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2019-06-11 09:14赵小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障碍性生物反馈肌力

赵小辉

【摘 要】 目的:分析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锻炼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0.5%;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盆底功能恢复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方案对患者实施治疗,在短时间内可以使患者盆底功能得到改善,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

女性;盆底障礙性疾病;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效果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为女性患者盆底的支持功能由于各种因素而造成结构性损伤和缺陷等病理学变化,进而导致出现功能性障碍[1]。本文分析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中已婚38例,未婚6例;已产31例,未产13例;年龄19~34岁,平均(26.7±4.6)岁;患病时间1~8个月,平均(3.1±0.7)个月;治疗组中已婚41例,未婚3例;已产36例,未产8例;年龄19~36岁,平均(26.3±4.9)岁;患病时间1~8个月,平均(3.4±0.5)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婚姻状况、生产情况、年龄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盆底肌锻炼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方案治疗。

1.2.1 盆底肌锻炼 1)Ⅰ类肌纤维练习:由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引导患者对会阴、肛门进行有节奏的收缩,每次收缩状态保持5s左右,之后可以放松,放松持续5s之间,重复进行收缩,如此循环。2)Ⅱ类肌纤维锻炼: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对会阴与肛门进行收缩,随后立即放松,整个过程经由3~5次循环,然后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放松,持续时间在10s以上。

1.2.2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1)将工作的频率水平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在8~32Hz,脉冲宽度水平设定在320~740μs,引导对腹部和会阴收缩进行准确区分;2)将工作频率水平调整至20~80Hz,脉冲宽度水平设定为20~320μs,对患者的局部实施有效的电刺激,使其对Ⅱ类肌力纤维收缩能够有充分的掌握;3)予以Ⅱ类肌力纤维生物反馈治疗,随模块引导患者进行Ⅱ类肌力训练;4)可展开抱小孩、上下楼梯等训练;5)实施A3反射生物反馈训练干预,指导其在咳嗽的时候进行训练;6)实施会阴部肌肉反馈训练,直立情况实施肌力收缩练习,使会阴处腹部肌力变得更加协调。上述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每个星期坚持治疗3次,每次的持续治疗时间在30min左右。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盆底功能恢复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

1.4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排尿排便功能复常,日常生活无影响;有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减轻,排尿和排便功能有显著改善,日常生活略受影响;无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没有减轻,排尿排便功能没有任何改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

1.5 数据处理方法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统计分析实施t检验,并以(±s)表示,所有数据用SPSS 18.0软件处理,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为70.5%,治疗组为90.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照组不良反应仅有2例(4.5%),少于对照组的8例(18.2%),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盆底功能恢复时间和治疗总时间

两组盆底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

两组治疗前后阴道肌电压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比较,以治疗组更为理想(P<0.05)。具体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上罹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患者通常情况下以尿失禁、盆腔器官脱落下垂、盆腔疼痛等为主诉症状表现,具体严重程度因人而异[3]。经临床及相关领域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导致盆底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分娩、妊娠,因女性在分娩过程中,盆底处于过度扩张状态,筋膜、盆底肌的弹性水平降低,造成阴道壁脱落,尿道也会发生膨出等情况[4]。

盆底肌锻炼主要通过主动盆底肌肉收缩,对控尿能力进行提升,通过有序提高收缩次数和锻炼强度,使生殖器官血流速度加快,使受损的细胞能够充分活化,同时还可以对盆底阴道病原菌进行控制,使组织细胞代谢速度加快[5]。生物反馈电刺激可对盆底功能异常状态进行纠正,借助松弛盆底肌,使肌痉挛得到改善。还可以提高机体神经肌肉兴奋度,进而使其神经细胞由原来的休眠状态迅速的转为觉醒状态,对细胞功能进行有效修复;此外还能够激活盆底肌肉,使盆底、阴道弹性、肌张力得到迅速恢复[6]。

参考文献

[1] 孙智晶,朱兰,郎景和,等.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06):420-421.

[2] 连荣丽,刘世秀,李芬.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02):187-188.

[3] 胡丽蓉,冉海涛,胡丽娜,等.盆底超声和肌电生理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12):1532-1533.

[4] 李荔.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02):90-91.

[5] 刘娟,陈波.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于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8(01):24-26.

[6] 陆佳红,张薏,李婷婷,等.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02):133-135.

猜你喜欢
障碍性生物反馈肌力
电神经肌肉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阴道口闭合不全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康复治疗仪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盆底超声在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老年人不可缺少肌力训练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女性练肌力,护心、远离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