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

2019-06-11 08:45蒋威宜
雷锋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育人

蒋威宜

2017年3月,上海建橋学院雷锋馆建成开馆,此乃上海高校第一家,这标志着我院的学雷锋活动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上海建桥学院14年学雷锋一以贯之,硕果累累。最近,在新学期雷锋馆开馆之际,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重温了《雷锋日记》。通过研读,本人对雷锋与雷锋精神的内涵、新形势下学雷锋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学习雷锋,又有了新的认识。

今天我们为什么学雷锋

为什么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会受到全国老百姓的衷心爱戴?为什么一个没有惊天动地壮举的平凡青年会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如此高规格的评价和推崇?我们可以从《雷锋日记》中找到答案:

因为雷锋专检重担挑,事事吃苦在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是建筑工地的编外劳动者,他是火车上的义务服务员,他主动给灾区人民捐款??他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从不留姓名。雷锋所做的事情都很平凡,但平凡中蕴含着伟大,这是雷锋精神的特征,既接地气,又有内涵和高度。这样一位优秀的同志,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敬仰和学习。

当前学雷锋更具有迫切性。

1.当今社会呼唤雷锋精神。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让中国社会充满活力,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但不可否认 ,这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西方的价值观侵入了我们的思想文化阵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腐蚀着人们的灵魂,道德严重滑坡,诚信普遍缺失,社会风气日下,官场腐败滋生。

曾几何时,学雷锋做好事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然而大家所熟悉的“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雷锋叔叔现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自私。如果说在地铁和公交车上不向老弱病残者让座已是见怪不怪,算不上大问题,那么下面的悲剧则不得不引起我们强烈的反思:

2015年5月,河南开封的一位60岁老人骑电动车在经过涉水路面时不慎滑倒,在这期间有人想去救,被同伴劝阻后又退回,后来老人被救起,此时他已溺水身亡。以后在别的省份又接连发生了数起类似的事件。

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我们民族的悲哀,这样的悲剧不能让它再重演,我们必须找回缺失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社会需要雷锋,所有的中国人期盼雷锋精神的回归!

2.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雷锋精神。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曾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前面已述,习近平同志说雷锋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因此雷锋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锋是一位言行一致的实干家。他在日记中这样说:“我要积极肯干,做到说干就干,千方百计地干,扎扎实实地干,一定要把事情办好。”其实,中国精神就是一种不尚空谈的实干精神,这是中国精神的特质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雷锋又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雷锋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雷锋精神,要用雷锋精神补足社会的精神之钙,提振人们的精气神。

3.人才培养离不开雷锋精神。高等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高等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高校没有思想的围墙,社会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在高校都会有反映。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尤其需要将雷锋作为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标杆。雷锋曾经是青年的偶像,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健康成长。今天,我们要找回当年的偶像,把大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今天我们怎么学雷锋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同志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根据习近平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学雷锋活动应突出以下几点:

一、学生学雷锋应重在塑造健全人格。

雷锋是一位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同志。我们高校学雷锋,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雷锋式的大学生,以使他们今后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是要让学生像雷锋那样确立正确的“三观”,和要让他们有正确的、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相联系的人生目标,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二、教师学雷锋应重在立德树人。

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短板是将教书与育人分离,“只教书不育人”,认为育人是辅导员的事,是党务工作者的事。解决的办法:一是要改变观念,应明确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二是要以雷锋为榜样,尤其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精神;三是要培育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所谓“立德”,就是要求教师做到的“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雷锋为榜样做到三个“德”字,同时通过课内课外两个途径做好工作,教师就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三、领导班子学雷锋应加强顶层设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校师生践行雷锋精神要将四个载体打造成品牌:

一是要深入开展“雷锋志愿者活动”。雷锋精神和志愿者精神是完全吻合的。我们要通过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我们可设立“流动志愿者岗”(或称“微志愿者岗”),一人一岗、一事一岗,这是一个人员流动、岗位流动的无形的“岗”。此种形式体现的是“天天雷锋”“随手公益”精神;倡导的是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像雷锋那样走到哪把好事做到哪;追求的是“积小善为大善”效应。要设立一套完整的包括评价在内的机制,使之便于操作、效果显著。

二是要继续开展“文明工程创建活动”。文明工程针对学生规则意识较差、陋习较多的现象,涉及到的是校园里存在的校风学风方面的道德底线问题,是属于补短板的工程。我们期望通过文明工程的创建提升大学生的公德水准。

三是要有效开展“文明修身活动”。该活动载体以清洁校园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劳动意识、自立意识、环保意识。

四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心开设雷锋课程”。要将这门课作为弘扬雷锋精神的主渠道,开设此课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知雷锋、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把自己塑造成人格完善的雷锋式大学生。

上述载体在我校已有9年以上的历史,雷锋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做过尝试。我们要进一步将这些载体做强做精,使之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我们还要不断培育行之有效的新品牌,使这些品牌成为我校育人的拳头产品。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