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中洛可可与极简风格装饰元素对比研究

2019-06-11 07:07张双
工业设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风格审美室内设计

张双

摘要:室内空间的外貌,自设计师的草图开始,至最终的使用者自行塑造结果,可说是一种有机演进的过程,分别呈现不同的特征。因为只要是人,多有偏好及调适生活及工作环境的天性,会主导周遭环境的外貌。于是,装饰成为不同阶段空间使用者的心理及生理反映。本研究除了检视设计发展沿革,也从装饰文化、手法等方向探讨这些阶段的装饰特征。籍此观察,可发现每个时期的设计多有独特的初始风格与落幕的样貌。大致上,各时期乃至今日,多少在过度装饰之后,转向排除装饰之间做徘徊。加上,因应文化、宗教、价值观、审美的考量的介入,设计师与使用者的装饰结果或多或少和平共存。

关键词:室内设计;装饰;风格;审美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4-0077-03

Abstract: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ior space, from the designer's sketch to the ?nal user's own shaping results, can be said to be an organic evolution process, show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Because as long as it is a person, there are many preferences and adjustments to the nature of life and work environment, which will dominate the appearanc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Thus, decoration becomes a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ection of user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pace.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of design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decorative features of these st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rative culture and techniques.From this observat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design of each period has a unique initial style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ending.In general, each period is today, and after much over-decoration, it turns to the exclusion of decoration.In addi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culture, religion, values, and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the decorative results of designers and users coexist more or less peacefully.

Key Words:Interior design;Decoration;Style;Aesthetic

1裝饰元素概述

装饰之于人,其实是很自然的人性表现,一如学者们所指:“远自史前时代,人身的装饰品使用与制造即是人类的一般行为”。可能会用动物皮、兽牙、贝壳、甚至脸上涂东西,来装饰自己(图1-3),以至今日的衣服、鞋子、帽子、包包、眼镜、耳环等。很多个世纪后,乃至于很远的未来,人依然会装饰自己及周遭拥有的生活、工作空间。从人们开始群聚生活后,有了文化、信仰、宗教、制度。在互相依赖下,也互相目光比较,慢慢懂得装饰自己是不够的,开始思考装饰起别的地方,从自己的家延伸至教堂、广场、皇宫、餐厅、游轮、飞机等。因此,可能打从有人类以来就有室内装饰的文化。如图4的洞穴壁画可以说明,装饰文化具有很多意义与丰富性,值得加以探究。然而室内装饰会因为每个时期有所差异;有些年代的空间设计富含装饰性,有些则毫不在意装饰。

早期的室内设计,人们可能用来暗示或明示身份及地位,装饰的同时也可能代表着象征及权利。如最早的埃及文化中,图5法老王拥有崇高的身份及地位,可以使唤仆人,操纵军队。装饰方式固然与平民不同,从身上权杖、项链、帽子、眼线,到建筑上的宫殿还有壁画、浮雕神像、器具、椅子、床等,这些都可间接呈现法老王的高贵身份。罗马建造巨大的浴场和令人震惊的万神殿。由此可知,装饰可以是建筑上的或壁画、雕塑、浮雕、马赛克,甚至设计宗教的人,这些都可能算是装饰。

经过了罗马与拜占庭时期(约1~14世纪),到最早12世纪的文艺复兴,至一般认为的文艺复兴后(12~15世纪)新古典主义与法国兴起巴洛克,建筑与室内每个角落都用上装饰。但或许装饰到了一个程度,又开始删减,例如折中主义将现代与古典装饰融合的风格。虽然呈现出两种或多种风格,反而看起来四不像。因此,来到工业革命时期,将古典建筑都排除抽离,此时的“新艺术”看起来非常前卫。当装饰抽离到一定程度,空间看起来变得单调,就又跳出了“装饰主义”,也就是20世纪20~30年代之间。相对的人们又腻了,约60年代左右开始盛行“简约主义”、“装饰与罪恶”、“少即是多”,也就是现代主义。这段期间大量使用水泥建筑。届时的建筑,与人产生隔阂、陌生感。相对的,人们还是避免不了装饰的本性。因此,出现后现代主义,开始对建筑加上装饰,再次的被人们喜爱。文化、宗教、喜好、认同感、感情与意义,全部拉上关系,成了一种新装饰法。

这些都是人类很简单的需求变化,装饰就像室内设计辅助的调味料,可以用眼睛看或心理感受。人类言语或文章中,也需靠着修辞,让自己的文章更清楚,说出的话更容易理解。室内设计为何要装饰,就是为了要消除建筑内的瑕疵与矛盾,又要满足视觉要求,进行修饰与美化;再者是因为建筑内不可改的因素下,例如结构、楼高、梁、柱,只能以补助改善外在。装饰是为了补充空间,而起作用。而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简单来说,就是应该在形式上、必需的地方做装饰,使空间整体来看,就像是个一致性的作品。

2洛可可与极简风格装饰元素研究

2.1洛可可风格(Mashupstyle)

2.1.1装饰元素文化

洛可可兴盛于16~18世纪欧洲地区,“洛可可”的原意为“贝壳”,用其命名这种风格,基本上形容绚丽、玲珑而剔透,常用于自然造化的贝壳。在路易十五时代,人们常用贝壳、草茎、花朵等造型雕刻工艺装饰室内,形状会呈现成S形、螺旋涡纹或曲面。室内空间多会用清淡柔和色,例如白色、浅绿、粉红等颜色。洛可可力求把所有直角变成曲线,它爱好轻巧和跳跃的艺术形式,力图用浓郁装饰的曲线来突破直线的呆板。因此,相比巴洛克那丰富强烈的原色、暗沉色调略有宗教感,洛可可显得柔和,且优雅。

2.1.2空间装饰手法

从图6整体空间来看,可以观察到空间使用了大量的雕刻装饰元素,例如天花板、天花墙面交接处、壁面、艺术画框、墙面地面交接处、茶几装饰、沙发装饰等都使用了雕刻装饰,这些细节使空间看上去变得更华丽,而且更精致。如果将雕刻元素截取一段来看,形状就像自然的花草,自由的延伸、绽放,在不规则路径中蔓延生长。此时,再远看这些雕刻装饰,这些元素组合后似乎便会是左右对称,交接处会再加上一段更大的花草,修饰接缝处,使雕刻中的花草就像纠结在一起,无限循环的扩大,似乎以此象征表现西方的永恒之意。其雕刻色系大致分成了两种,分别是白色与金色,如天花板雕刻、墙面雕刻、天花墙面交界处都是白色系;相较于家具沙发、茶几、桌凳、艺术画框、窗帘、柜面摆饰等就是金色。白色雕刻装饰,配上室内粉刷的粉红色,色彩造型组合好像使空间性别倾向女性。此时,这些金色装饰物以及地面,使空間达到协调平衡,让视觉焦点转移于家具、地面,不会直觉性盯着雕刻,似乎也是空间性别转向中性。运用色彩、雕刻及装饰性线板,它们修饰点缀了整个客厅内部,不留空缺,或许丰富性即足以满足内心渴望与视觉享受。

洛可可艺术虽然保有部分巴洛克特性,但却没有巴洛克艺术内的仪式性、宗教感,也有别于路易十四的庄严及严肃风格。由于洛可可少了宗教感、君权的压迫,让人好像在室内,反而感受到更自在。因此,图6中的彩绘天花板,虽然只是一般普通的蓝天白云,却可能反映了前面所说的,装饰将宗教及君权抽离,似乎使得空间中的天花彩绘没有神像、天使、战场的景象;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是住家空间,所以空间中的彩绘不会像教堂或公共空间,需要藉由装饰间接提升象征性。空间中保留巴洛克的优雅装饰元素,例如雕刻工艺、彩绘天花板,以至于建筑装饰,较没有拘束压抑感,却又保有那个时代的文化、喜好及在地认同。若是与巴洛克风格相比,洛可可空间修饰方法则是较像家的概念。

2.1.3装饰元素特点

洛可可的装饰风格较少君权感、宗教感,又保有巴洛克的装饰优雅美学。这样的增减,似乎让人感受到与空间距离变短,而且更亲近人、轻快、奔放。洛可可也许不是为了装饰建筑,而是为了装饰室内空间所产生的艺术。就居住空间而言,墙面与天花板大量使用雕刻装饰,再配上柔和的粉色,及金色系的摆饰、桌椅、沙发、画框、窗布等装饰元素,确实足够呈现洛可可的奢华景象。这些常用的空间装饰手法,似乎已将洛可可的认知装饰意象再次重现。以住宅案例来说,用装饰添加空间的饱和度、丰富性,似乎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内心渴望,与机能上的多样选择性。但在这同时也可能因为空间中装饰过多,而使人在视觉与心理上,容易产生感疲乏感。

2.2极简风格(Reductionstyle)

2.2.1装饰元素文化

“极简风格”最初缘由于“极简主义”(Minimalism),极简主义原本指的是1960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个艺术运动。至从1960年后,这项艺术运动开始曼延于各种领域中,例如广告、海报、产品、建筑、室内、家具及周边生活品,为了呈现极简,而将造型与使用功能精简成最低要求化,使视觉可以更专注于作品本身,而非多余的装饰上。简约主义根基在最简化的结构上,完成一种单纯、纯粹的简约状态、清澈的情境、纯粹的美学,加工抽象几何学与大量生产,创造出一个普遍性的世界产物。图7中空间内除了墙面装饰、柜体摆饰较多,其余则是使用极少量的装饰,甚至没有色彩,只符合基能上的使用需求。这个方案可能算是一种全白的极简风格,此风格放弃了大多的装饰,只选择局部的点缀物,搭配全白的底色,设计模式好比一个画廊或艺廊,使点缀物成为空间内焦点作品。空间没有过多的装饰,即净化空间中多余与杂乱。设计重点不在于加入多少,而是拿掉多少。简言之,应如何运用“减法”表达“极简”的理念。

2.2.2空间修饰手法

图7案例中显现为极度干净利落的设计,以纯净的白色取代装饰,例如雕刻装饰、装饰线板、大理石、壁纸等装饰元素,使人可以清楚看见室内原始面貌。如图7案例中可看见在空间中,似乎有预设两个视觉重点,一个是墙面装饰,第二个为窗框与窗外景色。墙面装饰材质类,类似使用纹理较深的染灰梧桐木,洁白的空间搭配上木质元素,似乎更突显墙面装饰下的领域及范围,以至于成为空间内的视觉主角;其次是落地窗外的景色,似乎比起室内还来得显眼,在全白的空间内,配上窗框的框架感,看起来就像挂在墙壁上的艺术画作。

案例中大量白色看起来非常简洁,但因为色系上大多是相同的,例如天花板、地板、墙面、窗框、家具、柜子及部份装饰与摆饰等都是白色,使得室内物体、家具、装饰、摆饰的界线领域范围,可能在视觉上是不易辨识的,就像是全部混在一起。简单而言,“极简”的空间修饰手法,给予人的视觉感受与冲击力比较少,也比较单一化。容易专注于设计重点上,例如墙面装饰、窗外景色;相对地其余则自然成为辅助,可能容易被忽略遗忘。

猜你喜欢
风格审美室内设计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