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9-06-11 23:32郭艳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堵塞PICC置管护理对策

郭艳荣

【摘 要】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8例发生PICC置管堵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ICC置管后堵塞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结果:PICC置管后发生堵塞的原因主要有血凝性堵塞、肺血栓性堵塞、PICC接口处污染及机械性堵塞。针对以上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包括置管部位选择、脉冲式正压封管、非血凝性导管堵塞护理措施、建立PICC系统管理机制以及紧急管理措施。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发生。

【关键词】 PICC置管;堵塞;护理对策

PICC全称为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即经外周静脉途径置管至中心静脉的导管[1]。其主要应用于长期输液且静脉条件较差的患者;毒性药物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及长期卧床需要输液的患者,具有保护周围血管。降低静脉炎,减少反复注射的痛苦,以及方便操作的优点。然而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是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非正常拔管的重要因素[2]。近年来研究发现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堵塞的发生率。在本项研究中,通过对本院发生PICC直观化堵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PICC置管后堵塞的原因并提供护理对策。

1 置管后堵塞原因分析

对本院进行PICC置管并发生导管堵塞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2例,女性78例,年龄32~78岁。锁骨下静脉置管21例,颈外静脉置管14例,股静脉置管1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4.0Fr 的PICC导管。通过对以上48例发生导管堵塞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导管堵塞的发生原因主要如下。

1.1 血凝性堵塞

患者发生管腔内血凝性堵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胸腔内压力的改变、患者由于体位的改变或疼痛造成的肌肉收缩、在输液过程中压力的改变,如输液袋滴空等。

1.2 非血栓性阻塞

1.2.1 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由于通过血液途径进行营养支持,营养液由于分子量较大而且需要长时间滴注,容易堵塞导管;而血管活性药物,尤其是夜间长期补液后,使用1~2种血管活性药物,液体流动减缓,易堵塞管壁;

1.2.2 脂肪乳剂与静脉营养液中钙磷发生反应,形成磷酸盐等沉淀物,阻塞PICC管,甚至在管内可见到黄白色的沉淀;

1.2.3 PICC置管后,容易对血管壁上皮细胞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血管壁上皮细胞形成机械性损伤,局部血管发生炎性反应,血管内口周围形成炎性沉淀物,从而堵塞;

1.2.4 药物pH值的改变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药物产生沉淀,在更换药物时未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充分冲洗管壁,药物与肝素发生反应而出现沉淀堵塞管壁;静脉营养液的pH值是决定脂肪乳稳定性的关键,pH值低于5可使其丧失稳定性,pH值高于6.6易产生大量的磷酸钙沉淀,从而堵塞管壁;

1.3 PICC接口处污染,由于在置管过程中皮肤组织粘附于导管上在PICC表面形成纤维蛋白鞘,纤维蛋白鞘在24h形成1mm,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时使病原微生物受到纤维蛋白鞘的保护,为细菌的滋生提供庇护。

1.4 机械性阻塞

由于导管置管后患者体位改变等原因导致导管窝折,导管尖端没有到达理想位置;导管移位至颈静脉或对策头臂静脉,导管未固定好,造成的导管移位,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夹断综合症。同时PICC的管腔细,容积小(0.44mL),留管长,残留的液体不能快速的被冲净,也会引发堵管。

2 护理集束干预策略

针对回归性分析导管堵塞发生的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护理措施:

2.1 选取正确的部位置管

选取直静脉、静脉瓣少的贵要作为首选穿刺静脉,其次选取肘正中静脉,再次为头静脉。有研究发现选取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成功率可接近百分之百,而头静脉的穿刺成功率为78%[3]。

2.2 脉冲式正压封管

在置管过程中应保持导管末端位置正确,使用正压封管,脉冲冲管。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正确的冲管液、冲管容量及冲管频率。封管方式采用SHSH方式(S为0.9%氯化钠溶液、A为药物注释、S为0.9%氯化钠溶液、H为肝素溶液,每100uL每毫升稀释肝素),12H冲管一次,选取脉冲式冲管,在导管内形成漩涡,增强冲管效果,正压封管。输入高浓度液体、脂肪乳或血浆类的易沉着于管壁的药液,需要充分冲管以减少PICC内的药物沉淀,减少堵塞可能。间歇性使用肝素冲洗,保持肝素的最低浓度(50~125U/mL),减少对凝血的影响[4]。

2.3 非血凝型导管堵塞护理预防措施

选择正确的导管及相应器材;在置管前给予充分、正确的导管冲洗、在更换其他药物时要及时冲洗导管,并在置管后确认导管有无窝折、盘绕。每天更换输液器,严格遵守药物配伍禁忌,防止由于配伍不当引起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沉淀。对于特殊人群如高血压患者静脉压过高或肺癌等原因导致的胸腔内压力过大的患者,肝素封管注意PICC充分肝素化。

2.4 建立PICC置管系統管理机制

规范化的培训制度是降低PICC堵塞的关键手段。PICC操作者及护理直接影响导管的放置水平及堵塞的发生率。因此建立积极护理规范,提高业务水平,加强PICC知识的培训,如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滴速控制在80滴/min,若滴速低于50滴/min,提示导管出现堵塞[5];在更换液体的过程中,应防止输液瓶内液体滴尽所引起的血液反流。

2.5 护理流程的安排及日常维护

在置管前后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宣讲工作,使患者放松心态,配合治疗。并对患者的手术患者进行耐心指导及护理。每天坚持对患者的巡视,导管固定是否牢固、有无打折、移动等情况。同时做好导管的消毒工作,防止感染,减少导管上附着物的产生。

2.6 紧急护理措施

若置管处出血较多,应急查患者凝血功能,是否出现异常;患者患肢出现发胀、皮肤发紫、苍白的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患者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患肢出现红、肿、热、痛情况,应急查患者血常规,是否有感染情况,及时上报上级医师,给予抗感染治疗;若导管漏气、脱落等情况,及时停止输液,必要时拔管处理。

参考文献

[1] 于双美.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1(03):144-145.

[2] 吕琴.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09):193-194.

[3] 吴玉芬,曾丽,罗艳丽,等.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及穿刺部位选择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2):4-6.

[4] 张玉霞,王心迎,王如美,等.三种PICC肝素封管液浓度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01):75-76.

[5] 王凯,宋琦,孙文彦,等.不同途径留置PICC的临床使用情况总结[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81-83.

猜你喜欢
堵塞PICC置管护理对策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陡河电厂除雾器堵塞分析及改造的技术探讨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