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内在联系

2019-06-11 06:46许丽英
奋斗 2019年4期
关键词:治党法规依法治国

许丽英

“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论断,是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出表现。新时代,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是有着内在必然联系的统一体。

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目标相契合

依规治党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党自身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同时,依据党内法规及其他政治规矩,管理党的事务,从事党的各项活动,进行党的建设。依规治党是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在党内活动中的体现,是管党治党的新理念、新途径。依规治党是新时期党建理论对法学概念的借鉴和吸收。依规治党的主要依据是“党内法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之一。由此可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实现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依据相统一

依规治党的依据主要是党内法规,而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国家宪法法律,两者关系密切。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而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也即将在建党100周年时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依规治党思想的指引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党中央制定和修改的党内法规就多达几十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形成法治体系,既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又包括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可见,法律规范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都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规治党的依据和依法治国的依据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

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重点相一致

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如《关于新形勢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都明确规定其规范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而依法治国的重点和关键也为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党员干部能不能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能不能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能不能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直接涉及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有效贯彻落实。俗话说,“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全社会法治权威的树立、法治信仰的培育,离不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诚然,法律是对普通公民的规制,但如果领导干部对严于国法的党内法规都能自觉遵守,当然就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当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自觉遵纪守法,就能够引导群众相信法律,从而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之风,坚定法治信仰,由此促使法治中国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手段相重合

如前所述,依规治党的依据是多元的,但无论是宪法法律,党内法规,还是其他政治规矩都离不开发挥道德教育对人们行为的教化、引导和约束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管党治党新理论,探索从严治党新实践,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由此可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手段高度契合。改革开放以来,全民族的法治宣传教育已经进行完六次,“七五”普法正在进行且其教育形式不断创新,现已将法治宣传教育与人性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从而使这些配套教育能够真正打动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遵纪守法不仅可以避免灾难、维护权益,还会给人带来福报,受益终生。依规治党目的首先是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坚守信仰,认真地对待信仰,并且把信仰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去敬仰、去尊崇,而这种信仰本身就包括对法律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为此,在中国要树立法律的权威,要建成现代化法治国家,离不开依规治党,它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

编辑/曲直

猜你喜欢
治党法规依法治国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制度治党,让“沉疴毒瘤”无处藏身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准确把握“三对关系”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六个关键词助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