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刀张元一:为用户需求提供一切可能

2019-06-11 07:29
互联网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原型工具用户

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业环境也充满竞争。墨刀创始人兼CEO张元一认为:惟有做好产品本身,才能稳占市场。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张元一开始第一次创业是在十年前,那时候和朋友一起,研发出一款类似“活动行”的网站——抢座网。公司发展不到半年,就获得了稳定的活跃用户。但由于创业大环境不太好,融资艰难,再加上合伙人的个人原因,项目最终没有继续做下去。

张元一告诉记者:“墨刀的诞生是一个偶然的想法。在结束‘抢座网的项目后,我其实是想做一个社交APP,在研发的过程中,发现没有特别好用的产品原型设计工具。2012年的时候,移动互联网还没有爆发,设计工具基本上都是网页居多,所以我就想做一款工具,能够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创业者去开发产品,这也是墨刀最早的用户定位。”

由于当时国内用户没有形成付费习惯,墨刀被迫选择“出海”。第一版本的墨刀只有英文版,一经推出就收获了近1万的用户。但在海外,墨刀的发展也并不尽如人意,收入没有达到张元一的预期,迫于生存的压力,他选择了放弃继续维护墨刀。

对于张元一来说,新的转机是在2014年,恰逢移动互联网迎来大爆发,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到10.6亿,较2013年增长231.7%,增速远超全球市场同期。也是在这个时候,张元一看到了国内市场的用户潜力。

能重拾墨刀项目,张元一坦言,一方面是发现了在没有任何维护的情况下,仍有一部分用户坚持使用墨刀,这也表明了用户对墨刀的肯定。另一方面,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让用户的支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加上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不断教育市场,已经让用户逐渐养成了付费习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墨刀的“再出发”被张元一提上了日程。

2014年下半年,墨刀第一个国内版本正式上线。用户数量稳步增长,在与大多数用户深入沟通的过程中,张元一发现,墨刀真正的用户并不是创业者,而是企业中负责产品迭代和维护的产品经理。于是,墨刀对用户市场做了第一次清晰的产品定位。

随着产品功能、使用场景、用户组成的快速演变,墨刀从最初的1.0版本已经发展到如今的4.0版本,逐渐成为行业中一款强大且易用的在线原型设计与协同工具。

截止到目前,墨刀用户的数量已经突破120万。用户数量的剧增也让用户群体更加丰富,如今除产品经理外,还有设计师、技术开发、销售、运营等群体在使用墨刀。对用户来说,墨刀是一个将产品想法快速转化为可视化原型的便捷工具。

张元一表示:“这一两年,我们一直在不断优化产品的基本操作,让它能够变得更顺畅更容易,能够快速将想法搭建为产品原型,向他人随时随地演示项目效果。当然,如今的墨刀同时也是协作平台,项目成员可以更好地协作编辑、审阅,更快推进项目进度、产品落地。”

墨刀一直在不断地拓展用户使用场景,基于设计师工作场景发力,打造了 Sketch插件、自动标注等更多功能,同时,墨刀团队还发力策划并上线了workshop产品技能实践、模板专家评选及墨刀公开课等系列活动,获得了用户、合作伙伴的一致称赞。

“从4.0版本上线的权限管理功能也能看出,墨刀在尽力地满足每一位用户的需求。不管是产品想法展示,还是向客户收集产品反馈,向投资人进行Demo展示,或是在团队内部协作沟通、项目管理,墨刀都希望能够做到大幅度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打破沟通壁垒,降低项目风险。” 张元一强调。

2019年1月,墨刀正式启动To B市場战略,上线墨刀企业版,解决了沟通、交付、项目管理等诸多团队项目管理难题,同时,还提供了诸如成员管理、基本数据统计等功能。

据张元一介绍,墨刀企业版本可以帮助产品团队实现产品内部高效管理和迭代。比如,团队内部可以共享设计素材,无需重复造轮子。再比如,权限粒度更细,谁能编辑,谁要查看,一目了然,多个项目组并行,信息透明沟通无障碍。项目数据也都保留在企业中,更加安全可靠。对于墨刀来说,这不仅是产品版本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墨刀实现战略转型的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未来的发展计划,张元一告诉记者,原型设计工具是一个细分市场,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墨刀需要做的就是打磨好自身产品,提高墨刀服务的可靠性,产品数据的安全性。只有做好产品本身,才能站稳市场。

猜你喜欢
原型工具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一起来探案
包裹的一切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信用卡资深用户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