩土地,被公司租用之后,每年可以拿到租金。她也来到公司工作,一小时8元钱,一天下来可以拿到几十元工钱。

“百色一号”是中国首条“南菜北运”铁路绿色通道

据《广西日报》2018年报道,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秋冬菜生产基地、重要的“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运”生产基地。广西秋冬种蔬菜播种面积和调出量在南方各省区中均位居第一。那么,大批量的蔬菜是如何一路北上,流通全国的呢?

广西蔬菜的流通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但是,要说运输规模之大,行驶路程之远,当数“百色一号”果蔬专列。

百色地区是广西最大的果蔬基地。为解决“南菜北运”中大规模流通的难题,2013年百色市提出开通“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的建议。2013年12月11日,该专列运行,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命名为“百色一号”。这是中国首条“南菜北运”铁路专线直通车,沿途除车辆技术检查外,不停靠、不让车,直通北京。据介绍,果蔬专列已实现由最初8个冷藏箱到目前25个冷藏箱的增长。

防城港市看到了“百色一号”强大的运输能力,率先加入编组行列。他们先将防城港的海鲜、果蔬等运到南宁南站,装入集装箱,然后等待“百色一号”将海鲜、果蔬集装箱拉入编组,一路到达北京大红门站。为与“百色一号”专列相配套,总投资49亿元、占地面积1500亩的重大工程“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也已经完成了一期建设。

“百色一号”是中国实施“南菜北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环节。“百色一号”如今已实现了与中欧班列(中国南宁—越南河内)的跨境集装箱直通运输的衔接。这意味着“百色一号”果蔬绿色专列看到了更远的方向,正式开启了实质性的跨境贸易运营。

“西菜东运”,广西是港澳地区不可或缺的“菜园子”

广西庞大的蔬菜基地,除了“南菜北运”向北方供应大量的蔬菜,还有“西菜东运”,是港澳地区不可或缺的“菜园子”。

广西供给港澳地区的蔬菜基地主要有贺州市八步区的铺门镇与南宁马山县的永州镇。广西贺州全市种植蔬菜110万亩,年产蔬菜160多万吨,其中70%的蔬菜供应港澳地区。

徐秀能是河南南阳人,他在家乡种有5000亩蔬菜,经过数年经营,已掌握了相关的种植技术与流通渠道,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蔬菜生产与经营模式。徐秀能决定向外扩大生产,他首先看中了广西的地理环境,创建了广西菜根谱农业科技开发公司。

在永州镇胜利村局旺屯,徐秀能带我参观他苦心经营了两年的蔬菜基地。基地产量很大,现在每天正常采收蔬菜两万斤,主要供给香港和澳门。尽管运输成本高,但收益仍可观。以菜心的价格为例,同为菜心,本地菜心市场价为3元/公斤时,基地的菜心在港澳市场可以卖到每公斤13元以上。

在基地的预冷保鲜库里,我看到刚收上来的新鲜蔬菜被人迅速送了过来,检验人员经过严格的大小、粗细分拣后,装进了泡沫箱里短暂保存。这些蔬菜将在傍晚装上专用冷藏车,连夜出发,在深圳再次检测合格后,出关销往港澳市场。徐秀能说:“从我们这里装车到运抵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全程只要12个小时,每天供应的新鲜蔬菜可达10~15吨。”

“嫁”不出去的“黑美人”,折射出广西蔬菜的困境

2012年和2013年,广西农村普遍出现“低价西葫芦”“低价冬瓜”等现象,导致农民大面积放弃采收成熟的农产品。几年后,同样的一幕仍在发生。我在马山县周鹿镇遇到了当地瓜农陆广族,因冬瓜滞销无人问津,他只能任其在田间地头腐烂。

陆广族所种的冬瓜,名叫“黑美人”,俗称黑皮冬瓜,是雅俗共赏的一道家常菜,市场需求量很大。市场需求量越大,种植“黑美人”的农户就越多。种植“黑美人”的技术并不高,俗话说“好养活”,产量高,个高体大,全国记录最大的“黑美人”重达百斤,亩产均能超过万斤。

然而2017年12月10日,我在马山县周鹿镇陆里村一带采访时了解到,如今收購价只有0.25元/斤。我以为听错了,反复问陆广族。他说,没错,就是这个价,可谁肯卖呢?这光景是亏定了。

遇到同样困境的还有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2017年9月份,南晓镇的“黑美人”主要销往西部地区的贵州、四川等地,十分紧俏,价格达到每公斤1.4元。进入11月份,价格下跌至每公斤0.7元,瓜农很受伤。

周鹿镇、南晓镇“黑美人”的遭遇,引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亭亭玉立的“黑美人”,怎么就“嫁”不出去了呢?

向“精、优、特”方向发展,才是广西蔬菜的根本出路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陈振东说:“除了黑皮冬瓜,2017年南宁横县大白菜也遇到滞销问题。由于2016年白菜价格持续走高,不少菜农跟风,大面积种植。但是2017年,1毛钱1斤都没人要。这种现象,本质上是小农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阵痛。”

那么,广西诸如“黑美人”等蔬菜,就没出路了吗?

陈振东说,要找到出路也不难,广西要找准自己的路。除了本地政府要充当“守夜人”,进行市场监管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广西的生态优势,打造自己的蔬菜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高品质蔬菜产品,利用广西富硒土壤的特点,赋予它新的内涵,生产富硒“黑美人”等果蔬,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实现果蔬产品向“精、优、特”方向发展,这样才有竞争力,也是广大菜农的根本出路。

南宁市农业委员会蔬菜糖料作物科的陆国现科长向我提供了一条信息,目前广西共发现富硒土壤2018万亩,为中国最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区域。这为发展“精、优、特”现代农业找到了一个新的契机。

事实上,南宁很多蔬菜基地都开始向“精、优、特”方向发展。在江南区苏圩镇那海村采访时,当地菜商梁先生告诉我,当地已经流转土地将近1500亩,利用富硒土地发展富硒黑大米、无公害蔬菜等。“精、优、特”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广东、湖南、江西、重庆等地。

与此同时,广西大力完善蔬菜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南宁市新落成了金桥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它已不再满足于成为“南菜北运、北菜南运”的主要集散地,而是面向东盟和整个中国,把广西优质蔬菜推向东盟,打造成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菜篮子”交易中心。

广西有适宜种植蔬菜的地理环境,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政策上支持中国最大的“菜篮子”,再加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为广西继续做大“菜篮子”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不管如何发展,正如陈振东所长所说的那样:“我们常说‘把握市场,实际上就是实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而果蔬产品向‘精、优、特方向发展,是今后广西蔬菜走向世界的根本方向。”

猜你喜欢
百色果蔬广西
红色情 百色梦
果蔬PARTY
广西特产包装盒
这些果蔬都成精了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2015百色芒果推介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