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平洋到落基山,我们去虚度诗意时光

2019-06-11 02:22多布
女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维多利亚花园火车

多布

加拿大这个词一出,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片白色雪景以及路人口中呵的白气?其实不一定哦。去加拿大旅行,可看的绝不仅仅是冰雪。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只要你有慢慢欣赏的心,就能来一趟绝对丰盛,又能虚度诗意时光的绝美慢旅行。

维多利亚的秘密花园

虽然加拿大国土纬度高,但在西海岸的温哥华岛南端,北太平洋暖流与西风带就像天然空调,包裹着北纬48°25'的维多利亚,哪怕在冬季,气温也很少低于零摄氏度。

当我在维多利亚市中心的Government Street第一眼看见John Adams,就想起了写過《空谷幽兰》的比尔·波特,他们有着一样的大胡子和白头发,一样的学者气质。这位老爷子很善于讲述“维多利亚的秘密”,当然不是T台上的维密秀,而是这座城市的尘封过往。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维多利亚是英国殖民地,如今这里还遗留着当年的众多历史建筑。跟着这位当地历史学家在维多利亚的老街区漫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路过的每一栋老建筑——很多只保留了老建筑的外壳,里面则是另一番天地——他讲起来都如数家珍。

维多利亚市的唐人街依然能看到很多华人会馆。最好逛的,大概是窄得不得了的番摊里巷(Fan Tan Alley)。巷子虽然只能容三人并行,但两侧有好些很有逛头的文艺小店。有一间叫做“The Turntable”的黑胶店,十几平米的空间塞得满满当当,在里面错身都很困难,匆匆买了三张也算有所收获,如果有时间的话,好想在这个时间黑洞里再多泡一会儿。

维多利亚还拥有世界最美的花园之一 ——布查特花园(Butchart Gardens)。布查特花园是园艺师、摄影家和浪漫主义者的天堂,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儿绽放。穿越高大的林木和天鹅绒般的草坪,能叫上名字和更多叫不上名字的奇花异草在争奇斗艳。这已经足够让我开眼界了,同行的一个姑娘却说她已经来过三次,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景象!

日本庭园、意大利花园、玫瑰园……一个个不同主题的花园庭院,都有着让我停下脚步惊叹并痴迷的魔力。但最让人过目不忘的,还是“下沉花园”。若不是看了那些老照片,谁能想到眼前这个伊甸园一般的花园,在1904年之前是一个灰尘漫天的废弃采矿厂?是矿山主的夫人珍妮·布查特带着工人把矿坑填土修建绿地,当年人们都不相信这么贫瘠的地方能种出花来,但珍妮·布查特就是从最脏的矿坑开始,把它变成现在的下沉花园。他们一点一滴地改造着这里,花了整整35年时间,终于在1939年建成了这座美不胜收的超级大花园。

花园里有专门的码头连接海湾,通过水上飞机和船可以直达这座生机勃勃的属于色彩和香味的王国。尤其推荐在花园里的The Dining Room享用下午茶,在芬芳和“美色”包围中吃着各式甜点,看着窗外的光影变幻,人生惬意不外如是。

在考伊琴山谷,我们无酒不欢

旅途中有什么比来几杯美酒更安逸呢?从维多利亚出发,发动汽车向着西北方向开,当狭长的苏维尼根湖在车窗右边闪过,金索尔高架桥(Kinsol Trestle)也就快到了。从停车场到大桥有一段十几分钟的徒步路程,步道穿梭在浓密的森林之间,这条路其实原本是铁路,后来废弃不用了,路边还能看到码放的老枕木。

如今这里再也听不到轰轰隆隆的火车声了,安静得可以听到山林里的每一只鸟叫。我趴在栏杆上拍照时,一对老人从前方骑着单车经过,抬手和我打招呼,是的,这座桥如今已是徒步和骑行爱好者的天堂。

考伊琴山谷纯净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葡萄和苹果生长,于是有了果园,而后自然就有了酒庄。酒,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拜访酒庄也是我一向偏爱的体验项目。

车子蜿蜒曲折地穿过农场和起伏的丘陵,先到了昂斯沃斯葡萄园(Unsworth Vineyards)。主人请我们尝了几款葡萄酒,然后带我们参观酒庄。与其他地方看到的不同,这里的葡萄园严实地围着一圈铁丝网,一问才知道是为了防止野兽偷葡萄,而且前一天就有两只熊在深夜“光顾”了这里。得知我们还要去苹果酒庄园,主人笑着说:“比起葡萄,熊还是更喜欢吃那里的苹果。”

梅里代尔苹果酒庄园(Merridale Cidery) 是温哥华岛唯一的苹果酒厂,距昂斯沃斯葡萄园只有几分钟车程。这里不光有苹果园和酿造车间,也有大片的草坪、纪念品商店和餐厅。这里酿酒的秘方传承自欧洲,其中一份还是400年前伊丽莎白时代的手稿。酒庄里的苹果园乍看起来与国内常见的没什么区别,除了地上落满了红彤彤的果子。这种用来酿酒的苹果没有人去树上采摘,而是要等它们自然成熟落地,再捡拾集中起来,进行清洗、榨汁,然后酿酒。

在厂房里参观完苹果酒的酿造流程,酒庄主人带着我们到了蒸馏室的吧台前,最期待的品酒环节如期而至。苹果酒是很好的餐前酒,味道清爽微甜,而且很能促进食欲。梅里代尔的几款苹果酒口味各异,用来佐酒的食物——点心、cheese与火腿,也各不相同。

侍酒的小哥长得很像囧瑟夫,表情超级丰富,还很会制造气氛。这些酒经过多重修炼,褪去了果实最初的形态,化为此刻口鼻中弥漫的醇香,让这样的一个下午悠长而回味无穷。讲真,充满乐趣且不会让人心生厌倦的工作不多,酿酒师绝对算一个,他们酿造的不光是酒,更是灵魂与回忆。

“落基山之光”号,虚度诗意时光

在加拿大,火车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一种旅行方式。身为麻瓜,坐不上通往霍格沃兹的魔法专列的失落,我终于在“落基山之光”号上找回来了。

这趟从温哥华市中心穿越到落基山脉中心腹地的豪华全景观光列车,是英国女王的最爱,且行程2007年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最佳旅程”之一。作为这趟火车的乘客,只需坐下来,脱掉厚重的外套,把座椅调整到舒服的角度,剩下的就是放松身心,忘掉凡尘琐事,迎接眼前即将接连出现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美景。

“落基山之光”在温哥华专门建了一个独立的火车站。办完check-in,托运完拉杆箱,就能窝在沙发里一边喝着咖啡听着钢琴演奏一边等待发车了,和以往经验里的“赶火车”节奏完全迥然。

“落基山之光”号的车厢分成金枫(Gold Leaf) 和银枫(Silver Leaf),我们乘坐的Gold Leaf 是双层的车厢,顶层是有着360°全景透明穹顶的座位区,最前面是餐吧,整趟旅程中小吃种类齐全,酒和非酒精饮料随时免费供应;下一层是专属餐厅,号称火车界的米其林三星,用餐时请下楼,与朋友们一起边吃边聊,一顿饭可以悠哉地吃上一个多小时。

火车沿着弗雷泽河 (Fraser River) 一路前行,穿过古朴的山间城镇,途经壮丽的山峰、静谧的湖泊与奔流的河水,360°全景车窗不会错过路边闪现的麋鹿、大角羊、熊、鱼鹰、白头鹰等各种动物园里都不一定能见到的野生动物。我在车上的节奏,就是拍照、尝点心、用餐、喝酒、吃水果、下午茶、看窗外的白头鹰、看路边觅食的熊、看河里洄游的三文鱼群……如此循环往复,妙不可言。

除了楼上的坐席和楼下的餐厅,我去的最多的地方是车厢连接部位的露天连廊。这里虽然温度低了些,却是最紧俏的空间,因为可以无遮无拦地用相机记录外面的风景。

很难找到像落基山这样一座景色多样且大气磅礴的山脉,身临其中才能感受到天地之浩瀚和自我之渺小。路过一个湖畔小镇时,讲解员提示我们看向车窗左侧—— 一个老奶奶正在家门口张开双臂用力地对我们挥手,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讲解员说,“落基山之光”号每次路过她家门口,她都会对着列车挥手,二十多年如一日。后来列车公司送给她两张火车票作为礼物,而当她满心欢喜地坐上这趟火车路过自己家门口时,讶异地看到几个穿制服的列车员正隔窗对她挥手……这是多么sweet的故事啊!

原本我一直有“坐车犯困”的技能包,但在这两天悠长的火车旅程中,哪怕一秒钟我都不想闭上眼睛,因为永远不知道下一瞬间窗外会变幻出什么样的迷雾山林和冷寂仙境。火车上的第一天,落基山的景色是初秋到深秋。第二天从坎卢普斯出发,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一个个弯道转过,就从尚存绿意的深秋过渡到了银装素裹的雪国,“落基山之光”号秒变雪国列车,仿佛开进了《权力的游戏》中的北境。不过呢,我们坐在温暖的车厢里,只穿着T恤就可以看尽翠玉似的绿野、冰川汇成的湖河和银装素裹的落基山脉。

斜阳的金光从湖面升到树梢,再从树梢到山顶,最终消失在重重山峦的背后,窗外人迹罕至的落基山渐渐黯淡了下去,开出很久才能看到零星的一点燈火。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所说,“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迎来了春天。”人类希望接近自然并与自然融合的愿望,在此刻成真。

Tips

落基山之光Rocky Mountaineer

全球最大的私营豪华旅游列车公司之一,提供四条独特的铁路线路和超过65款度假套餐供游客选择。“落基山之光”号两天的车票(含坎卢普斯和班夫的两晚酒店)价值2599加币(约13800人民币),至于贵还是不贵,我觉得不是看数字这么简单,而是要衡量票价是否与带来的旅行体验对等。在我看来,这趟观光列车的体验足够稀缺且美好,早已值回票价了。

官网:www.rockymountaineer.com/

猜你喜欢
维多利亚花园火车
维多利亚风
伦敦塔桥:维多利亚女王和男侍卫的“证婚人"
“二货”拍照欢乐多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