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筝乐的审美旨趣与创新尝试

2019-06-11 21:52肖涵
北方音乐 2019年3期

肖涵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密切性,使得我国古筝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以现代筝乐的审美旨趣与创新尝试为研究对象,详细剖析了现代筝乐在发展过程中“坚守传统”与“追求现代”的审美旨趣;继而论述了现代筝乐在创作过程中在节奏节拍、新定弦规则、曲式结构这几个方面的创新尝试。

【关键词】现代筝乐;审美旨趣;创新尝试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现代筝乐艺术的发展由21弦古筝的出现而推动,在新筝器出现至今的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筝乐艺术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演奏技法上,都取得了不俗的进步,各大音乐学院经过不懈努力,也培养出了几代筝乐演奏家。面对筝乐艺术这样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学术界中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筝乐在创作手法和演奏技法上的创新尝试,有效提升了古筝艺术的表现力;而又的学者却认为:筝乐艺术的发展应该重点发扬传统形式和技法。中国有句老话说“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意思就是说永不止步地进行适当探究,文化艺术就会与历代佳作一样,读具有新鲜感。基于此,笔者认为现代筝乐艺术的发展应该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因此,本文大胆剖析了现代筝乐在发展过程中“坚守传统”与“追求现代”的审美旨趣;继而论述了现代筝乐在创作过程中在节奏节拍、新定弦规则、曲式结构这几个方面的创新尝试。以期为现代筝乐艺术持续性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现代筝乐的审美旨趣

(一)坚守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筝乐艺术的“现代化”发展,引起了学术界许多学者的担忧,他们倡导筝乐文化的发展应该坚守传统,筝乐文化中的文化底蕴与艺术语境都不该被西式作曲新式和演奏技法所侵蚀和破坏。因此,传统筝乐艺术的审美旨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传统筝乐乐器的审美旨趣。通过对传统筝器的按弦,可以让同弦所发出的音高更具跨度优势。随着21弦筝的出现,以及各种蝶式筝、新型筝的研制,传统丝弦筝以及钢丝筝便极少出现在大众面前。但面对这样的局面,更应该保护和传承好传统丝弦筝以及钢丝筝。

第二,是传统筝乐技术的审美旨趣。传统筝乐技术的差异性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筝乐艺术风格特征的鉴赏和辨别。比如说山东筝派以其右手大小关节的快速劈托而闻名,河南宁派则以右手大指关节的快速劈托而闻名。闻者仅需要根据演奏者手指关节中技巧的运用就可以辨别出其是何种筝乐流派,因此,对这类具有特殊审美性的筝乐技法应该要注重保护和传承。

第三,是传统筝乐风格的审美旨趣。“以韵补声”是中国传统古筝的艺术灵魂,这种风骨是西方乐器不管是在器乐设计上还是演奏技法上所达不到的。因此,应该保护和传承好这一独有的传统风格特征,使其在新时代中展现光芒。

(二)追寻现代

许多现代筝乐作品中包含和融合了中西方所融合的元素,这是传统筝乐追求立足现代、追求现代的主要表现。比如说双手弹奏技巧的发展、中西演奏形式的结合、人工调式的借鉴、和声复调的纵向延伸等。因此,现代筝乐在追求现代过程中的审美旨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现代筝乐演奏技法的审美旨趣。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学界对古筝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古筝演奏者的不断增多,古筝演奏技术也开始顺应时代的审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右手单手弹奏到左右手同时演奏,从摇指的出现到快速指序的运用等,都让古筝这一古老的乐器在新时代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极具时代美感。

第二,是现代筝乐中西风格融合的审美旨趣。信息化时代,筝乐艺术的发展也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才能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不会被淘汰。因此,现代筝乐在创作过程中,便逐渐融合了西方音乐风格,如摇滚、探戈等音乐元素在里面,很好的拓展了传统古筝艺术的表现力,让欣赏者听来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是现代筝乐中创作理念更新的审美旨趣。艺术文化发展的趋势不是灭亡就是走向创新,筝乐艺术能够历经千年历史的长河发展到现代,与一代又一代筝乐工作者创作理念的更新分不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年轻筝乐作曲家,开始认识到西方现代音乐思潮、音乐创作理论、技巧等与筝乐创作的想通性,并积极将这些西方现代音乐元素运用到了筝乐作曲中,使我国传统筝乐得以延续生命力,开始走出中国,为世人所熟知和热爱。

二、现代筝乐创作过程中的新尝试

(一)不同节奏节拍广泛结合上的创新

节奏与节拍属于音乐作品的时间范畴,它们的关系变化对筝乐作品的风格、特色、音乐形象、音符张度、音调的协和性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筝乐对节奏节拍的探索创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非基本分割节奏的应用。在传统筝乐作品中,一个基本音符的分割基本上会建立在二的倍数上,然后进行完全性的、平均性的分割。但在现代筝乐作品中,这种传统节奏分割的规律被打破了,越来越多筝乐创作者会倾向于对音符的时值进行不完全分割,于是,大量的“三连音”和“五连音”被广泛运用到了现代筝乐作品中,使现代筝乐作品让人在聆听中有一种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第二,是非方整节奏型的交错对位。随着非基本分割节奏的应用,现代筝乐创作中纵向节奏的对位也开始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产生了非方整节奏型的交錯对位,让筝乐作品中的发音点有了插微分空隙的对位,并最终让现代筝乐的织体更具错落感和立体感。

第三,是节奏型重音的重视。现代筝乐作品中,作曲家之所以对节奏型重音如此关注,是因为它所蕴含的音乐动力和音符间的音强对比,可以有效增强现代筝乐作品的表现力,让作品赋予上情绪的色彩。

第四,是复拍子的运用和组合。传统筝乐作品一般只用一种单拍构成,但在现代筝乐作品中,作曲家门开始意识到复拍子在筝乐作品中的作用,逐渐将8个牌子分解为“3+2+3”“3+3+2”以及“2+3+3”这三种形式,使得现代筝乐作品在节拍的使用更为灵活,还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二)曲式结构在样式扩展上的创新

中国传统筝乐,其曲式一般为六八板体以及联曲体,但现代筝乐在创作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合了西式作曲结构,让现代筝乐的规模从小变大了。现代筝乐对曲式结构的探索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对中国传统曲式的继承。随着现代筝乐艺術的不断发展,曲式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筝乐作曲中的刘八板体,由于板数方面的限制,已经没办法满足筝乐作曲家们表现音乐的愿望,而联曲体这一曲式结构,则因为其带有标题,曲式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形成有对比的独立式段落结构,便让现代筝乐作曲家们对其产生偏爱,热衷于继承传统联曲体这一曲式结构去表现筝乐作品,让现代筝乐作品可以在一种“起、承、转、合”的文学美感中,展现出音乐的“散、慢、中、快、散”之板块性,为现代筝乐作品提供曲式支撑。

第二,是对西方三部曲式的借鉴。现代筝乐作品在创作中有借鉴许多西式曲式,如复二部曲式、双主题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等,这些西式曲式可以让现代筝乐的音乐段落,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继而产生戏剧矛盾中的冲突效果。

第三,是对中西曲式结合的探索。现代筝乐创造者们在对中西式筝乐曲式结合探索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再拘泥于对中国传统筝乐中所固定的曲式结构;另一方面也不会局限于西式传统曲式结构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而是在一种本土化、个性化的构架中,寻找到中西曲式在现代筝乐创作中的融合点,让现代筝乐作品分别从整体结构、内部结构中产生交错并置的艺术美感。

(三)新定弦规则在音域表现上的创新

筝器在音域上的表象可以直接影响到筝乐作品的音乐表现和风格阐述,因此,一直以来筝乐工作者在筝乐创作中,一直致力于拓展筝器的音域,而筝乐音域的扩展则主要表现在对筝器的改良上。现代筝乐对音域的探索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之间对古筝琴弦的探索。彼时,古筝工作者在拓展音域这一领域中,更多地是集中精力在思考筝器琴弦的增加上,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我国筝器从拥有二十六弦脚踏式五声音阶的转调筝,发展成为了拥有三十六弦品式截弦的转调筝,再发展成为拥有四十四弦七声音阶的十二调筝,在这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古筝音域从A1—a3逐渐增长到了F1—g4。

第二,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对新定弦的接受和使用。我国古筝工作者对筝乐音域的探索主要来自日本五声和七声弦制的并存,这种古筝的制弦方式,一下子打破了中国人传统意识里古筝的弦数决定其音域的做法。人们开始注重古筝音域内音阶的排列,让不同弦制的定弦方式为筝乐创作带来了不同的音阶。如20世纪90年,由作曲家王建民所创作的《枫桥夜泊》、庄耀所制作的《整篌引》这两部经典现代筝乐作品就是在同样的弦数范围内(S型21弦筝所作),运用了不同的定弦方式,让一样的古筝产生出了两种不同的音域,让中国现代筝乐在音域探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筝乐艺术的发展其实并没有一味的走个性化创新之路,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根据现代音乐艺术的创作技术、创作理念,以及时代审美等,对其进行理性的创新。当然,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既要立足传统又要发展的局面也给现代筝乐作曲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现代筝乐作品所走过的一切探究之路其实都在引导我们筝乐工作提出警醒,即传统筝乐所表现出来的音韵之美是无法抹杀的,无论从审美观念或是乐器性能来说,古筝的音韵之美不能忘,也不能丢。因此,在寻求现代筝乐艺术中“传统”与“现代”所平衡的美学倾向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现代筝乐作品的创作必须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边界,进而实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席向阳.关于传统筝乐教学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5 (13):155-156.

[2]李吉提.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概论[M].上海: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34.

[3]戴晓.中国现代筝乐独奏艺术初探[J].民族音乐,2013 (4):125-127.

[4]郁茜茜.现代筝乐之创新[J].艺术百家,2008,24 (S2):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