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这样“打的”

2019-06-11 12:54千年士心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临安齿轮小人

千年士心

当下,打的是百姓生活出行的一道风景,那么唐、宋年间,出现过像长安、开封、杭州等人口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城市,那时的市民是如何出行的呢?

早在2000年前,“的士”就出现在了汉朝都城的大街小巷。

陕西省科技馆曾举办了一场中国古代科技展,一架汉代的记里鼓车,让观者对古人的聪慧才智钦佩不已。

一旁的工作人员讲解道:“这辆记里鼓车的原理,就是马车的一个车轮每转100圈,就是1千米,同时会带动车盘上的一个特制齿轮转一圈。这个齿轮通过连线和两个小人连接,齿轮每转一圈,就会带动小人手臂挥动一下,小人的手里的鼓槌会跟着击打车座上的小鼓一次。”

记里鼓车和现代的士上计程器的功能是一样的,它是古代利用齿轮转动来记载距离的自动装置。据工作人员介绍“小人击一次鼓,司机和乘客就知道车行1千米了,这也算是最早的计价器了。”

到了唐代,道路发展达到极盛时期,不仅使类似的“的士”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出现了“公交车”。当时,这种公交车称之为“油壁车”,一般由6~8匹马作为动力,车身做得很长,上有车厢,厢壁有窗,方便市民出行。

到了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对这种油壁车有了新的改进:窗有挂帘,装饰华美;车厢内铺有绸缎褥垫,供乘客坐卧使用,很是讲究。小的油壁车可供六人乘坐,大的可坐几十人,既方便出行又可观光游览。这是最早的公交车,临安在世界上也算是出现公交车最早的城市了。

宋代有个叫卢道隆的人,曾对汉代以来的“的士”做了很大的改进,计程更加方便。

尽管宋代“的士”“公交”系統比较发达,但百姓似乎更喜欢“打轿”出行。为什么呢?毕竟轿子不颠簸,比起行驶在不平坦马路上的“的士”“公交车”更平稳,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晚辈为表示孝敬,宁可多花钱也要打轿车,这在《清明上河图》上随处可见。

古时候打的也有讲究,分单程与往返,计价方式当然也不一样,所以在打的时需要先讲清楚价格。宋代魏泰在《东轩笔录》记载:京城有位军巡判官叫孙良孺,因家境贫寒曾得到太后的特别赈济,自然是没有私家车的。一次需去法场公干,孙良孺只好去租马打的。在谈价钱时,对方问他:“去哪?”孙良孺说:“去法场。”对方问:“去了还回来吗?”一时传为笑谈。

(摘自《知识窗》)

猜你喜欢
临安齿轮小人
关于齿轮的有趣问答
你找到齿轮了吗?
异性齿轮大赏
骑车上班日
赠我如你一般的骄傲
指印小人来了
岁月也曾可期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木勺小人
与小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