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考”也可以“走后门”

2019-06-11 07:28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4期
关键词:杜克大学耶鲁美国大学

近日,美国曝出震惊全球的高校招生舞弊案,案件涉及耶鲁、斯坦福等名校,涉案的家长33名。主要被告人威廉·辛格用一个慈善基金账户,涉嫌从家长们手中收取“服务费”,总金额达到2500万美金,后通过非法的手段帮助他们的孩子进入名校。这些家长通过非法手段进名校,还是因为自家孩子不优秀,又捐不起钱给学校。假若他们足够有钱,捐钱或捐一栋楼,那么哈佛可能还会亲自上门录取。

在美国,捐钱上名校,可是合法又体面的交易

与中国大学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不同的是,美国大学采取的是申请制。美国高中生递交各种材料,包括高中学业成绩、活动竞赛、文书、推荐信等,向心仪的大学申请,大学的招生办根据学生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择优录取。没有统一标准的录取方式,就给了大学的招生管理层极大的自主权。

权力与权力的交易是大学录取中公开的“秘密”:美国权力阶级为高校“推荐”人才,名其曰“推荐”,实质是“走后门”。

在美国,名校流行“传承录取”

前任总统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就是哈佛法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其女儿玛丽亚现在就读于哈佛大学。政界常客布什家族、克林顿家族的子女清一色都是名校耶鲁、哥大、哈佛毕业。

美国媒体曾爆料,小布什当年的SAT成绩比耶鲁学生的平均分低了180分,入读耶鲁后,成绩也是相当平庸。他自己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的演讲中,曾打趣自己成绩不好的问题,“拿了C的同学们,你也有机会成为美国总统。”后来,耶鲁官方也承认,小布什是通过“传承录取”的方式进耶鲁的。

七位数美金,美国TOP10大学任意上

没有权,有足够的钱也可以让儿女上名校。捐钱、捐楼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统特朗普是宾大沃顿商学院的毕业生。据宾大学生报《Daily Pennsylvania》报道,截至特朗普當上总统之前,他至少向宾大捐款148万美元。正因为这个庞大的捐款数额,他安排三个孩子,通过“传承录取”的方式,进了自己的母校。

能进什么等级的名校,与捐款的数额息息相关。据美国大学招生咨询专家说:“假如捐2万美元的话,你的子女就能引起捐赠基金规模约在几百万美元左右的文理学院的重视了。对于录取难度稍大的大学,大概需要至少捐个5万美元——当然要保证将来会捐赠更多。对于排名前25的高校,起步捐赠是10万美元。排名前10的高校,则至少是25万美元——通常是七位数。”

大数额捐款的富人会被列入一个名单,以便提醒大学招生办要对这些人的孩子“特殊照顾”。哈佛大学也有这样的名单,名单上的名字大多来自于该校的“大学资源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被誉为全世界最有钱的捐赠委员会。想进这个委员会的富人,捐赠一百万美元是起步价。名单上的后代,一旦申请哈佛,就会收到录取通知书。

没权没钱,有名也行

大学需要知名度,因为高知名度可为大学带来更多的捐款。因此,美国大学希望通过录取名人的孩子来获得更多的媒体版面,为学校作宣传。名人虽没有世界级的财富,却有世界级的知名度,大学招生官都懂,录取名人是一件随随便便上头条的好事。只要父母亲有名,大学愿意不用捐钱也敞开欢迎的大门。

麦当娜的女儿,“女承母校”,轻轻松松入读了麦当娜的母校——密歇根大学。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女儿萨沙曾被布朗大学和杜克大学同时抢,据闻当年,杜克大学也是萨沙的心仪大学,杜克大学的招生办主任主动登门拜访“面试”萨沙,轻松愉快的聊天后,确定录取了。不料,萨莎最后选择了名人最多的布朗大学。

教育被誉为是普通人实现阶层跨越的途径,多少美国人幻想着通过个人的奋斗与努力,考上哈佛法学院,当上律师、法官,从此过上体面的生活。现实却是高校与权贵连成一道坚固的高墙,双双维护各自的利益——富人子女继续富、高校有钱搞科研。有限的名校学位名额被占去,穷人被踢出局,未来的那位法官依旧牢牢抓在权贵手里。如此循环,曾标榜着奋斗与无限可能性的“美国梦”再难上演。

然而,即便如此,在这个世道里,普通人想要出头——除了努力,别无它法。

猜你喜欢
杜克大学耶鲁美国大学
如何推进跨学科课程发展:杜克大学经验
世界一流大学科研人才聘任条件比较研究
耶鲁大学的灵魂
学农
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美国大学的“公款消费”
名校校训
能学会玩的,考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