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中动态分层的实践应用

2019-06-11 06:30翟奇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

翟奇

摘  要:随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成为提高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的突破点。本文基于大学生体育学习中个体差异现状,以教学实验的方法,提出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异质分层、动态流动学习,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实验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对动态分层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体育  篮球选项课  动态分层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b)-0126-02

教育心理学认为,个人发展受到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差异,这个差异称之为“个别差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人体质、体育理论水平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这就使得体育教学出现“基础好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了”的现象。从教学实践来看,分层教学是当前解决“个别差异”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大学体育教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教学方法。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各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动态分层教学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分层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  动态分层教学模式构建

1.1 教学目标与教师角色

教学总体目标:结合学情动态分层,为每个层次学生设计趣味性、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结合教学内容为每层次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层次化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能够适应学生学习风格,能够回应学生学习准备;设计弹性教学方式呈现教学过程与结果;使每个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获得最适合自己、最大化的发展。

教师角色:动态分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科学合理分层并进行针对性、有效的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学习,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完成学习任务;随着教学的推进,对学生学情进行动态分析,并结合学情动态分层,适当调整分层结构和结果,帮助学生安排弹性的学习时间;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目标,营造适合开展分层教学的学习氛围。

1.2 模式中的要素分析

学生分析:对学生学习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包括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知识技能基础,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动机、性格和意志。

学习任务与目标分析:教学设计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意义构建,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分层任务要注意各层学习任务要全面,学习任务具有可拆分性,学习任务结果存在差异且注重分层的调整。学习目标需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学习目标,无论哪个层次都需既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和“理想发展区”。

学习内容分析:结合整体教学内容和目标,充分考虑各层学生认知结构、初始能力、学习风格与学习目标的不用,合理整合与分配学习内容。之后确定各层学习起点和主题,并进行有效的分层评价。

动态分层实施原则:差异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1.3 模式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大学体育教学中,动态分层教学实施中要注意分层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学情,并重视与学生建立健康的情感纽带,同时分层教学还需注重动态流动,使所有学生都处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

2  动态分层教学实践

2.1 教学实验实施过程

以篮球选项课为例,选取笔者所带一个班级为教学研究对象,先进行学情了解。先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和专项评定,主要测试指标包括12min跑(田径场12min跑动距离)、罚球线定点投篮(记录命中个数)、计时运球接行进间投篮2次(从中线与边线交叉点运球并至发球点投篮,投进后抢篮板运球至另一中线与边线交叉点,投不进则继续投篮至投进为止,记录2球的时间)、技术评定。

结合技术评定和测试成绩结果,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特长层次三个层次,尽可能让三个层次人数均等。在教学进展中,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测试和评定,记录数据,并结合结果重新调整分层。

(1)特长层。进行系统的技术与战术教学,注重改进他们的动作方法,加强他们运球组合动作的连贯性与选择的合理性,注重教授战术运用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稍高于大纲要求,低于专修课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多采取自学辅导法,注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交流讨论的习惯,让学生在比赛中领会战术,并让学生轮流当裁判,培养裁判能力;

(2)提高层。注重篮球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使之熟练篮球基本动作与简单配合并付之实践。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主,鼓励他们积极表现,争取向特长班靠拢;

(3)基础层。注重培养学生篮球基本技能和掌握理论知识,使大部分学生学会篮球基本技术动作,以及简单的裁判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并精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和战术内容,适当降低学习难度,但要保留一定的挑战性。教学中要尽量更多的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采用期望成功的方法,多鼓励,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的动态性,要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并确定学生层次,进而进行适当的“层次升降”。在每节课教学时,可通过手机向学生展示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并做好課前预习。

2.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最终的测试,包括12min跑、定点投篮、运球接行进间投篮2次等,并对结果进行记录。此外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篮球选项课教学的情感态度。

体能测试结果显示,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方法的班级,其12min跑程、定点投篮和运气接行进间投篮三项成绩均明显提升,而且其提升的幅度也明显高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这说明动态分层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从情感态度的调查结果来看,实施动态分层教学后,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普遍提升,分层后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内容都能够与其自身学情相符合,利于学生更有效的掌握篮球技术动作,激发兴趣,且学有所获,学生普遍感到成就感。动态分层不仅考虑到学生差异,设置不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分层的动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心态,使教学更高效。

3  结语

从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的动态分层教学实践来看,分层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持续性的教学模式,需要科学设计并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动态分层教学在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应用更加符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态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篮球运动技术,使教学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有利于学生篮球技术的快速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动态分层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篮球选项课的实际情况实行动态分层教学,尤其是适合应用于学生水平差异较大的班级,动态分层有利于提高课堂练习密度,进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动态分层教学层次的划分,需要结合学生学情进行科学的划分,教学条件许可的话,可进一步细分,将学生层次分为五个层次,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个体差异跨度大的影响,有利于教学活动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浅谈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1):73-75.

[2] 刘丹妮.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羽毛球选项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3] 朱铁峰.谈大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施教模式应用中的误区与对策[J].才智,2017(15):81.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
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
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相结合
职业学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