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梯训练对8至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研究

2019-06-11 06:30罗忠证陈皓洁金宗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罗忠证 陈皓洁 金宗强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究软梯训练和传统训练对8~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通过跆拳道专项中的15m折返跑、10s提膝、15s左右高横踢、15s双飞的测评指标得出:软梯训练和传统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提升均有效果,但软梯训练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训练中,应适当增加软梯训练的练习比重,以期更好的促进各省市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软梯训练法  灵敏素质  跆拳道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b)-0023-02

随着跆拳道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结合竞技跆拳道项目 “快、变、高、准、控”的制胜因素,针对性的将软梯训练和传统训练应用于8~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的灵敏素质练习中,通过软梯训练和传统训练的不同方案,探究其对8~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以期为各省市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训练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天津市静海区武苑跆拳道俱乐部8~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16人为研究对象(男,训练年限1~1.5年),随机分为对照组8人,平均身高(139.75±3.77)cm,平均体重(35.13±3.56)kg,平均年龄(8.88±0.83)岁,进行传统训练;实验组8人,平均身高(138.75±5.28)cm,平均体重(33.63±3.50)kg,平均年龄(9.00±0.76)岁,进行软梯训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检索和查阅国内外软梯训练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1.2.2 实验法

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2018年7月—2018年9月分别进行8周的传统训练和软梯训练,每周二、四、六共训练3次。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 23.0对实验前后的收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灵敏训练方案设计及负荷的研究

对照组传统训练内容及负荷控制:正向小步跑、背向小步跑、15m折返跑、正向高抬腿、侧向高抬腿、前滑步、后滑步、障碍物背向侧滑步、障碍物背向后滑步、背向原地10s一加一提膝15m沖刺、背向原地10s二加二提膝15m冲刺,以上负荷强度设置为中等强度水平,保证心率控制在150次左右每分钟。

实验组软梯训练内容及负荷控制:正向高抬腿、侧向高抬腿、行进间直腿纵跳、行进间左腿单脚跳、行进间右腿单脚跳、行进间正向开合跳、行进间左右换步跳、行进间左右转髋换步跳、行进间正向进进出出练习、行进间侧向进进出出练习、行进间前后弓步跳,以上负荷强度设置为中等强度水平,保证心率控制在150次左右每分钟。

在以上在8周的训练过程中,尽量保持受试者外部条件的一致性,保证实验的客观性;且灵敏训练应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保证运动员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条件下进行。

2.2 跆拳道专项灵敏素质评定指标的选取

通过咨询天津体育学院的体能训练专家和跆拳道教练,特选取15m折返跑(s)、10s提膝(次)、15s左右高横踢(次)、15s双飞(次)作为8~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评定指标。

2.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研究

通过表1实验数据的分析,经过8周的传统训练后,经t检验,所有评定指标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验前后对照组测试成绩无明显差异;但通过前后数据对比,8~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的灵敏素质也有相应提升,因此表明传统训练对灵敏素质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表2实验数据的分析,经过8周的软梯训练后,经t检验,所有评定指标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组测试成绩有明显差异。

通过对比表1与表2的P值,说明软梯训练相对于传统训练的优势更加明显,表明软梯训练更有助于8~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提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经过8周的灵敏训练后,传统训练的P值均大于0.05,而软梯训练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软梯训练相对于传统训练的优势更加明显,表明软梯训练更有助于8~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提升。

(2)灵敏素质的提升,有利于跆拳道运动员更好的完成步法的衔接和转换,同时也有助于腿法的踢收,从而实现防守反击的一体化效应。

3.2 建议

(1)8~10岁业余跆拳道运动员在进行灵敏训练时,应以传统训练为辅,以软梯训练为主,以期更好地促进灵敏素质的提升。

(2)软梯训练的方法实效便携,变化形式多样,教练员与运动员应自觉进行其他训练方法的开发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 孙文新.现代体能训练方法——软梯训练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3] 张洪杰.软梯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

[4] 罗忠证.软梯训练法在跆拳道专项训练中的运用研究[J].内江科技,2018,39(7):94,103.

[5] 吴星亮.跆拳道步法灵敏及训练手段设计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