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机理探究

2019-06-11 09:14吴秀园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

吴秀园

【摘 要】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运用针灸治疗的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达到92.11%,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的73.68%,且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能够有效调节颈椎病患者的心神活动功能,减轻或消除颈椎病变附近的神经、血管刺激。

【关键词】 颈椎病;针灸治疗;临床效果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致使相邻椎体骨质增生,受到压迫或刺激邻近软组织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称为颈椎退行性脊椎病,简称颈椎病[1]。通常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除此之外长期低头工作者或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都可导致颈椎病,主要表现为肩、颈背疼痛、颈部板硬、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劳作。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部分颈椎病患者给予中医针灸疗法,观察其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76例患者均为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0.5岁,病程最长18年即234个月,最短2周,所有患者均经过CT、X线片、磁共振等检查确诊。本组患者的临床分型为:交感神经型18例、神经根型14例、脊髓型12例、椎动脉型17例、混合型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对,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症状与分型:1)神经根型:一侧颈肩麻木反复发作、咳嗽、疼痛、仰头症状加重,临床表现为活动不灵、手指麻木;2)椎动脉型:表现为眩晕、头痛、视线模糊、耳聋耳鸣,颈椎侧向后弯伸时,症状明显,严重时可出现猝倒;3)交感神经型:症状表现为手足多汗、胸闷、发慌;4)脊髓型:发病初始出现踩棉花感,行走逐渐变得困难,双侧下肢沉重、麻木、无力;5)混合型:同时出现上述2个或2个以上症状的即为混合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根据患者CT或X线片所显示的病变部位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选择穴位,以夹脊穴和双侧风池、风府为主要穴位,依照患者颈椎病的类型选择配穴,如头昏、头晕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可选择百合穴为配穴,神经根型颈椎病若上肢酸痛配以外关、曲池等。针灸时取患者坐位或者俯位,使患者的肌肉时刻处于放松状态,进针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治疗时间控制在30min之内,1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功能活动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正常,可正常工作和运动。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明显恢复或有所改善,生活从不能自理变为基本自理,工作和劳动能力基本恢复。无效:上述症状和体征及功能活动与治疗前相差不大。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00%。

1.4 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的量化症状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实时观察,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资料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数据采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调查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t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有文献指出[3],大部分病程较长的颈椎病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发现本虚标实证者最为常见,患者多数伴有肝肾亏虚从而引发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加上外伤或炎症诱发淤湿、淤血、湿热等表症。因此,临床治疗选取颈夹脊穴、百会穴,选用合适的电针、艾灸、温针等

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标本兼治的综合疗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针灸通过在经络腧穴上作用,阻断并转移疼痛对心神的刺激感,以此达到转移疼痛的效果,同时减轻或阻断因疼痛刺激造成的气血运行障碍[4]。本研究通过对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疗法,明显改善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局部病变组织微循环,以此促进炎症吸收,并对肌痉挛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5]。并通过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功能,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采用本院自制的量化临床症状观察表和心理症状调查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臟腑气血及心神能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痛苦[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疗法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运用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效果收效良好,疏通经络,松弛肌肉,延缓病情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旭梅,刘永锋,洪媛媛,等.于海波运用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01):96-99.

[2] 马瑞,王琳,罗丁,等.针灸整合方案治疗老年颈椎病颈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6):4072-4074.

[3] 井一.针灸理疗治疗68例颈椎病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10):261-262.

[4] 田旭.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评估[J].世界临床医学,2017,(21):127.

[5] 马瑞,王琳,罗丁,等.针灸整合方案治疗老年颈椎病颈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6):4072-4074.

[6] 杨一帆.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饮食保健,2018,(13):110-111.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