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腔在民族声乐及戏曲中的运用

2019-06-11 21:52庞洁
北方音乐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戏曲技巧

【摘要】“润腔”,即对音乐的曲调进行润色的手法,也是演唱技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润腔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是巧妙而有内涵的。笔者将润腔含义及其分类概述,并以作品为例论述润腔在民族声乐及戏曲中的运用。

【关键词】润腔;民族声乐;戏曲;运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润腔”在音乐中独特的表现力和技巧创造了中国部分音乐中别具一格的意境和精神,在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中,突出表现了这一技巧精神原则与艺术成就。

一、润腔及其分类

(一)润腔的含义

“润腔”被分为“润色”和“腔调”(唱腔)。“润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和精神,被运用在民族声乐及戏曲中,也被国人称其为“韵味”,在音乐作品中体现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润腔”二字最早见于《文汇报》上于会泳先生发表的文章,其中有:“演奏者……运用若干润腔因素……”。在《腔词关系研究》一书中,先生又详实、深层次地论述了“润腔”的内涵。

(二)润腔的分类

在于会泳先生的文字中和口头论述中,将润腔分为以下四类。

1.装饰型润腔

很多学者将“装饰型润腔”也作为“音高型润腔”,因为其运用各种装饰性的音,如上下倚音、颤音、阻音等,对旋律线条进行修饰的技巧。在多种演唱形式中,润腔的使用技法主要是根据字声的变化而作的,即要“依字行腔”“字正腔圆”。

2.速度型润腔

依据作品的精神内涵、特点和表述情感的具体内容,对旋律的节拍与速度予以随时调整的手法,即為速度润腔,也称节奏润腔。

如在戏曲中常用的“板眼”等。如把一板三眼记成4/4拍,一板一眼记成2/4拍等,但由于中国民族音乐多使用非周期性匀整节拍和灵活的节拍,而周期性匀整性节拍运用较少,所以重音的节拍点不一定,即使是有板的,其重音也不一定在板上。由于在中国许多音乐种类中,重音的使用与唱词和作品内涵至关重要,所以,创作者或演唱者对重音的调整和安排,也是成就节奏润腔的技巧。

3.力度型润腔

依据作品内涵和精神,对作品进行加强减弱、加重减轻对比的修饰,即为力度润腔。力度的表现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对置,有的层层叠进逐渐加强。在音乐作品中,力度要根据作品内容的变化、人物的心理活动而调整。

4.音色型润腔

以多样的音色对作品旋律进行润色,即为音色润腔。音色在音乐作品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是表演者和音乐舞台艺术表现中不可或缺的一角。表演者根据人物特征、性格等,灵活地改变音色,用以塑造不同人物形象,进而达到表演目的。

二、润腔在民族声乐及戏曲中的运用

(一)润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1.润腔装饰音

民族声乐装饰性润腔技法的符号及运用有很多种,以下将一些常用的色彩润腔符号及唱腔进行罗列和阐述。

连音“⌒”记号,预示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将符号内的旋律演唱得流畅、连贯。如我国民族音乐作品《牧歌》中就有连音的大量使用。

上下滑音“↗↘”,装饰旋律,使其富有音乐性而不浮夸。

顿音“▼”大部分依靠呼吸的短句在低音区部分进行跳动,使旋律动感。如在民族歌曲《生产忙》中“哎”的长腔就有顿音标记。

波音分为顺波音和逆波音,使旋律优美,情感丰富,并对情感表达有喜悦、悲伤之类的影响。如宋祖英唱的《小背篓》的第一句“背”运用波音,旋律活泼生动,富有音乐性,不枯燥。

弹跳音“▽”通过横膈膜对抗、腹部呼吸断气,使旋律跳跃而富有弹性,气断音不断。在有花腔的歌曲中较多运用,如《军营里飞来一只百灵》。

哈音“∧”听起来具有颗粒感,演唱时多靠舌根贴近软鳄,用腹部气息弹跳,如《玛依拉变奏曲》。

2.不同地域的润腔方式及其音乐风格

地域、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当地所产生的音乐作品风格也大不相同。北方音乐线条粗犷,刚正不阿,听起来爽朗豪迈,南方音乐旋律线条柔美、情感表达细腻。如以陕西、云南两地的音乐作品《绣荷包》为例,来阐述其因地域、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其润腔技法的不同。

如陕西民间小调《绣荷包》作品中,“开”“带”运用了下滑音作为润腔修饰;“外”“摆”都用了上滑音作为润腔修饰。“外”具有哭腔色彩,充分表现了陕北人走西口的不易。作品中发音硬朗清晰,具有独特的北方特色,刚硬而具有棱角。

云南弥渡“花灯调”《绣荷包》,音乐线条多转变,细腻而不失活泼,委婉而不失生动,多用上滑音来咬字发音。如“丝”“绣”等。乐句中多运用长运腔,更加体现了婉转、绵长的南方音乐特点。

以上两首不同地方的《绣荷包》虽然歌词大致相同,但因地域、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音乐的风格差距极大。

(二)润腔在戏曲中的运用

笔者选择了上党梆子《杀妻》选段“窗前梅树是我友”(爱珍腔)进行润腔分析,选择上党梆子而不选择熟悉晋剧避免了“先入为主”,从而对润腔的分析更为客观。

1.装饰型润腔

在《窗前梅树是我友》中,最为典型的装饰型润腔有倚音、滑音、颤音三种。

如倚音在戏曲中的使用常常是用来解决倒字等问题,在《窗前梅树是我友》中也不外乎如此。如“窗前梅树”的“前”和 “窗前梅树”的“树”,都通过倚音,处理好了字音声调不够清楚的难题。又如下滑音使得玉莲公主的悲叹语调更加触动人心。玉莲公主虽决定赴死,但心中仍有不舍,颤音的运用表现了玉莲公主内心的纠结和形象的凄婉,这也说明了颤音的使用大多是由于唱段的语境决定的。

2.音色型润腔

(1)泣音

玉莲公主对夫君求情时,每一次的“驸马啊”都运用泣音润腔,更加突出玉莲公主的内心不舍与形象凄婉。而另一处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泣音,是唱段中的“春夏秋冬”,这形象地表达了玉莲公主的内心想法,从此以后的春夏秋冬,与驸马再无相见之日,悲痛与不舍在表演中给予观众极大触动。

(2)嗽音

在作品中,嗽音常常与句尾的拖腔一起出现。例如“膝前承欢多殷勤”的“勤”字在拖腔时就同时使用了哭嗽。

润腔在我国的民族声乐和戏曲中多有运用和体现,其重音地位显而易见,而今,虽说“润腔”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距离它成为于先生所说的学说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冯效刚.声情并茂——中国传统唱论美学思想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

[2]席强.润腔与记谱的关系[J].中国音乐,1992.

[3]董维松.论润腔[J].中国音乐,2004.

[4]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5]汪人元.京剧润腔研究[J].戏曲艺术,2011.

[6]卢文勤.京剧声乐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7]詹桥玲.民族声乐的润腔美[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

[8]许讲真.汉族民歌润腔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9]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庞洁(1993—),女,汉族,山西太原人,本科毕业于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硕士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声乐教学方向。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戏曲技巧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