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龙煤

2019-06-11 06:46孙成坤
奋斗 2019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改革发展

孙成坤

龙煤集团作为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给予巨大关怀的煤炭企业,是全省上下合力救助的危困企业。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省市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企业自身三个层面,以及煤炭价格理性回升、转岗分流等综合改革、关闭矿井消灭亏损、办社会职能移交减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五个方面综合措施的共同作用下,龙煤集团实现扭亏为盈,改革脱困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由于困难期经营状况恶化和历史积累滚存的矛盾问题交织,企业虽然扭亏但没有从根本上脱困,要实现良性经营仍需付出更多努力。作为国有大型企业,龙煤集团解放思想任务更加繁重,必须把解放思想的着力点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突出问题导向,反思历史教训,瞄准难点痛点,集中力量破除影响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用思想解放引领企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在推动安全发展上解放思想,加快建设安全状况持续好转的现代化新龙煤

安全是煤炭企业的基础性、前提性、保障性工作,更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龙煤集团在省内有37个煤矿,多为上世纪80年代以前建设的,矿老井深,构造复杂,瓦斯、火、冲击地压等灾害交织并存。更为突出的是,多年形成的落后安全理念和管理文化根深蒂固,习惯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问题治而不绝,安全生产还没有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急需补齐的短板弱项。在安全生产上,我们承认现实但不能被现实束缚,必须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围绕安全生产零死亡、隐患控制零容忍、现场作业零伤害、企业管理零缺陷、履职尽责零失误的目标,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理念,采取系统性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法治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安全管理、灾害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职业病防治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从根本上实现长治久安。

二、在增强持续创效能力上解放思想,加快建设效率高效益好的现代化新龙煤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从现实来看,影响龙煤集团持续创效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老井挖潜不够,新井补充不足,已有矿权受财力所限开发利用迟滞,加之近年来淘汰落后产能,导致煤炭生产规模逐年萎缩,影响当期效益和长远发展;二是用工总量与同类同规模企业相比偏多,且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明显,地面冗员、井下缺员,管理人员占比高,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多;三是质量效益观念不强,管理挖潜不够,生产成本过快增长,经营创效能力不足,一旦市场波动势必返亏。要解决上述问题,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龙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坚持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职工有收入的基本导向,把降负债、降成本、降杠杆作为重点任务,把提质增效融入管理全过程,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树牢投入产出意识和质量效益观念,建立符合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管理规律、发展规律的市场化机制,深挖内潜向稳定规模要效益、向优化资源配置要效益、向改善管理搞活营销要效益,进而巩固经营回稳基础,增强持续创效能力。

三、在持续深化改革上解放思想,加快建设内生动力活力增强的现代化新龙煤

改革推进的力度和强度,本身就反映了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几年来,我们围绕保吃饭、保开支、保运转进行了大量改革实践,并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总体看改革仍以改造思想观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剥离减负为重点,思想上不想改、涉及利益不敢碰等现象在一些层面依然存在,体制机制、法人治理结构、“三项制度”等关键性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作为省属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龙煤集团下一步改革将触及利益格局调整和制度体系变革,其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改革就要敢于啃硬骨头。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抓好专业化公司“混改”、移交社保职能、集体企业改制等重点改革上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特别是深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努力建成治理结构规范、资源配置合理、主业安全高效、产业集成多元,企业经营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的国有资本能源产业投资控股公司。

四、在促进持续发展上解放思想。加快建设结构优化产业多元的现代化新龙煤

高质量发展必然是均衡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龙煤集团曾在煤炭市场“黄金期”丧失了做大做强主业、上市改造、调整结构、多元发展的历史机遇,企业长期偏重煤依赖煤,产业结构“一煤独撑”、严重失衡,延伸关联产业弱小散亏,加之长期困难导致资金实力、人才团队等要素储备不足,现有项目推进不快,转型发展明显滞后。发展的过程,就是连续突破的过程,最艰难的时期往往也是打破传统产业格局、實现突破性发展的最好时期。龙煤集团必须摆脱传统束缚,坚决破除地域论、条件论、唯煤论等狭隘思想,沿着“一条新路子”,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动煤炭主业升级,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着力破解资源和资金限制,树立全面开放思维,通过引资引智形成协同发展新模式,开辟合作发展新路径,努力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基础上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五、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解放思想。加快建设人才富集技术精深的现代化新龙煤

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源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创新发展实践看,我们既有干部职工思维僵化,工作不会创新、不敢创新、不善创新等主观问题,更有科技基础底子薄、自主创新能力弱、领军科技人才少等客观因素,与高质量发展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龙煤,我们必须始终把创新作为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全领域和全生产要素创新。以思想创新为根本,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素质培养,选用创新担当型人才,大力营造有利创新的良好环境。以人才创新为基础,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力度,出台专项政策,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高科技转化贡献率,完成一批行业内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科技创新项目,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转化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技术核心竞争力。

六、在促进绿色发展上解放思想,加快建设节能环保清洁发展的现代化新龙煤

2018年初以來,我们按照省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把生态环保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召开生态环保大会,以矿区大气、废水、煤尘治理为重点,全力推进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形成了全方位生态环保发展思路和规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们将深刻领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未来”的要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克服一切困难,保证环境治理投入,逐步做到原煤全部入选、煤矸石和煤层气综合利用、矿井水实现零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控制和减少地表损害、实现资源清洁生产和高效转化,形成矿山开发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发展模式,彻底走出污染、治理、再治理的落后发展模式,为生态龙江建设贡献力量。

七、在补齐民生短板上解放思想,加快建设职工富裕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新龙煤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借助企业形势好转时机,我们在民生领域全力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按月及时发放工资,两年来补还职工个人债务23.8亿元,困难群体数量下降48%,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稳步提升。但是,企业多年经营困难导致职工收入与行业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在民生发展上欠账多、短板多。为此,我们将继续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办企宗旨。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减人提效,进一步建立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效率同步增长,在岗职工收入达到行业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职工。另一方面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按照省委扶贫攻坚要求,全力改善矿区生产生活条件,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扶贫扶志、“输血”“造血”统筹并用,力争到2020年困难职工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实现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在发展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让思想解放的光芒照耀改革发展全程,是改革之规律、发展之内需、事业之期盼。我们将把解放思想当作一种使命担当、一种能力素养、一种事业追求,用思想解放引领企业改革发展,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努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新龙煤,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责任编辑/杜金莹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改革发展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区域发展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图说共享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我的女巫朋友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