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各地市近20年第一产业发展差异及资源禀赋分析

2019-06-11 05:31沈德福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福建

沈德福

摘要近来中美贸易战的开展使中国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大幅减少,中国对近几十年产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审视和分析。福建地处我国东南,经济发展排在前列,其第一产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收集福建9个地市近20年的第一产业发展资料,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此研究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农业政策科学化等做些探索性的工作。

关键词福建;第一产业;资源禀赋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3-021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3.06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产业取得迅速发展。第一产业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和专家的重视[1,2],常常制定各种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三农,振兴农村发展[3-8]。近来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使中国进口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大幅减少,中国对农业生产更为重视,然在现代经济发展下的地区农业生产整体呈现怎样的趋势和差异研究的不多。笔者收集福建9个地市近20年的第一产业发展资料,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此研究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科学决策等做些探索性的工作。

1福建经济概况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北有浙江省为邻,西面与江

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面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90%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盖率接近70%,居全国第一。福建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1978—1998年,福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66.37亿元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9 248.53亿元,由第23位上升为全国第13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73元变成25 582元。近10年更是迅猛发展。到2017年福建省生产总值32 298.28亿元,居全国第7位,人均生产总值82 976元人民币。

从福建省的生产总值来看,1952年为12.73亿元,2017年为32 298.28亿元,比1952年产值增加了2 537倍。对于农业总值来说,1952年为8.39亿元,2017年为2 215.13亿元,比1952年产值增加了264倍。整个福建省农业在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由1952年的70%到2017年的6%。以近20年发展来看,2017年的全省第一产业是1998年的3.6倍,而地区总值是1998年的10倍。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福建省在几十年来处于快速增长中,但与地区整个产业相比,却是缓慢的。福建省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大幅增长,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2地区经济差异与产业发展

从福建近20年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福建经济发展是十分迅速的,从1998年的经济总量为3159.91亿元,到2017年的经济总量为32298.28亿元,是1998年的10倍多。从表1可知,发展较快的是莆田市和龙岩市,莆田市2017年的经济总量是1998年的12.84倍,龙岩市2017年的经济总量是1998年的11.44倍。厦泉漳经济圈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如厦门市2017年的经济总量是1998年的10.41倍,泉州市2017年的经济总量是1998年的8.74倍,漳州市2017年的经济总量是1998年的8.22倍。

福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差异,沿海地区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增長速度较快,龙岩起点低,受周边经济辐射和本地资源的整合,成为地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方。和福建其他地市相比,闽江流域的南平等显得相对滞缓,如莆田市在2017年是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 284%,差距较大,南平和福州的增长率是排在后面的,地区经济的差异与各地产业发展不无关系。

从表2可知,福建省各地市在1998—2017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总体发展呈现较快的增长,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如莆田市和龙岩市的第二产业近2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 546%和1498%,莆田市和厦门市的第三产业增长率分别为1 549%和1 406%,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然而,各地市在近20年呈现经济区域差异却非常明显,以第一产业来看,位于闽江流域的南平市的第一产业增长率为542%,是福建省各地市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最快的。相比之下,厦门市因从事农业的土地和人员资源极少,在近20年间仅为107%;对于第二产业,近20年增长率最快和最慢的地市分别为莆田市和福州市,分别为1 546%和771%。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排在全省最后,这也许和福建省发展策略有关,其原因应该是:①这些年福建重在发展厦泉漳经济圈和沿海城市;②省会人口众多,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二产业的发展和投资受到制约。第三产业是以莆田市、厦门市和龙岩市发展比较好,莆田市和龙岩市主要是因为1998年的第三产业基础薄弱,经过20年良好发展,第三产业有了一定的规模,而厦门市是海峡两岸交往的重要活动地区,第三产业发达。对于闽江流域的3个地市,其第一产业增长率较高,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率均排在全省的后面。由此得出,闽江流域在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经济制约因素较多而影响了区域发展速度。

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呈现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发达国家的产业比重大都是三产>二产>一产,且第三产业的比值越大,第一产业比值越小,一般意味着经济更为发达。现阶段我国正在经历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迁移的阶段,2015 年我国第三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超出12.1百分点,并且这一差距在2017 年继续增大,达到21.2百分点。福建省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数据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从表2可看出,1998年福建省9个地市大都是第二产业为主,宁德市更是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反映出当时地区生产力水平不高;到了2017年,福建省九个地市中,厦门和福州的产业比重出现了三产>二产>一产的排序,且第三产业远大于第一产业,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力佐证;其他地区的产业大都是呈现了二产>三产>一产的排序,第一产业的比重均在逐步减小,也说明近20年的发展中,各个地区的经济有了不小的发展。

3地区产业发展的聚类分析

福建9个地市在近20年来发展是迅速的,但增长也呈现出差异,尤其是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这与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各地区的第一产业发展变化,笔者以9个地市的第一产业经济数据为参考数据,采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模块,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导入SPSS软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9,10],得到图3。

从图上可以看出,三明、宁德和南平为1类,这3个地市原先经济基础薄弱,在近20年的第一产业发展有着极好的成果,第一产业成为地区极重要的产业;泉州、龙岩和莆田也归为一类,这类地市经济发展在福建省表现得比较活跃,经济发展速度是很不错的,但3个地市的第一产业具体总量并不高,尤其与当地的第二、第三产业相比,分量较小;第3类只有厦门,这个城市主要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业生产几乎不占比例,在地区经济结构中只占1%,在近20年发展中基本保持原样;福州和漳州归为第4类,这两个地市的第一产业总量较大,福州的人口数量众多,而漳州的第一产业除了为本地民众服务,同时也提供物质也周边的厦门、泉州等地市,这两地地市的第一产业增长速率不如三明、南平等地,但增加的总量确实全省中最多的。

4地区产业发展与禀赋资源的分析

福建省各地市的第一产业在近20年的发展尽管比第二、三产业速度慢,也是发展较快的。由于9个地市的禀赋资源不一样,对照各地在1998年和2016年(2017年的统计数据中未统计相关数据)在播种面积、粮食、油料、茶叶、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的生产情况。各地的发展也呈现极大的不同。从播种面积来看,在近20年中唯一增长的是三明市,由1998年的434.7hm2增长到2016年的454.7 hm2,增长了近20 hm2。其他地市均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厦门市,减少到原来的41%,厦门本身的播种面积就很小,现在的播种面积占全省播种面积不到1%。

对照各地粮食、油料、茶叶、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第一产业的生产情况,在近20年中,粮食产品有增长的地方只有三明地区,其他地方因为城市规划开发和土地稀缺,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厦门2016年只生产粮食3.5万t,不到1998年的20%;油料生产实现增长的地区有不少,有福州、三明、南平、莆田、龙岩和宁德,增长幅度最高的是莆田,为213%,只有3个地区的油料生产减少,分别是厦门、泉州和漳州。茶叶生产在近20年实现了大幅增长,全省各个地区均在增长,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莆田,为807%。即使是厦门,也增长到原来的187%。至于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绝大多数地区均实现增长。这些物质的增长对于地区的现代生活和建设是极为重要的。

对照9个地市,各自的资源禀赋各具特色,从海陆空间看,厦泉漳及莆田、福州、宁德在沿海,有着内陆地市所没有的海洋优势,海洋产品比内陆要丰富的多;内陆的南平、三明和龙岩有着较丰富的淡水资源,河流和湖泊可以开展养殖,发展淡水水产品。在土地资源方面,福建省因山地多农田少,各地市适合开展农业的土地相对较少。其中、三明、南平和龙岩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可以开展农业粮食生产,加之有闽江这样丰富的水资源,近20年的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有很好发展。在沿海地市中,莆田的缓坡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比较适合开展油料、茶叶和水果生产,在近20年中这些产业发展在福建省是最好的。福州和漳州侧重城市农业生产供应,而厦门、泉州则重视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则相对缓慢;宁德在近些年来大力发展大黄鱼养殖、以及茶叶果树等,而工业和第三产业与其他地方比显得薄弱,直到目前仍是全省农业比重大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唯一地市。

5结论

(1)福建省第一产业在近20年来的发展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17年的全省第一产业是1998年的3.6倍,而同期的地区总值确实1998年的10倍,表明第一产业发展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2)从9个地市的第一产业发展情况看,三明、宁德和南平三地市第一产业发展快,在地区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泉州、龙岩和莆田经济发展活跃,但第一产业在本地经济中占比不大;厦门的农业在地区发展几乎不占比例;福州和漳州的第一产业基础大,发展速度中等,但具体增长数量最多。

(3)各地市的第一产业发展差异均与地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经济结构有关,内陆地区的粮食生产较丰富,沿海地区的经济作物生产较为突出。

参考文献

[1] 李靖,张正尧,毛翔飞,等.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评价及优化建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6(3):26-33.

[2] 屈宝香,张华,李刚.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变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1):1-6.

[3] 夏玉莲,匡远配,曾福生.农地流转、区域差异与效率协调[J].经济学家,2016(3):87-95.

[4] 李维.农村土地流转与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基于江西水稻种植农户调查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14(4):354-361.

[5] 顾朝林,李阿琳.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经济地理,2013,33(1):138-141,148.

[6] 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3):25-33.

[7] 李鑫,朱龙飞,邓淇中.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与宏观经济波动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5(3):65-69.

[8] 吴其勉.福建省財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拓展的C-D生产函数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32-39.

[9] 张小东,孙蓉.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面板数据聚类分析[J].保险研究,2015(6):62-71.

[10] 韩胜娟.SPSS聚类分析中数据无量纲化方法比较[J].科技广场,2008(3):229-231.

猜你喜欢
福建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十月)
十一月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七月)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艺术战“疫”
福建每个村(居)将配备1名“儿童主任”
福建医改新在哪?
2013款福建奔驰VIANO车故障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